刻意练习

听得到成甲解读艾利克森的《 刻意练习》有感。

第一个颠覆的观点是,天才可以通过训练而来。

众所周知,莫扎特4岁能分辨音调,7岁举办了大型音乐会,是公认的天才。

但是有一个实验,科学家招募24个2到4岁的孩子,训练了一年,他们也全部具备了辨别音高的能力。

实际上,莫扎特的父亲在他4岁的时候已经全职教他音乐了,训练的的强度一定比那24个孩子高很多,所以说,天才是可以训练出来的。

作者打破了天赋这一说法,他说所谓的潜能,全部是可以被锻炼出来的,完全颠覆了传统认知。

这个观点真是鼓舞人心,一直在哪方面无法突破、令人沮丧的话,不是你没有天赋的原因,是方法不当训练不够的结果。

所以,不要轻易放弃,不要气馁,让没有天分成为半途而费的理由。

接下来谈训练方法。分为有效训练和无效训练。

大多数人常常陷入无效训练当中。

怎样区别从而避免无效训练呢?

有效的训练不等于长时间练习,不等于重复的练习,只有方法正确才有效。

怎样做到有效?要有目的。

比如,我每天朗读一篇英文,两年多了,效果越来越不明显,这就是每天缺乏目的练习。

以后每次练习的目的之一,是通读一遍,大概理解意思。

第二,着重理解单词、短语。

三,大声朗读。

还有孩子拉琴,也要有目的的要求他,每天要拉对几遍,几天以后要背诵下来。

以前觉得反复就可以了,不用要求要么高,看来是不对的,是没有效果的练习。

还有,练习中要专注,要观察。

还有每次没有达到要求,要去找原因,及时纠错反馈。

那么坚持下来,进步一定很快。

作者还提到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有目的的跳出舒适区进行训练。

我想就是参加各种挑战,比如考级,使孩子和家长很有压力,但是能取得快速进步。

孩子要考机器人二级了,时间短,任务重,本来都打算放弃了,但是走出舒适区,每天一个小目标的进行练习,也有可能突破考试。

作者继续讲到,有目的的训练很有效,但是要达到天才级的水平,那就需要更高效的“刻意练习”。

就是找出最杰出最优秀的导师指导自己,不断揣摩别人成功的原因,然后训练改进自己。才能获得最大的进步。

高手与新手最大的不同是对事物的心理表征,即认知模块。

刻意练习就是锻炼有效认真模块去高效解决问题。

不断的揣摩优秀才能更优秀,要接触好书,接触牛人,模仿然后超越。

你可能感兴趣的:(刻意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