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止“天人合一”,植物和星宿也合一呢!

      前言:各位朋友,本文是我的系列拙文《浅析“天人合一”》的第三篇,有兴趣的可以回头去看看前两篇啦!第一篇分两大部分,首先从理性认知出发,咱们分析了“天人合一”的哲学理论基础来自易经;然后从感性认知出发,我摘录了《黄帝内经》中相关内容对此予以佐证,尽量让朋友们从感性上认识到“天人合一”理念的具体内涵。第二篇拙文则从古代天文历法方面列举了“天人合一”的具体内涵。本文呢,将会从古代地理,古代数学,植物学(这里就会谈到植物和星宿的关系)乃至文字中来品味一下“天人合一”的魅力所在。

      古代地理学在哪些方面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内涵呢?嗯,要讲这个问题呢,咱们得先说清楚一个问题:古代地理学?!有朋友可能会有疑问:古代还有地理学呢?咋从来没听说过。这个很正常,且听我慢慢道来。古代地理学很多人没听说过这个词,但是我要用另外一个词来表述,那么朋友们一定会恍然大悟,哪个词?嘿嘿,风水呗(这里配表情包:阴险的笑)!是的,您没听错,风水学就是古代的地理学。古代地理学的理论基础还是源于易经中的天,地,人三才之学,也就是第一篇中咱们讲到的天,地和人(乃至万物)之间都有基于某种无形联系之上的互动关系。这种理论简单的讲,就是天,地和人之间存在着一种无形的(主要是指人们感知不到)联系,其中天象的运动变化会引起地理上的能量分布的变化,从而形成不同地方的能量状态不同(这个朋友可们以参看易学中著名的六十四卦方圆图,是通过六十四卦的形式来表现天圆地方及其相互联系的一个卦图),这种能量状态在地理上的分布不同,对其中的人和其他生物的影响也就不同,有好有坏,而风水学就是帮助人们去寻找好的地理环境,规避不好的地理环境,这就是风水学的本质(当然,这里是纯理论探讨,不代表任何支持或者反对风水学的态度)。从以上解释朋友们也就看到了,其中就含有“天人合一”的理念,正如第一篇文中所言,所谓“天人合一”,从易理方面来看,其实应该是“天,地,人三者合一”。古代非常著名的以为堪舆学(风水学的古代学名)大师级人物,就是唐僖宗朝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的杨筠松(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百度)。下面我摘录一段堪舆学(风水学的古代学名)名篇《雪心赋》中的第一章,朋友们直观感受一下这一门古代学问的趣味之处:

第一章 山川理气

盖闻天开地辟,山峙川流,二气妙运于其间。一理并行而不悖,气当观其融结,理必达于精微。由智士之讲求,岂愚夫之臆度。体赋于人者,有百骸九窍;形著于地者,有万水千山。自本自根,或隐或显。胎息孕育,神变化之无穷;生旺休囚,机运行而不息。地灵人杰,气化形生。孰云微妙而难明,谁谓茫眛而不信。”

注:其中内容突出显示的部分,就是在讲天和地乃至人之间“无形”联系的那一部分(对错不论,这里只是提醒朋友们注意这门古代学问的理论本质)。

      好了,以上咱们大概讲了古代地理中的“天人合一”。下面咱们粗略的讲一下古代数学中的“天人合一”。古代算经十书之一的《孙子算经》,在序言中对古代数学进行了一顿猛夸,可以说古代算学是无所不能,原文摘抄如下,朋友们品味一下:

孙子曰:夫算者:天地之经纬,群生之园首,五常之本末,阴阳之父母,星辰之建号,三光之表里,五行之准平,四时之终始,万物之祖宗,六艺之纲记。稽群伦之聚散,考二气之降升,推寒暑之迭运,步远近之殊同,观天道精微之兆基,察地理从横之长短,采神祇之所在,极成败之符验。穷道德之理,究性命之情。立规矩,准方圆,谨法度,约尺丈,立权衡,平重轻,剖毫厘,析泰絫。历亿载而不朽,施八极而无疆。散之者,富有余;背之者,贫且寠。心开者,幼冲而即悟;意闭者,皓首而难精。夫欲学之者,必务量能揆己,志在所专,如是,则焉有不成者哉!(完)

      其中的这两句“观天道精微之兆基,察地理从横之长短”,“穷道德之理,究性命之情”,前一句是讲算学可以【观天察地】,后一句是说算学还可以穷究人性,那么,这两个部分连起来计算一下,不就是天,地,人又合一了。。。。。。当然,这是一门深奥的学问,正如作者所言:“心开者,幼冲而即悟;意闭者,皓首而难精。”,就是说,你要是开窍了,那么小小年纪就可以领悟其中的奥妙,但是,如果你没有开窍,那么就算你研学到老,也是难以精通算学哒!还有元代数学家朱世杰所著《四元玉鉴》中也充分运用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不信朋友们看看书中解题的名字:两仪合辙(两仪及乾坤二卦或言阴阳二气),天地二元,三才变通(三才即:天,地,人),四象朝元(四即:天,地,人,物四元),是不是很有“天人合一”的特色呢?!

      好了,以上就是古代数学方面的“天人合一”,下面谈一下植物学方面。古代植物学宝典首推南宋陈景沂所著《全芳备祖》,其中有一句话点明了古人眼中的植物和天上星宿的关系,这句话就在书的序言中:“尝谓天地生物岂无所自,拘目睫而不究其本原,则与朝菌为何异?竹何以虚?木何以实?或春发而秋凋,或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此理所难知也。且桃李产于玉衡之宿,杏为东方岁星之精。凡有花可赏,有实可食者,固当录之而不容后也。”以上突出显示的句子就陈述了植物和相关星宿的联系,更有趣的是,在民间一直流传桃木有辟邪之力,而这里说桃树竟然是玉衡星下凡,玉衡星朋友们知道吧?这可是北斗七星之一哦!北斗七星在古代天文中的地位可是相当高的,被称为“帝车”,就是天帝的车驾,古人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桃树有这么尊贵的出身,所以有辟邪之力,也就不足为奇啦!

      最后一段,咱们就粗略聊一下古代文字中的天人合一。古代文字著作中最著名的就是《说文解字》啦,其中第一个字朋友们猜一下是哪个字?对啦,就是【一】字,《说文解字》是这么解释的:“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道立于一”,这个“一”就是“太极”啦,“造分天地”,就是开始分化出乾坤阴阳两仪,即是天地啦,然后呢就是“化成万物”,这“万物”里面自然也包括人了,很显然,这种解释是源自易经哲学思想,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内涵。

      下面咱们在看一个字“神”,《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的:“天神,引出万物者也。”嗯,这个怎么解释呢?我也不知道怎么翻译,但觉得就是有点“天人合一”的意思,各位觉得呢?

      好啦,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啦,如果朋友们喜欢,记得点赞,转发和留言呀!

      本人简介:喜欢国学的理工男

你可能感兴趣的:(何止“天人合一”,植物和星宿也合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