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谈社世界史1:亚历山大的征服与神话》6

那这样的措施是否有效呢?我们接着看远征的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持续了三年,从公元前326年末开始,马其顿军队在印度河流域停止远征,到公元前323年去世为止。

这时的亚历山大已经具有了三个头衔:马其顿国王、希腊世界的统帅、"亚洲之王"。

首先说作为"亚洲之王",看起来亚历山大在不遗余力地讨好被征服地区,恩威并施。但每多打倒一个对手,就会多一双仇恨的眼睛看着亚历山大,亚历山大也就更危险。这一点很好理解,我们不多说。

其次,作为希腊世界的统帅,亚历山大这个工作干得并不好。希腊世界各城邦本来就有一种文化自信心,看不起北方蛮族的马其顿人。他们只是迫于亚历山大的武力跟随他四处征战。希腊城邦有雇佣兵传统,有不少希腊人加入波斯军队参战,就跟今天在外企工作一样。但亚历山大在打败波斯后,将这些希腊雇佣兵当作叛徒处死。这个举动对于希腊的震动非常大,如果说以前希腊人只是对亚历山大心有不满,之后的希腊人就已经对亚历山大不共戴天了。晏绍祥教授认为,没有处理好希腊世界的问题,是亚历山大最大的败笔。希腊同盟本来是腓力二世留给亚历山大的宝贵遗产,可以作为征服行动的基本盘,但最终却成为亚历山大帝国的累赘与顽疾。

那作为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是不是始终保持号召力呢?并没有。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亚历山大提拔了很多波斯贵族,还吸收了跪拜礼等东方礼仪,这些行为让马其顿人难以接受。亚历山大也会毫不留情地处置不服从的马其顿人。因此,将士们认为,亚历山大这样做,是在抛弃朋友疏远传统。其次,连续十年的远征引发士兵的厌战情绪。马其顿士兵不干了,亚历山大就通过绝食抗拒。在远征到印度河流域后,面对湿热的天气、流行的瘟疫、强烈的抵抗,士兵再一次罢工。亚历山大故技重施再次绝食,而这次士兵铁了心要回去。有一位将领冒死进言,我们已经打了十年,是时候回去享受成果。如果大王您还需要征服,就等新一代马其顿人成长起来,再带领他们打。由于种种原因,亚历山大远征的脚步就此打住。

我们回头看亚历山大远征,"忠诚"一直都是亚历山大最需要的资源,也是他分配财富和权力的依据。甚至,我们可以把"忠诚"理解为维系亚历山大帝国统治的核心纽带。亚历山大在金字塔顶俯视帝国,那些效忠于他的马其顿人和波斯人担负起帝国统治的具体工作。

仅靠"忠诚"这一纽带能支撑多久呢?如果亚历山大可以长期统治,我们或许对他的统治才能会有一个更长时间维度的评判。不过在帝国建立不久,亚历山大就因为一种恶性疟疾倒下了,从发病到去世不到十天时间,年仅33岁,他甚至没有来得及指定继承者。

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讲谈社世界史1:亚历山大的征服与神话》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