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tlin 中级篇(七):抽象类(abstract)、内部类(嵌套类)

一、抽象类

  • 我们知道,在实际的开发程序的时候,一般都会写一个基类,封装常用方法、以及处理一些共有的逻辑,但是程序逻辑是根据每个类不同的功能实现不同的代码。而这个所谓的基类,一般都是一个抽象类。不管是Java还是Kotlin,实现其抽象类的作用就在于此。那么什么是抽象类呢,它是怎么定义的,它又要怎么使用呢?

1、抽象类的定义

抽象类,可以理解为类定义了一个模板。所有的子类都是根据这个模板是填充自己的代码。

1.1、关键字

  • 声明一个抽象(类或函数)的关键字为:abstract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抽象可以分为抽象类、抽象函数、抽象属性。而一个抽象类和普通类的区别在于抽象类除了可以有其自己的属性、构造函数、方法等组成部分,还包含了抽象函数以及抽象属性。

例:

abstract class Lanauage{
    val TAG = this.javaClass.simpleName  // 自身的属性

    // 自身的函数
    fun test() : Unit{
        // exp
    }
    abstract var name : String           // 抽象属性
    abstract fun init()                  // 抽象方法
}

/**
 * 抽象类Lanauage的实现类TestAbstarctA
 */
class TestAbstarctA : Lanauage(){

    override var name: String
        get() = "Kotlin"
        set(value) {}

    override fun init() {
        println("我是$name")
    }
}

/**
 * 抽象类Lanauage的实现类TestAbstarctB
 */
class TestAbstarctB : Lanauage(){
    override var name: String
        get() = "Java"
        set(value) {}

    override fun init() {
        println("我是$name")
    }
}

fun main(args: Array) {

    // val lanauage = Lanauage() 是错误的,因为抽象类不能直接被实例化

    val mTestAbstarctA = TestAbstarctA()
    val mTestAbstarctB = TestAbstarctB()

    println(mTestAbstarctA.name)
    mTestAbstarctA.init()

    println(mTestAbstarctB.name)
    mTestAbstarctB.init()
}

输出结果为:


你可能感兴趣的:(Android进阶之路,java,开发语言,安卓,移动开发,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