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日,是我们“军婚”六周年的纪念日。
我嫁给我爱人的时候他还只是一枚小小的中尉,这些年我陪着他从中尉走到上尉,再到今天的少校……回首往事,心中有颇多感慨。
在这六年的时间里,我被老公所在的团里评为了“好军嫂”一次,获得“感动团队人物”一次,也曾经被军区评为“十佳好军嫂”之一,还在新疆都市报“寻找最美军嫂”活动中被评为“最美军嫂”。而我们家,也先后被评为了地区最美家庭、自治区最美家庭以及全国最美家庭。
军人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多少赋予了军婚一定的“神秘色彩”和一点的“与众不同”,譬如聚少离多,譬如大家在前、小家在后等等……大多数人对“军嫂”的印象,都觉得军嫂就是在家里默默奉献的一方,就是稳固后方的坚强后盾。有的人还说,军嫂才是“最美的逆行者”,好军嫂都应该是不计一切付出的“贤妻良母”“贤内助”,甚至于牺牲奉献到“无我境界”的“神人”。
而我,并不完全认同这种观点,我认为军婚关系应该把两性放到一个相对平等的地位再做探讨。我们拥有的也不过是一段普通而平凡的婚姻关系,而我的爱人他恰好是一名军人而已。
我认为好的婚姻关系里头,彼此都是对方各个面面的神助攻,军婚更是如此。
1.生活上的好搭档
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探讨过我们家庭的理财问题,有好友私下来问我,我们家的家务是如何分工的?
我在外给人的印象都比较“强势”,加上我老公南哥又是个天蝎座“宠妻狂魔”,所以大家都觉得我在家是个不干家务活儿的主儿。
然而,实际却和大家的猜测有很大出入。
我们周末休息的时候,偶尔会邀请朋友们到家里来作客。每次在客人来之前,我们都像“迎检”一样精心做好准备,有人负责买菜,有人负责收拾房子卫生。
客人来了,大部分时间南哥负责在厨房烧菜(因为他最喜欢炫厨艺什么的了~切!)而我则主要在外招呼客人以及尬聊。
如果是南哥的战友来家里的话,一般就是我下厨做菜,不过也有自己搞不定的时候,就会喊他进厨房给我帮忙……
饭后,通常都是大家一起收拾碗筷,然后南哥在厨房洗碗,我则给客人烧水泡茶,大家继续在饭厅喝茶聊天……
所以,大致也因此给大家制造了我“生活不能自理,除了烧水沏茶啥都不会,被老公惯成废柴”的假象。
其实,我比较擅长整理和收纳,所以家里收拾和归置东西基本都是我在负责,另外全屋的吸尘、拖地等等清洁工作也归我管,但是这些工作都做在了大家看不见的地方。
而南哥的强迫症主要针对油烟和污渍,所以他毫无意外地包干了厨卫清洁,加上一手极具天赋的好厨艺,就更是增加大家对他“家务好手”人设的标签强化了。
我们家没有明确的谁主内谁主外一说,都有各自的分工和配合。
像早些年,我周末休息还正常的时候,周六他从部队回家之前,我就已经把家里整理收拾好了,迎接他回来的都是一个整洁温馨的家。
但是他在周天下午归队前,也会主动把家里堆着的碗筷和脏衣服通通洗干净、弄利索了再出门。
到后来,我加班越来越多,休息时间有时候也难以保证,他便主动承担更多一点的活儿,我只要在家,也是随时随地会给他搭把手。
除了日常家务活儿以外,大到买房子搞装修进家电,小到充电买气收快递,我们俩长期都处于一种愉快的合作关系当中。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我有个朋友他总在纠结周末到底要不要休息回家。他说他回家就是想歇着,而他的媳妇就是不想让他闲着,而且还总是抱怨他不帮忙干家务活儿。
他觉得次次回去都要被唠叨,实在烦心,所以有时宁愿选择周末在单位加班或者值班,也不愿意回家。不回家也要被他媳妇儿说道一番……大抵就是什么把家当旅馆,家里啥事都不管之类的话。
所以,他回不回家都同样闹心。
后来,我跟他的家属聊过这个问题,她当场也忍不住向我“控诉”了起来:“他觉得全世界就他忙,他累。我也辛苦的啊!他怎么觉得我在家里干啥都是应该的?我也想在他回家的时候给我帮帮忙,减轻一点我的负担,好歹让我也能休息会儿……他回来最多除了逗一逗儿子玩以外,在家不是睡觉就是打游戏,就知道‘当大爷’!”
……
很多时候,压垮婚姻的往往都是无数鸡毛蒜皮的琐碎和陷入困境的失望拧起来的那根稻草。
我们反思一下,是不是应该少一点自以为是的理所应当,多一些将心比心的相互体谅?
2.工作上的好参谋
当年南哥初任连主官时,刚上任肯定少不免要整饬一下连队风气。连队总有那么几个“捣蛋鬼”“兵油子”不服管、不好管,平时舒服日子过惯了,自然不愿意接受这样的从严管理。新主官来了,还想方设法要叫叫板,有事没事整点幺蛾子什么的。
“兵油子”,对连队战斗力是一种损害,同时,任其“油”下去对战士本身也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
那时候,南哥每天在电话里头少不免会跟我聊到连队这些“烦心事”。
后来,我在大致了解情况的基础上,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帮他研判形势,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分析主要矛盾和摸清矛盾的主要方面,逐步掌握斗争规律,有策略地和几个带头搞事情的人物“斗智斗勇”。最终逐步把这些各怀鬼胎、打着如意小算盘的人各个击破了,南哥的连队管理工作这时才算是正式“上手”。
我们夫妻俩时常会帮对方想点子、出主意。
以前我在双拥办,经常会与驻地部队开展一些共建活动,每回做方案的时候,我都要先听听南哥的意见,譬如现在的官兵喜欢怎样的活动形式,又如当中可以增加一些什么喜闻乐见的创新元素,还有就是什么活动可以配合部队近期教育主题一起进行以取得更好的效果等等。
有时候,他会帮我提点一下我的策划案,我会帮他改一改稿子之类的……各展所长,各取所需。
工作上交流多了,就更加有一种“并肩作战的感觉”,参与感强烈。
我经常讲的“参与感”,是避免“婚姻失语症”的一个重要途径。
心理学上的“婚姻失语症”是指曾经无话不说的夫妻变得无话可说,甚至逐渐成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很大可能是因为参与感降低了,天天你侬我侬地谈情说爱毕竟不太现实,如果本身因为工作性质不一样,社交圈子和职业交集就少,除了家长里短、柴米油盐以外也很少有其他营养丰富的话题。
从惜字如金到自言自语,沉闷与忽视,造就了婚姻中最大的孤独。
有一个对这种孤独的形容特别形象——你看不见对方,听不见对方,犹如偌大海洋中央的一座孤岛。
有效的沟通应该是双向流动的。
有的战友抱怨自己家属“不能理解我的工作”或者是不够支持之类,但是当家属想关切地问一问他的工作的时候,他却总是以:“跟你说有什么用?……”这样一句话给怼回去,阻隔了双方的交流渠道。
有些军嫂也想当好“解语花”的角色,但往往因为不了解、不熟悉情况,迎来老公一句无心的“你懂个啥?”而当堂语塞。更是因为想找共同话题却不知从何说起,想帮忙却不知从哪下手而倍感无奈。
适度地了解对方的工作是一个很不错的沟通话题(我们除了吃饭睡觉以外的大部分时间,基本都奉献给工作了)。其实,工作上适度参与(或说了解),却不过度干涉,多给对方了解自己日常工作的机会,互相提提意见和建议,多少还是会有所裨益。
3.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
婚姻不会自动保鲜,但是好的婚姻会随着岁月成长。
夫妻二人在同一条跑道上不断你追我赶,向前奔跑应该是人生最飞扬恣意的姿态。
跑在前面的人,时不时停下来等一下跑得慢的那个,必要时还得回过头来帮忙带跑。
为什么有的夫妻“距离越来越远”?
那是因为有的人不愿意等,有的人也懒得追,久而久之,跑着跑着很自然地就跑散了……
一个王者,带着一个青铜,你告诉我如何天长地久?
我想起来,前两年,我到基层参加驻村工作,南哥就趁着我驻村这一年,家里没人做饭、周末不能拉我下馆子“改善伙食”,自己开始了健身减肥。
其实我很早就“敲打”过他了,结婚以后迅速增磅的“幸福肥”导致他的5公里考核长期徘徊在及格边缘……他也一直不太在意自己胖到撑破裤子这些事,还说家里反正有缝纫机,我定期帮他把裤子缝结实点就可以,每次一说起这个减肥的话题,总是害得我哭笑不得。
然而,就在我驻村的这一年,他凭着健身锻炼减了二三十斤!噢买尬!整个人瘦了一大圈,完成了“穿衣显瘦、脱衣有肉”的完美蜕变,并一跃成为了团里的“健身达人”“减肥明星”。(不好意思,我好久没夸我老公了,在这里多夸两句,哈哈哈)
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那一年我吃住都在农村,我南哥担心乡下物资匮乏(确实是匮乏,除了五毛小辣条以外都没啥好买的……)。他就每周末从市区采购一大堆零食饮料给我送到村里,那一年,我跟吹气球一样迅速“膨胀”(pang)起来,一年下来大概胖了十来斤左右吧。
回来以后,有一阵子心理落差真的是蛮大的,感觉自己外形跟老公都不那么“登对”了。一个型男拖着一只“球体”,算是怎么回事嘛?好气哦!虽然自己都那么胖了,但是嘴巴还是忍不住想吃。
一不开心就想吃东西,一吃东西就胖,一胖就不开心……
南哥跟我说:“如果你想吃,我陪你吃。如果你想减,我带你练。”
于是,南哥就成了我减肥之旅的专属“私教”,每周调休回家会陪着我跑步、带着我健身。经过半年的努力,我总算把“农村肥”如愿地减了回去,而且也从此养成了良好的健身习惯。现在,我每周还是会跟南哥在健身app排行榜上互飙训练量。
2018年秋,南哥开始上研究生课程了,有时候我们会一起讨论学习(他读的是政工,而我有本科政治学的基础和宣传工作经验,所以又有很多可以交流的),当初南哥报考研究生就是在我的极力怂恿和刺激下报的,结果考运爆棚的他一考就考上了。
我当然也不甘落后啊,去年也开始着手准备学历提升这件事。除了自学跨考专业课以外,自己日常还会总结一些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这些都会跟南哥交流。他说,他好像不是一个人在上研究生,我好像是他同班同学一样,有时还帮他找找论文和地方的一些研究成果,探讨一些专业学术话题。
去年考北大的学硕研究生初试差了一点分,今年我决定要二战了,南哥也报了个职业资格考试,陪我一起当“烤鸭”。为此,他还特地给我俩的组合起了个名字,叫“拼多多”。(捂脸.jpg)
婚姻中好的夫妻关系其实就是彼此往后余生的“最佳合伙人”,只有共同进步,才有资格同甘共苦。
我们见过太多太多的人,明明彼此相爱,却不善经营婚姻,这才是最大的不幸。
婚姻中好的夫妻关系,不是日日夜夜的深情对望,而是大家眼光同时朝着一个方向,并肩努力,彼此成全,共同成长。
本文为作者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联系微信:Jawmaf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