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快与慢》读后感

       这本书一次性读了三遍,我相信一两年后,我还会再看一遍,因为目前我将其当作一本逻辑思维方向的书在读,从中主要学到的是对自己思考逻辑的反思,思考逻辑如何避免风险,偏误以及如何更有效的做决策。以后希望能从看到不一样的知识。

       读后感,也打算分成两篇写(算是偷懒),第一篇关于思考的本质;第二篇关于在决策与风险抉择中,思考本质存在的一些偏误。看完这本书后,我在写读后感前深深的意识到自己的偏误是多么的严重。尤其是像我这种表达能力不强,思考还不够成熟,认知还不够全面的人来说,甚至觉得我写的读后感是一种负价值的文章,好在是写给自己看的,便于读过书后进行总结回忆,能够更有效的学习。

思考的本质

      思考的本质是什么?书中并没有给出答案,我是根据书中将实验事例的内容进行尝试性的总结,不全面是肯定的。请用批判性的思维,和包容性的心理看我的个人理解,如何哪里有问题,请及时指出。包括书中的一些案例和结论,我也并不赞同,与自己的思考和认知的不符,最重要的是,我后来意识到其实书中很多偏见与结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以及在不同现象中用同一种偏见,总结起来,意识又不相同。所以很少见书中直接给某偏见或谬误直接进行概念化,全部都是通过事例或实验展开,然后针对这种现象给一个偏见名词。我也尝试通过百度查询这些定义并进行理解(主要是方便记忆),但肯定是存在一定的偏差的。

     思考的本质,书中从大脑思考的类型——系统1和系统2;和思考的方法进行展开;其中穿插着注意力和形成记忆或认知的过程。

大脑思考的类型

     作者从大量的事例中,将思考分成了两种类型——系统1和系统2。并述说了他们各种个特点,确实难以记忆,所以自我进行总结,为了方便记忆。

系统1

     我将其定义为本能与习惯,也许还包含其他部分,但是本质来说,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不怎么思考就做出了反应(情绪、东西、生理等方面),系统1通过还控制这人的感官一直在获取外界的信息并进行存储或做出反应。说是习惯是因为,很多习惯其实可以训练成本能的。

系统1的主要特点:无意识、快速的、不怎么费脑完全处于自主独立的状态。例如人们对危险的反映,当危险靠近时能进行条件反射的去躲避,或下意识用手去拦截等。

系统2

     我定义为理性的思考。是需要消耗时间,利用认知和记忆进行逻辑判断的后做出反映的思考方式。主要特点是会结合自己的认知,进行注意力集中、思考、评估、决策等。系统1和系统2两个是互相交叉的,互相影响的,有时候系统1误判后,系统2会进行赞同通过。有时候系统2可以将习惯等规律性东西通过长期的训练转化为系统1的内容。2者有时确实难以界定与区分。

系统2涉及到注意力问题,书中从生理的角度——在记忆过程中大脑存在着蛋白质的转变和能量的消耗——来引出思考力的有限性,即人们很难进行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利用系统2处理事情。进一步引出了心流——一种可以长时间沉浸的状态。心流是人可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一种方式,消耗的能量比较少,身体的疲惫感也不至于太累。我认为想要进入心流状态,我个人认为是有一定的条件的:

1是通过一种循环激励的机制,例如游戏,每杀死一个怪物或完成一个任务给的奖励都是一种激励,所以让人沉迷;

2是对某事物具有较高的类似的认知。这里涉及到记忆过程,记忆本身是根据获取的信息加上自己的理解(形象化或图像化)在大脑中形成心理表征。如果你在某方面有较多的心理表征,在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更容易与已有的心理表征理解记忆。其实可以引申成一种学习记忆方法——联想关联记忆。

关于思考力有限性的问题,我个人认为是确实存在的,大脑也是身体的一部分,身体长时间运动也是会疲惫的,同理大脑也是(系统2的思考其实可以看作一种大脑运动)。但身体和大脑存在一种有限适应性,例如,长期不跑步的人,不能一下跑10公里,但是可以慢慢从2公里,3公里逐渐加到10公里。这就是身体的适应性,大脑工作也是一样,也可以通过逐渐递增的去增加集中注意力时间(但是以及建议合理的规划时间,想想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在高三,那种强度都撑过来了,现在学习以及可以,慢慢养成习惯就好)。适当的让自己跳出舒适圈。

思考的方法

      思考的方法,这里主要讲的是思考的一个流程:通过对外界的感知获取信息后,大脑立刻会调用相关记忆(心理表征),然后进行反馈。

在通过感知获取信息时,一般是存在“诱因”,例如:你在路边看到某颗树,想起了家门前的树,联想到了家里的一些事。这里的“某棵树”就是诱因。

大脑调用相关记忆时,存在着三种情况:

1、相同的事情,直接回忆起来之前发生过的情况,一般是重复发生的事情。

2、不同的事情,会根据匹配的去寻找自认为具有一定相似度的事情,成为“替换”,系统1会自然的进行替换同类型的问题后,系统2会很容易通过认可。所以比较容易出现偏误,因为存在信息真实性、全面性的问题,以及对个人对信息的解析,及相似度等问题。所以在进行“替换”出结论时,重要的决策性、风险性问题,建议多点批判性思考进行反思。

3、联想,就像你看到某棵树,后面想到家,再想到家里的一些琐事。这就是联想,联想的存在其实有利于我们创造发明一些东西,也有利于大局观。很多创意的方法论,其实就是利用大脑联想的特性。

最后是进行反馈,通过大脑一些意识行为后,做出的反馈(行为、心理,生理等),当然也存在什么也不做的情况。本质上只进行了一些心理活动的存在也是有可能的。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关于记忆,是人们通过感知获取外界信息后,通过大脑加工成信息形成心理表征的一过程。我个人认为,记忆都是以点的形式存在的,就想视频中的某帧图片,不可能记录一个完整的视频,因为承载力太大的。就像你完全无法记忆起某年某月某日某小时的所有感知,也像某个持续的事情,你无法进行完整的回忆,例如看完一整场电影,你无法回忆起每个镜头(当然不乏牛人能以图片的形式组成视频)。最后再加上遗忘,能有效的记忆很长时间,比较难,尤其是你不再记忆使用后。所以做业务,经常曝光在客户面试是很有必要的。

     生活中因为思考方式、系统1和系统2等原因导致的一些偏误有很多,例如注意力忽视与选择性忽视、眼见即为事实、光环效应、可得性偏误等太多太多了,这是这本书中我获得的另外一种收获,在此就不做一一叙述了,没有意义。

这里想提下可得性偏误,这个让我感悟很深的偏误,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团队、夫妻、集体等与个体之间容易出现问题。例如:很多合伙人最后散伙,大部分原因是觉得收入与付出不合理导致。也许是真实,也许是自己的可得性偏误在做怪。

可得性偏误:指大脑因记忆能轻易想起自己做过的事,从而过高的估计自己的重要性及幸苦程度,而导致一种归功于自己的偏误。

例如:近一个月,我和我老婆做家务做的一样多,但是因为我做家务时,因为我是亲身经历着,短时间了集中注意在这上面,所以我对我做家务这件事印象会非常深。然而我老婆做家务,我在休息,或者我就看了一眼地板有拖过的痕迹,然后知道她做了家务,这件事在我脑海中就只有一条信息,非常短暂一个记忆。这样事后进行回忆,问“你认为你和你老婆谁做的家务多?”实际上的结果是,各自认为各自做的家务多。这是记忆的缺陷,同理在集体中,也会常见集体的成功主要原因是因为“我”,或者我占大头等现象出现。

所以这种偏误,目前我想到的避免方案有两种——1、修正次数,因为人大脑对次数的衡量,会潜移默化的更加回忆的流畅度及次数进行替换判断,这是有很大误差的。实际上可以借用天数等固定次数进行修正。

2、价值的衡量,根据真实价值衡量权重。也许都不是100%,但有这种想法时,反思下自己,是不是可得性偏差,或者问问第三方。

你可能感兴趣的:(《思考,快与慢》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