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今天忽然有了独处的时间,竟然有点不习惯。一大早送孩子去早教,他激动地说:“我要去上学啦”。到了学校门口,他自己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进去了。

一时间,我竟然有些怅然若失。

这个暑假,真的是分外充实。中考结束,召开志愿填报会。收集学生发来的成绩截图,一两天后,录取结果接踵而至,之后又是普高补录的填报指导。再接着是中职学校的录取,最后是中职补录,紧接着帮没有被录取的学生咨询外市的学校。终于,所有的学生都各有归宿,心情畅快起来了。这期间有许多的故事,许多的询问,许多的回应,一颗心落了地,踏踏实实地送走了这一届学生。答疑之外,一个人白天带着孩子,准备着一日三餐,抽空考了科一。每天上午带着孩子外出玩耍,中午吃过饭后哄他睡觉,稍作休息后就是我无比珍惜的阅读时间了。回想起来,忍不住想给自己点个赞

所有的相遇都是缘分。

新任班级的班主任工作比起第一年的,没那么累了。但心里始终有根弦箍着。优生多也意味着更高的期待和要求,还好,结果都如人意。虽然班主任工作只有半年,但班里的学生蓬勃的朝气,让我每一天都有着好心情。另外一个班级的语文教学,在初三一年经历了巨大的挑战。一开始,许多学生作业消极怠工。后来才知道,时间都被某一学科抢了去。于是,倒逼着自己课堂上提高效率,筛选出最有价值的知识点在课堂上训练。期末和中考,他们都考出了自己语文的最高水平。当然,作为与他们相处时间长达两年多的老师,回想起过往种种,还是颇多遗憾的。第一年,刚当老师又是班主任,第一学期的课备得有些茫无头绪。第二学期,学会抓住重点了,学生成绩也提升了很多。这一年,有时给学生的作业布置得有点多,没有顾及到其他学科;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没有过多的关注,导致他们在后面对语文学科的积极性不够高,其实当时我注意到还是能够救过来的;对学生阅读的引导还是不够,所以学生的大部分兴趣都被吸引在游戏上了。第二年产假,后面又是疫情,正式开学之后又要让路给生地中考,几乎没有什么时间学习语文。初三,学科之间的时间挤压尤为明显,只能牢牢守着课堂上的四十分钟。偶尔还有学生在你的课堂上做其他科作业,也有上一节课的老师在下一节课要上课了还迟迟不走。想起这些,仿佛又再次直面毕业班的紧张感。

班主任管理工作方面,自认为还是做得比较到位的。学生的自觉性,有时会被其他学生干扰,还是要加强监督,严格管理的。也要多与班干部交流,了解班级情况,防微杜渐。但是自己还是没有什么具体的思路,只能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以不变应万变。如果新的学年,没有班主任的工作安排,希望自己的能够静下心来多看一些书。虽然提高最快的,还是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但结果并不能如自己所愿。如果继续当班主任,一定要在繁忙的工作中停下来反思,不要被繁琐的事务扰乱了内心的清静。

假期中职业身份暂时退居幕后,我始终是一位孩子的母亲。从7月13号开始,我与孩子朝夕相处了整整40天,看着他从只会简单的词语到能够清晰地表达:“我好开心”“我真厉害”“妈妈,我来帮你”“我不想睡觉”“拥抱一下”……这些充满童真的表达,让人由衷地感到欣喜。儿子的成长除了身高和语言表达,还有许多:回自己提裤子了,可以不穿尿片了,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尝试、会跟着背诵诗歌等。当然,还有他的叛逆心理,这也是他拥有自主意识的表现。孩子的成长肉眼可见,成人的成长不经省察却稍纵即逝。最值得让我提一下的是:我的厨艺增长了。这个假期出去吃饭的次数屈指可数,我跟着“下厨房”的APP做出了十几个从未做过的菜。保证一家人健康饮食的同时,下学期的晚饭不用再出去吃了,自己可以快速做出美味的饭菜。另一件让我成就感满满的事情是:这个假期阅读已经成为一种自觉。除了周末时间,每天都有一到两个小时的时间用来读书。肖培东老师的《语文:深深浅浅之间》、于洁老师的《我就想做班主任》、马歇尔·卢森堡的《非暴力沟通》、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余映潮老师的《阅读教学艺术50讲》、王荣生老师主编的《写作教学教什么》等都是我细细阅读,又让我有很多启发的书籍。不足之处是假期写的内容较少,仅写了一篇书评,更多的是摘抄式的读书笔记。

孩子上学了,也意味着要挥手告别这个假期了。接下来的日子,就要提前完成下学期的计划和任务了,同时也好好备一下课。

再见了,关于这个假期的琐碎的记忆。

今天的回忆既是终章,亦是序曲。

你可能感兴趣的:(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