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补录2.4

《三个月改变孩子一生》515页。

1.社会心理学的“图式”理论认为,一个人内在经验的差异,决定了对同一对象的认识会有不同的结果。用文学语言表达出来就是: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你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哲学家说:存在就是被感知。

    “境由心造”--佛家所言更为通俗而深刻:心中有什么,眼中才能看到什么;心中有佛,眼中就不会看到魔;心中有魔,眼中就不会看到佛。

        临床心理医生则发现,心里抑郁的人生活中其实并不缺少美好,而心理健康的人也不是生活总充满快乐。

        很多人可能没有想过,其实“好”和“坏”是相依而存、不能孤立的,哲学上称“任何事物都包含而离不开它的对立面。”只有认可了“坏”的存在,才能看到“好”的凸显。把坏的一面压抑下去,表现出来的就是好,而把好的一面压抑下去,他的坏也就彰显了。

  很多父母可能没有想过,孩子是永远不能被“客观”认识的!我们所看到的孩子的“好和坏”,都是经过了自己的价值判断后,在大脑中呈现的一种主观映像。一个爸爸妈妈眼中简直十恶不赦的孩子,爷爷奶奶可能喜欢的不得了;而就具体行为而言,比如在家中养蚂蚁,有的家长就会鼓励且帮忙,而有的则会认为不务正业而坚决扼杀。

2.516页。

雨琪妈妈的日记告诉我,她的辩证思维能力很强。具体表现在:

一、她看到的是一个总处在阳光下的雨琪。这是一个妈妈难能可贵的地方: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必然会有着这样那样的不足,甚至会犯明显的错误,但做妈妈的首先是包容,认为那是一个孩子难以避免的事情,基于这样的认知,她会对所引发的负性情绪予以压抑和处理,而当再反馈给孩子时,她已经十分平静了。因此,当你看到一个妈妈在赞美自己的孩子时,一定要知道不是她的孩子有多么好,而是这个妈妈在内心里有效地处理了孩子的坏。而那些有问题孩子的妈妈呢?正好相反:她们的孩子不是不好,而做妈妈的却总是看到孩子的坏。

      二、“好雨琪”和“坏雨琪”她都喜欢,正如雨琪妈妈在日记中所言:“妈妈不讨厌那个“坏雨琪”,因为好雨琪和坏雨琪都是雨琪的一部分。”妈妈所爱的雨琪,是一个完整的人,而不只是这个人好的一面。只有这样的母爱才不功利。

你可能感兴趣的:(2.10补录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