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本来计划写一篇关于管理思考的文章,结果听到水兰诺的文章“独自长大的孩子”,突然有种撞击心灵的感觉,便换了主题。
文章中的两个故事让我心里颇有感慨。
一个是“三和大神”的故事。“三和大神”指的是深圳龙华区三和人才市场附近靠日结散工过活的人,他们是被社会边缘化的群体,之所以被称为大神,是因为他们之间流传最广的一句话:做一天,可以玩三天。在物价飞涨的深圳,三和的物价可以说是惊人的低,所以这里成为了低收入人群的乐土,在这里没人有稳定的工作,实在没办法了就出来做日结,他们只能靠打短工来维持最低生活,有一顿没下一顿,露宿街头,这种日子没有方向没有保障,他们逐渐萎靡不振,很多人混吃等死,生活彻底迷航,他们的灵魂没有被唤醒过,人生没有被照亮过。
他们的孩子基本都是二代农民工,孩子一出生,就和爷爷奶奶生活在老家,虽然生活有基本的保障,但亲情的疏远,心灵的空洞,人生的迷茫,是他们跨不过去的高山,他们从一出生就好像被迫加入了一种命运的循环:远离父母,早早辍学,外出打工,辛苦而卑微,很多人不堪忍受工厂的高压,也和父辈一样流入到看似自由三和人才市场,开始打零工,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另一个是今年以总分676分位居湖南高考文科第四名考入北大考古专业的女孩钟芳蓉的故事。她也是留守儿童,从小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学习全靠自觉。文中提到了钟芳蓉在央视面对面节目中董倩对她的采访:和很多留守儿童一样,她父母在她8个月父母便外出打工,父亲只是小学水平,母亲文化程度也不高,可为什么都是留守儿童,钟芳蓉确能够成绩优异,严于律己,考入北大?一方面确实她天赋比较好,小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老师看她天赋异禀,爱看书,学的快,五六年级时候,建议父母初中让她转到好学校,他父母便听从了,初中便转入了市里的民办住宿学校,民办学校的学费一年一万多,当他爸爸被问到当时压力大不大时,爸爸说家里房子盖好了,剩下的钱全部可以供她读书,爷爷奶奶从小也告诉她好好读书长大不要做农民。清晰的目标,高度的自律,父母的支持,学校环境的加持,最终让她取得了好成绩,获得了人生第一个真正的选择权。同时,初中时候她妈妈也从广州回来陪伴在她和弟弟身边,虽然只有四年时间,但是这种陪伴确弥足珍贵。也有成绩不理想的时候,然而父母从来没有责备她,只会说“尽力就好”,虽然短短几个字,却饱含了接纳,尊重还有爱。对爱与接纳的渴望是每一个孩子都需要的。
这两个故事讲的都是留守儿童的故事,实际生活中,我们看看身边的同学,朋友,同事,也包括自己,可能是留守儿童,也可能不是,然而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也是缺乏了爱,尊重,接纳与良好的引导的。以前读书感觉努力是自己的事情,到现在越来越发现教育的重要,父母的眼界,父母对自己的爱,接纳,还有引导都特别重要。为什么现在城里的孩子考入名牌大学的概率会远高于农村呢?不是歧视农村孩子不聪明,确实父母的文化程度相对是比较高的,文化涵养相对较高的多一点,对孩子的关注陪伴都会多一些,加上对教育的投入也是比农村孩子多的,农村孩子闷了几天的题,可能别人补课很快就找到了简单有趣的解决方法,节约了时间,还可以学其他技能或者看课外书休息。
也想到了自己的侄子,还有身边几个朋友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到现在在求学之路上都心存遗憾。之前一个室友,父亲家暴妈妈,妈妈受不了了,自杀了。一个小女孩看到这一幕内心该多么受重创,学习也受到了很大影响。她永远无法原谅自己的爸爸。上班后她信了耶稣,最后她理解到了自己父亲的原生家庭,最后才和父亲和解,最后也结婚了。
有时候我们看到的都是表像,有的人毕业名牌,有的就是一个比较差的学校,或者中专,专科,但是可能别人考入名牌都不需要很费劲,而有的人能有机会上学都已经拼尽全力,青春期受到家里影响很大,无法集中思绪学习,没钱父母不让上的,试想如果钟芳蓉的爸爸不给她换学校呢?她的妈妈不回来陪伴她呢,我想结果可能也会不一样。
成长中总有遗憾,然而已为人母,以后不能给予孩子责骂,压制,苛求;要多关注,尊重,陪伴,引导,看到孩子内心。希望孩子可以在爱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