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来说说看完《二十二》

生活在南京这么多年,我竟然没去过大屠杀纪念馆,反而去了利济巷慰安所。参观完之后,和朋友去影院附近,等待另一个女生,一起去看了《二十二》。

其实在慰安所度过的那个下午,几乎每个展区都在循环播放不同慰安妇的采访视频——这些视频都是十年前左右甚至更早的时候录制的,是时那些老太太们已经或失聪,或失明,或重病卧床,也有看上去依然矍铄并且风姿动人的,那是一个台湾籍老太太,却也已辞世6年。美丽的女讲解员指着一面墙上的四位慰安妇相片,告诉我们原来这几位都是开馆时(2015年12月)还健在的,现在有的也去世了,还有前几天刚刚去世的,生平介绍的括号右半边里加上了崭新的“2017”。

讲解员还和我们介绍,韩国在1998年建起了关爱慰安妇老人的“分享之家”,类似于养老院,他们把老无所依的做过慰安妇的老人接过去,让曾经受尽苦难的她们在里面安度晚年。在电影《二十二》中,看到中国的这些老人,虽然活到高寿,但生活质量让人有点揪心,也不知道这些年来,媒体的报道、采访有没有让她们觉得旧时的伤疤被揭开,毕竟回忆,有时就像再度经历一般真实疼痛。又或者,安静地生活,悄然地消失于这个世界上,才是她们内心的期待?电影里,老人都不愿想,不愿说当时的情形,说不下去,只有哽咽。最喜欢的场景是那个喂猫的老人,心疼不请自来的喵星人,总惦记给它们喂食。(但是听电影中老人儿媳的口气,并不在一起吃饭居住,为什么要让这么年迈的老人独自做饭呢?)

我所在的一个电影群,这几天每天都有人在问要不要去看,也有人结伴去看,而从我们那天场次的上座率来看(肯定超过90%,平常那个影院在非周末的片子,除了摔跤吧爸爸基本没有超过五、六成的上座率),所以这种小众纪录片,未来市场肯定还是有潜力的。不过我关注的点在于两处,一是这些慰安妇老人们后来到现在的生活现状,无论从精神到物质,她们过得都不好,甚至窘迫,能否通过电影,改善一下她们的生存环境和条件;二是通过参观慰安所旧址和看电影,你会发现,慰安妇这个问题的研究,工作量非常庞大,而随着亲历者的离世,一手资料会越来越难直至消失殆尽,而做这些专门研究的人其实是很少的,起码在我们国内,研究这个课题的,很少,而且有一些是民间的非学术专业的退休人员或关注者,这样下去,相关研究者们的影响力、发声渠道也会很有限。

片尾的时候,我们准备离去,忽然被满屏众筹人员名单的字母吸引住了,大家都起身走到了过道台阶上,矗立不动,一直到最后字幕都结束,才排队离开。看到那个“少女像”,还是有点想哭。

你可能感兴趣的:(也来说说看完《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