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我步入丛林 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 我希望活得深刻 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 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 以免当我生命终结 发现自己从没有活过”

       出于某种巧合,这周接触的东西绕来绕去都关于选择。


       想写写看的两部电影。第一部电影和诗人有关,一群世界上最美好的生命在最美好的人生阶段接触到最美好的诗歌世界,他们热爱戏剧和语言,晃荡在迷雾森林。可他们是一群地底下的快乐儿童,只在洞穴里,只在夜色里,只在阁楼里。而现实世界中,昨日尚在微笑的花朵,今日便在风中枯萎,前一秒他放下自己的荆棘皇冠,下一刻便给头颅一颗子弹。如果我活着时是虚伪的演员,对自己想要的一切无能为力,那我选择结束生命以表示我的态度。生命消逝,死亡袭来,往日懦弱的、呆板的、离群的,都选择践踏自己的课桌。

       这个故事里,当失去选择,极度的善与美好只能埋葬。(死亡诗社)

                                                                                                  作者:沈晓玲


第二部电影和恶魔有关,一个内心毫无善良影子,不断作恶而感到极端愉悦的疯子,崇尚超暴力的同时热爱贝多芬。前四十分钟的观影我觉得不适,他毫无理由的恶是令人奔溃的,直到他成了实验品,历经1984般的精神洗脑,失去了选择向善或作恶的权利,对任何暴力行为产生生理上的极度恶心,俨然从一个冷血杀戮者转变为所谓温顺的新生儿。此时的他我们可以称之为“非人”,是政治角逐中牺牲的发条人,总之,不是一个真正的人。“人之所以为人,是有对其思想做出选择的权利,而选择是优先于善恶的判定的。”

这个故事,当失去选择,最作恶多端的原始邪恶也有了受害者的立场。(发条橙)

你可能感兴趣的:(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