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宝宝的出身,初为人父的我也要摸索着开始学习做父亲了。不仅是学着换尿布洗澡这些,也要学习怎么带好孩子,今天就学习了在得到听书听了魔法岁月,小面是关于我现在迫切需要学习的内容:
18个月之前的小婴儿活在“我主宰世界”的魔法王国里,他依照自己本能的需要来决定世间万物的存在或消失;18个月左右,孩子开始呀呀学语,接受成为一个文明人的训练;2岁左右,孩子开始有了“自我”的概念,开始争取自己的独立自主权;3岁左右,孩子开始建立基本的规则感;4岁之后,孩子开始明白别人的感受。在这些过程中,孩子常常会产生一些不符合成人逻辑的恐惧与焦虑,又无法用语言清晰地表达,这时候就需要父母用心去发现线索,帮助孩子舒缓压力。
在生命之初,孩子只是一个基于本能的小动物。他的表达很简单:安静,或者哭闹。如果小肚子饱饱的,身上干干净净,衣服暖暖和和,嗯,他就很满足地呼呼大睡,或者将暂时还不能聚焦的双眼茫然地盯住一个地方,假装全神贯注地陷入沉思。如果有让他感觉不对劲的地方,那么哭闹就是他发号施令的方式:我不舒服了,快来把我弄舒服!这种混沌状态从出生开始,最少要持续两个月。
到两个月之后,小婴儿才会出现与其他人明确的互动,比如,看到妈妈时,展开一个让人心醉的微笑。有意思的是,给这个月龄的孩子看画有眼睛和额头的面具,同样会引起他的微笑。这时的孩子是彻头彻尾的脸盲,任何面孔对于他来说都是没有区别的。
但是到8个月左右,小家伙决定不再那么随和了。如果眼前出现的不是熟悉的家人,而是一张陌生的面孔,哪怕是最和蔼可亲、充满友善的面孔,小家伙也会毫不给面子,用大哭来表示拒绝,直到父母的面孔出现。
在这个阶段,小婴儿会表现得特别粘母亲。因为这个月龄的孩子会以为,自己看不见的东西就不存在了,所以他会把母亲的离开当成母亲永远消失。为了不让母亲消失,孩子会表现出“粘人”的特性,想尽一切办法紧紧地跟着母亲,即使困了也不肯睡觉,或者睡觉也要抱着,以此确认母亲的存在。
从生命发展的意义上说,“粘人”是每个正常成长的孩子都不可避免会出现的状态;在正常情况下,这种焦虑一定是孩子能够承受的。同时孩子也需要逐渐学会与父母的短暂分离。父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努力帮助孩子适应,一个方面是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候,父母要尽量主动地、用心地陪伴,尽量充分满足地孩子的情感需求,让孩子逐渐对父母的爱产生信赖感;另一个方面是当父母需要离开孩子时,也可以放下过多的担心,允许孩子表现出现短暂的焦虑。
还有,在孩子小的时候,尽量让他在一个稳定的环境里生活,尽量建立规律化的生活方式,减少看护人的变动,这些都有利于孩子掌握环境规律,建立对环境和家人的信任感,从而更顺利地克服与父母分离所产生的焦虑。
对于分离焦虑特别严重的孩子,父母和家人可以和孩子玩一个“捉迷藏”的游戏:妈妈用手把脸蒙起来,对于孩子来说,就是妈妈消失了;妈妈把手放下来,对于孩子来说,就是妈妈回来了。或者让孩子看到妈妈走到门边,妈妈消失了;然后妈妈再出现,就是妈妈回来了。这个游戏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妈妈一定会回来”这个信念,缓解孩子与母亲分离产生的焦虑
对于小小孩来说,他们的吃饭,是从哺乳或喝奶开始的。0-3个月婴儿的父母常常面临一个头疼的问题:明明刚刚喂过,孩子也的确吃的很饱了,但他还是会使劲的哭,小嘴同时做着吮吸的动作。
著名育儿专家本杰明·斯波克博士发现,吮吸对于婴儿来说,是一种独立于饥饿之外的需求,吮吸的动作能缓解婴儿口腔产生的紧张感。于是安抚奶嘴被推广应用起来,并成功解决了3个月前婴儿莫名的啼哭。在三四个月之后,只要要逐渐减少安抚奶嘴的使用,不让它成为安抚婴儿唯一的办法,就能避免孩子对安抚奶嘴形成依赖。
真正让家长觉得吃饭成了一个问题的,往往是在孩子9个月之后。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希望能“独立自主”了,而吃饭往往是他们表现出自己独立性的第一步。如果在这个阶段,家长用强制喂食的方式,剥夺孩子自己摆弄餐具的权利,孩子很可能表现出对吃饭的抗拒,并影响到以后的饮食习惯。
所以当孩子一岁左右,表现出希望自己吃饭的意愿时,我们建议家长允许孩子学习使用自己的餐具,哪怕因此要多花时间搞卫生洗衣服,这个代价也是很值得的:它是孩子学习自理的开始,也能避免日后孩子形成更严重的进食障碍。一般来说,经过半年左右的学习,孩子就能基本掌握自己吃饭的简单技巧了。
与学习吃饭相对应的,就是孩子的排便训练,这也是孩子由原始人进化为文明人的标志之一。孩子的排便训练要到18个月,或者更大一点之后才能进行,因为控制排泄的括约肌要到这时候才能基本发育完善,而孩子也要到这时才能感觉和表达自己的要便便的意思。
开始训练的时候,父母首先需要让孩子知道排便这件事如何命名,以及鼓励孩子在排便前做出表达;其次,最好由孩子自己来主导这项训练,也就是说,让孩子有了要便便的感觉时自己去坐便,而不是在规定的时间,被父母安排坐便。
可能在刚开始时,让孩子来决定坐便时间的结果难以令人满意,孩子可能玩游戏忘了,或者因为动作来不及而弄脏衣服。但从长远效果来看,只有由孩子自己来主导,才能避免将这项训练变成大人和孩子之间的斗争,引发亲子对抗和其他矛盾。第三个,刚开始的训练最好从坐便盆开始,这样,孩子坐上去之后,脚能够踩到地面,也避免孩子担心自己掉下去的恐惧。
从孩子的角度看,排便训练是一项大工程,需要面临很多挑战:要在玩得正高兴的时候,意识到自己要排便,要迅速停止游戏跑去卫生间;要在坐上坐便盆之前努力憋住,不弄脏衣服……这些挑战都会带给孩子压力,因此在排便训练期间,最好不要同步进行其他的训练,以免孩子压力过大。如果孩子出现某些身心障碍,比如进食障碍、乱发脾气或者睡眠障碍等等,就很可能意味着现在的训练强度已经引起了孩子的不适,父母需要暂时放弃训练,等上两三个星期,等障碍现象消失了,再改用更轻松的训练方式继续。除了给孩子避免过大的压力,也要避免让孩子有羞愧和挫败感。因为排泄是人的本能需要之一,所产生的负面感受可能会对孩子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项旷日持久的训练一般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才能完成。期间,如果孩子的配合意愿出现反复,表现得一会儿合作一会儿不合作,这都是正常现象,爸爸妈妈们坦然接受就好了,一定不要去和孩子较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