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感悟七:你的人生处在哪个阶段?

子曰:“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句话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而且习惯用孔子人生阶段的成就来与自己做比较,对比过后难免会有落差。

其实孔子几个人生阶段的成就并不是我们简单的字面理解,他不仅揭示了结果还蕴含了方法。

“十有五而至于学”。孔子所说的十五岁立志学习,并不是说他十五岁才开始学习,而是十五岁明白自己为什么学习,懂得了学习的意义,而十五岁之前都是在玩中学,学中玩。从大脑的成熟发展来看,负责目标、管理和情绪功能的额叶要到十五六岁之后才逐步发育成熟。在此之前,孩子的大脑是很难明白自己为什么学,也很难控制自己心无旁骛的学。但是当下孩子在该玩年级过早的被迫“学”,导致十五六岁之后该“至于学”的时候早已失去了“学”的兴趣。所以家长要懂一些科学,按人的发展规律来养育孩子,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只能适得其反。

这句话中还蕴含了另外一层意思,孔子在十五岁的时候终于领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开始觉得学习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但这不是一个无中生有、跳跃的结果,而是多年以来立志教育循循善诱、量变引起质变不断引导的结果。立志教育不是等十五岁以后开始告诉孩子你要明白学习的意义,孩子就会突然明白的,而是要从小多问孩子为什么学,有什么人生目标,多带孩子参与体验人生,开阔孩子的眼界,目标可以经常变,但是一定要有,否则等到成熟的时候就找不到人生方向,也没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这就是为什么社会上很多高分考进名校的孩子,进入大学后就放弃学习。因为他们从小只接受如何学习、如何考高分的技能训练,并没有人训练他学习为了什么,今后要立志做什么。

“三十而立。”孔子三十岁的时候已经有了自己的专长和立足之地,很多人向他请教学问和处事方法。而反观我们很多三十几岁的人错过了“至于学”的阶段,而立之年依旧游戏人生、浑浑噩噩,一步落后步步落后。

四十而不惑。”这句话容易产生错误的理解。孔子说的“不惑”,并不是不困惑,而是不惑于外物。很多人做事之前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能不能给自己带来物质上的回报。孔子认为四十岁之后要不能再像二三十岁那么张扬,应该往内收,应该稳重,从关注外在事物转为关注内心修养。要确立自己为人做事的原则,要明白自己真的想要什么,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哪里,可以为社会和他人贡献什么。内心有了灯塔,才不容易被外界的诱惑迷失方向。

五十知天命。”这句话也容易产生理解偏差。有些人认为知天命就是认命,就是放弃突破和挑战,躲进舒适圈随遇而安。这也是当下很多遭遇职业天花板,坐等退休的职场人自我安慰的普遍心理。孔子说的知天命是一种允许、和解的状态,而不是颓废、漠然的状态。比自己年轻、资历浅的同事比自己发展的好,应该抱有允许和认同的态度,点赞别人的努力和勤奋,而不是在背后说三道四、怨天尤人。同时要尽自己的努力、脚踏实地、安安稳稳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不要把宝贵的时间精力浪费在与自己和别人“过不去”上。

六十而耳顺。”年轻的时候心高气傲,自以为是,总觉得别人说的话是针对自己,听到一点不一样的意见和建议,就与他人争吵、争辩,一定要把对方说服、压倒。孔子说到了六十岁不管别人在你面前讲多么难听的话,都能听到其中有道理的部分。并不是对方说的话激怒了我们,而是我们自身对别人说的产生了过激的反应。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把臆想、必须、固执和自我几点杜绝了,别人说什么都对我们的心情产生不了大影响了。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所欲是一个人的自由状态,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也不会违反法律规则。七十岁孔子早已经与自己、与世界和解,规矩已经内化于他的心中,不需要特别的提醒、克制、忍耐,所以达到了内心自由的状态。如果我们把法律、道德、伦理、制度、规矩这些当成了束缚的重重枷锁,我们就会痛苦、焦虑,内心就无法平静,无法自由。但是如果把这些束缚视为保护自己的工具,我们每天就会活的很畅快、舒适,因为我们知道自己是安全的、受保护的。一个刚出家的小沙弥,可能觉得戒律是约束。一个得道高僧会告诉他“孩子,戒律是对你的保护,不要做那些让菩萨耻笑你的事。”如果你觉得被一些规矩束缚的难受,证明你的境界还不够高,还需要不断修炼。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提到了写诗的三种境界。人生也有不同的境界,也许在和孔子相仿的年龄你还未达到他的境界,但也不要太自责,更不要放弃,孔子的境界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目标,是一个努力的方向,只要我们铭记方向,每日精进,总能成为更好的自己。正如胡适所说: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论语》感悟七:你的人生处在哪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