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孤独感的来源,原来有四种,自内向外(四):认知的孤独

人类孤独感的最外层,是认知框架——孤独感的认知基础

人必须生活在一个可理解的世界中,否则内心便会动荡不安,无法平静地生活。因此,每个人都会有一个诠释世界的认知框架。

我们习惯于以视觉来认知世界,以“客观”为荣耀。

西方理性主义所强调的客观,是一种“外部的”观察者视角。但另一方面,西方的环境氛围,却是“内部的”——崇尚个人主义。这便形成了一个平衡的“点线面”结构。这大概便是荣格所说:

自身的原型(archetype),是“曼陀罗”(mandala),或不可思议的圆圈,它象征着自身对完整和统一的渴望(Jung,1973)。


而在地球的另一端,却有点不同。东方世界是通过学习西方思想走入现代的。然而,环境的氛围依旧非常传统,这就变成了两层的外在构建。当个体的心理资源完全分配到外部时,便形成了“外实内虚”的状态.......“空心”。


为了避免内心存在感的”塌陷“,便需要往里填充一些东西——人际互动、爱好、金钱、知识、娱乐、消费、刺激......

我想,这是孤独在认知层面的基础。


最后,

不要害怕孤独。孤独能提供一种驱力,如果因此感觉到不舒服,尝试将这股“不舒服”作为一种心理动力,去挖掘自我的真正内在,探究适合自己的生活状态。

“孤独”是一种来自社会的定义,一种“他者”的视角。然而,内心世界是人的真正王国,人,要做内心世界的王。


参考资料:

1、《心理学与生活(第19版)》,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

2、《恋地情结》,段义孚

3、《文化人类学(第10版)》,威廉.A.哈维兰

人类孤独感的最外层,是认知框架——孤独认知基础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类孤独感的来源,原来有四种,自内向外(四):认知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