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城随笔】《水经纬》跋

汉语释义说:“跋大多属于评介、鉴定、考释之类。”《梦溪笔谈》也说:“后人题跋多盈巨轴矣。”如此以来,有了序再写跋,似有画蛇添足或狗尾续貂之嫌,且应该是别人做的事情。只是巴金作《探索集·灌输和宣传》说:“我的唯一办法就是在自己的作品书前写序,写小引,写前记;书后写后记,写附记,写跋。”这样就合乎情理了,何况,又有未尽之言,我就写。

自网络兴起之后,文字也多了存身之处,我习惯把那样的地方称作菜园子。自种自收,自足自给,要是别人有情趣,去我的菜园子里顺手拿走一些倒也欣慰呢!过去呢我的菜园子在别处,经营了十多年,写了很多文字,也认识了很多师友。只是人家的门槛突然高了,规矩也多了起来,我的菜园子就一天天地荒芜了。情趣呢偏缘于喜好,喜好又很容易变成痴迷,以至于锻造成信仰,犹如木匠不容易丢下刨子和锯、厨子难弃菜刀和锅。遗憾的是,文字不是谋生的工具,可一旦痴迷了就总也放不下,这么着才找到,我又有了自己的菜园子。

早时候,我不爱书,又生于柴门,上无识字之人,也就不可能有藏书,至于古籍更无从谈起。后来,我爱书也不过读一些皮毛,倒是爱了起来,渐渐地就痴迷了。至于古籍我也读,却不过是《史记》、《资治通鉴》、《论语》之类,只是限于读,也就不会深究,依然是皮毛而已。还是读“今籍”多,读又往往引发写的情趣,且慢慢地实践起来,这么着我就写。待一些文字见诸报端,且获得一些虚名之后,我的心也就大了。要是图正业……啊……也就是谋求仕途经济,大起来的心叫雄心,要不自然是野心了。只是我没有狼子野心,也不是“借势而谋利器”之野心者。倒是元代仇远作《书与士瞻上人》合我的心意:野心直与闲云似,却笑孤云出岫轻。于闲散、恬淡中独享一点墨香,我也就有了“谷口逃名客、归来遂野心”的情趣。

只是宋代周敦颐作《通书·文辞》说:“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至于道的释义很宽泛,况且,每个作文者都有自己的道,再用文字表达出来获取共鸣也就变成了大道。早时候,我听评书、读评书,有《三国演义》有《水浒传》,在意起文学才知道那是通俗小说,再读《红楼梦》才分得清雅与俗。后来,我也写通俗小说,侦探推理、今古传奇,却也不过赚一点稿费,以滋养自视为高大的雅小说。我发表过很多,却不过是浅层次呻吟,如今看来只能姑且叫雅小说罢了。

其实呢我一直用书培育一颗种子,当冲动与苦难死死纠结就变得“邪恶”了起来。只是那颗“邪恶”的种子还是生根、发芽,且开花、结出了果,可我没有感到欣慰。2016年,我作长篇小说《泽地简》:知识女性反基督最终无奈皈依、舅甥畸恋、大家闺秀变异后的踌躇、小家碧玉挣扎中的迷失、现代女子的皈依梦、婆媳相争导致儿媳撞棺身亡、女刀马旦患得患失最终服毒自尽、儒匪世界的衰落、僧与道之间的无性相依和有性后的毁灭……啊……这是一幅民国众生图。2017年,我作长篇小说《尘下》:“民国少爷”的抑郁、“民国舞女”的落魄、以自由反自由的“民国现代女”、陷入双重困境的“刘巧儿”、摇摆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乡村女子和还俗的僧与道、暗恋“民国少爷”的乡村女干部、挣扎于革命理想之困境中的公社书记、追求现代又极其纠结的乡村空想家……啊……这是建国后文化启蒙运动背景下的众生相。2018年,我作长篇小说《拇指上的树》:私生女有一个爹,还有一个父亲,缘于不能消解无可奈何的阴差阳错,待她经历生死绝恋后也在拇指上看到了树;“素食女”原谅了为一条红裙子抛弃父亲的母亲,可她只能替背叛者完成自我救赎;欲望冲破禁锢的师长不只是负有越矩之后的沉重,还有对亡人的忏悔;准历史学家向往也拥有过自由,多年从事竹书研究不是缘于过失杀人后的忏悔,试图从汉代女身上探求现代之痛的根源才是初衷……啊……这是上个世纪末现代性完全发展时期出现的群体性角色转换。

中国文学不乏“百年历史”的书写者,却都有各自的思想表述,也就有自己的“道”。只是仅用故事成就思想,且不能登录传播平台就不能迅速与大众共鸣,我又作文。2017年,我作了《类现代性与四千年之精神脉络的流变》。类现代性与现代性有相同之处,却也有实质性的区别。经历了极其漫长的过渡期,待时机成熟,现代性与类现代性一拍即合,二者融合后也顺利地取代了后者。类现代和现代性的存在和发展,清晰地展示了四千年之精神脉络,也体现了不同时期主流意识形态的流变。现代性作为持续性的、不可逆转的时间观念,其内在矛盾性致使人类时刻都面临着重复出现的焦虑和危机,这就引出了一个暂时无法结论的哲学命题。这是我针对三部长篇小说创作发起的理论式呼应,自民国肇始,现代性的培育、发展和结果也是新中国文学一直不舍弃的话题。觉得还不够,2019年,我又作《民国叙事的语境变迁与不完全叙事的局限》,却只是针对《泽地简》:语境是影响叙事策略的重要因素,其发展和变迁引发了不同的叙事后果,除了主观因素对作家的制约外,不完全叙事造成的局限,导致二十世纪民国叙事出现了至今尚未弥补的残缺。作为“后发现代性”的中国,意识形态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民众的生存,强调完全叙事和反思性历史重叙干预现实,将会对现代性更加合目的性地向前发展起着重要的启示作用。这是《民国叙事的语境变迁与不完全叙事的局限》的摘要,且翻译成英文,一切按照规矩行事。只是我投给若干个期刊,却只能自费刊发,要是为了升职、涨工资或在单位谋取一个理想的职位倒也行。只是我没单位,也没编制,自费刊发就没任何意义。行文至此还要重复或说絮叨,当情趣变成信念或信仰后,所有的阻碍都不再是阻碍,我才又作文。

其实呢我作《<白鹿原>民国叙事与不完全叙事的局限》一文,就是那颗“邪恶”的种子作祟。我曾不少次在话语和文章中表述过,对一部作品的否认,不是对作家的不肯定,超越是对同类题材的扩展,不是面对一座山必须有愚公式的作为。语境是影响叙事策略的重要因素,其发展和变迁引发了不同的叙事后果,尤其是不完全叙事造成的局限,导致现、当代民国叙事出现至今尚未弥补的残缺。《白鹿原》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只是出于叙事策略或限制叙事策略的主、客观因素,导致其民国叙事出现不完全叙事的缺憾,致使作家无法呈现一个整体性民国。作为“后发现代性”的中国,意识形态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民众的生存,强调完全叙事和反思性历史重叙干预现实,将会对现代性更加合目的性地向前发展起着重要的启示作用。这也是《<白鹿原>民国叙事与不完全叙事的局限》一文的摘要或导语,却与前两篇论文一样无果而终。

“不想当裁缝的厨师就不是好司机”的确幽默也耐人寻味,却套用了一句经典的话语。其实呢所有痴心做一件事情的人都有自己的目标,我也不例外。过去呢安顿文字的地方大多是报刊,写了要投稿,刊登后除了能得到样报或样刊,还有稿费。好多人凭着一篇或几篇发表的文章就进了特定单位,要是再获一些奖、出一些书也著名了起来。这么着文字发表了才能证明其价值,或说作品是不是成功要看能不能变成铅字……啊……这是过去的说法,如今呢也是一样的道理。这么着作文就牵扯到了功利,倒也符合劳动与价值的关系。其实呢作文最忌讳谈论功利,文字本无市场价值,不过是作出来供人供己赏阅而已,要再悟出一点道其价值也就显现了出来。只是生存必须有以取利为目的的作为,可作文需要时间,也要花费精力,功利就不能随意抛弃。我喜欢把自己的小说或散文称作自己的孩子,从孕育到培育,以至于长大成人要付出很多。要是就职于特定的或不特定的单位,有起码的生存保障,专心致志地写作自然没有生存之忧。只是我不行,必须在承受生存苦难的前提下,完成一段段孤苦的精神之旅!做一件事情除了耗费经历,不专心致志绝对做不好,作文也一样!作《水经纬》的时候,说到水也牵扯到了宋徽宗。赵佶创造了瘦金体,其诗书画印也颇有造诣,可我不能不感叹,要是一心做皇帝也许会提前出现一个康熙!如此说来似有为己开脱之嫌,可“专心致志”一词不是凭白说说,世间的事情大概就是这样,说得太明白反倒不明白。只是功利是评判一个人高下的标准,没有呢就没有出息,所以写出一些文字能发表也成了最终的目的,我才又读书。

读《水经注》是很早的时候,可我细究起水与史的联系或奥妙是去年。冯夷潜大渊,河水藏龙图;穆王西征过阳纡,施宝河伯见江山……啊……这是《水经注》开篇牵扯到的传说。待黄河离开昆仑山,也有了万古波涛,往东流去又有逶迤的虎牢关下水、一脉流去的浊漳与清漳……如此演绎就有了一幅纵横交错的精神脉络流变图。这么着我才作《水经纬》,试图与过去的文字再次呼应就是初衷。只是《水经纬》完稿后分散着投稿,差不多一年多的时间,倒是收到一家期刊的回复,却还是花钱买版面,这么着就悲哀了吧?

如今呢影像大有替代文字之势,差不多人手一机,闲下来至少也要激活屏幕看抖音。我也常看,一目了然也其乐融融呢!每天早晨醒来,我总是喜欢在床上赖着,拿着手机看看抖音火山倒也不是毫无触动。半山冬雨半生忧,一杯清茶难入喉。山后本事清净地,奈何俗人一身愁……呵呵呵——看着有背景有音乐的抖音火山版《冬雨》,我笑了。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呵呵呵——看着有背景有音乐的抖音火山版《题墨葡萄诗》,我又笑了起来。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呵呵呵——看着有背景有音乐的抖音火山版《小窗幽记》,我还笑,才又经营起自己的菜园子,所有的事情也就简单了起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许城随笔】《水经纬》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