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3

摘抄

【原文】

11.16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题解】

“过犹不及”体现了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中庸之道”。宋代著名的理学家朱熹注解说,子张才高意广,而好为苛难,故常过于中。子夏笃信谨守而规模狭隘,故常不及。过和不及,都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孔子教育学生要行中庸之道,认为过度与不足同样不好。

【译文】

子贡问道:“颛孙师(即子张)与卜商(即子夏)谁更优秀?”孔子说:“颛孙师有些过分,卜商有些赶不上。”子贡说:“这么说颛孙师更强一些吗?”孔子说:“过分与赶不上同样不好。”

//我的感想//

过之,不及之,左右摇摆,慢慢探索,慢慢调整,摇摆幅度越来越小,无限趋于中庸(樊登讲论语)。

如此人生意义藏于其中。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