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相互驯养,是人与人之间关系最深刻的本质

原文

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素不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

注解

曹操说:“厮养足也。要用自己厮养的兵。"厮养”这个词,大有意思。

“厮”,厮磨,厮混,厮守。总之是打成一片,混得精熟。

我们换一个中性词,叫“驯养”。

有一本影响深远的世界文学名著,被称为写给成年人的童话,叫《小王子》,就专讲这驯养之道。

《小王子》是作家安东尼·德·圣艾修伯里于1942年写成的著名法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本书的主人公是来自外星球的小王子。书中以一位飞行员作为故事叙述者,讲述了小王子从自己星球出发前往地球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历险。

其中小王子遇到狐狸这一段,狐狸要求小王子驯养他,道出了驯养关系的本质:爱与责任。领导者对下级的厮养、驯养,就是爱与责任。

《小王子》被称为成年人的童话,因为他揭示了人与人之间关系最深刻的本质,就是相互驯养。

上下级之间的相互驯养,夫妻之间相互驯养,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相互驯养,官府与百姓之间相互驯养。驯养,就是建立联系,咱们之间有联系,我知道你会对我怎么样,在什么条件下会怎样,在什么情况下会怎样,在什么时间会怎样。我也知道,我该对你怎样。

驯养,就是爱与责任,期待与依赖。

驯养关系是深刻的,但又是越深刻越脆弱!经不起任何一丁点儿背叛。

驯养师没有意外的,一切都很踏实,比如马戏团驯兽,训练海豚顶球,顶一次一定会得到一条小鱼,绝不会落空,如果有一次落空,这马戏就演不起来了。

回到兵法,西点军校对领导人的训诫有一条:

“心里要装着手下人的利益,并且有能力让对方知道这一点。”

驯养关系,你心里一定要装着对方,不能只装着你自己的目的。并且要让对方知道、信赖你心里替他想着。如果你觉得对方“养不家”,恐怕还是你心里替他想得不够,或没有能力让他知道你替他想着。

一个团队,就要有驯养的意识、精神和仪式。

这本事一辈子都修炼不完。

接着读《孙子兵法》:

“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

如果在士卒对你还没有亲近依附之前,就用处罚去管理,他们就会不服。不服,就很难使用了。

杜牧注:“恩信未洽,不可以刑罚齐之。”

梅尧臣注:“德以至之,恩以亲之,恩德未敷,罚则不服,故怨而难使。”

所以你一定要先对大家有恩德,你的处罚,才是令人信服的。要先让人们敬爱你,人们才会敬畏你。一去就想让大家都怕你,那当不了领导。

“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

反过来,如果大家对你已经亲附,但你却不能严格执行纪律,那这队伍也不能用于作战。

曹操注:“恩信已洽,若无刑罚,则娇惰难用也。”

只有恩,没有威,只有爱,没有罚,则骄兵惰将,不可用也。

这都是厮养之道。厮养不是厮混,打成一片没问题,纪律严格也不含糊。

“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

曹操注:“文,仁也。武,法也。”

“文”是怀柔安抚,是胡萝卜;“武”是军纪军法,是大棒。胡萝卜加大棒,才能打造必胜之军。

晏子举荐司马穰苴「rang  ju」,说他“文能附众,武能威敌”。

吴起说:“总文武者,军之将;兼刚柔者,兵之事也。”

“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素不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

“令素行”,“素”,平素、平时。军令不是上了阵才开始执行,说:“现在要开始打仗了哈!军令要开始执行,不像平时那么随便了哈!”而是平时就严格执行,让大家养成服从执行的习惯。

如果平时很放松,不给大家养成好习惯,要上战场了才开始宣布要严格,那大家就会不服,因为没有服从的习惯。

只有平时 就令行禁止的军队,才能兵将相得,上下协调一致。

杜牧注解说:“居常无事之日,需恩信威令先著于人,然后对敌之时,行令立法,人人信状。

“令要在先申,使人听之不惑;法要在必行,使人守之,无轻信者也。三令五申,示人不惑也。法令简当,议在必行,然后可以与众相得也。”

法令的关键,一在事先申明,人人明了;二在有法必行,没有例外。

“三令五申”,是我国古代军事纪律的简称。

“三令”:一令“观敌之谋,视道路之便,知生死之地”;二令“听金鼓,视旌旗,以齐其耳目”;三令“举斧,以宣其刑赏”。

“五申”:一申“赏罚,以一其心”;二申“视分合,以一其途”;三申“画战阵旌旗”;四申“夜战听火鼓”;五申“听令不恭,视之以斧”。

三令五申都搞清楚,法令简单恰当,而且议在必行,没有例外,这就大家都踏踏实实、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如果三令五申,都是空话;人人犯错,选择性执法,那就个个侥幸,人人焦虑,心里都不踏实。

《尉缭子》说:“令之之法,小过无更,小疑无申。故上无疑令,则众不二听;动无疑事,则众不二志,未有不信其心而能得其力者也,未有不得其力而能致其死战者也。”

这是讲制定法令的方法,你制定的法令,如果之后发现有问题,有些小的缺点,如果不是要命的,也不要变更,就这么执行。有些小的不明白的地方,也不要重申补充。这样法令就是法令,下了就执行。

法令的严肃性、权威性、稳定性,比法令的现实性更重要。诸葛亮和魏军作战,以寡敌众。但是,正是此时,有一批士兵的服役时间到了,按法令应该回家。诸葛亮说:“信不可失。”没有留他们打完仗再走,照样到时间就放他们回去。结果人人愿意留下一战,上下相得,士气暴涨,大败魏军。

这就是诸葛亮和士卒之间的相互驯养。

你可能感兴趣的:(【115】相互驯养,是人与人之间关系最深刻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