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

还记得那位词人吗?他一心想要畅游山水之间,誓做一个比陶渊明还要快乐的隐士,不再过问世事,不愿做官,却要做个人间神仙。

他的词在当时曾风靡一时,陆游都是他的铁杆粉丝。

他的那句“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是不是特别的熟悉。

说到这想起来是谁了吧,他就是被后世称之为“词俊”的朱敦儒。

他少有才华却十分清高,曾两次被举荐为学官,却始终不愿出仕。

后来宋高宗也听闻他的声名,亲下诏书,封他为右迪功郎,命他赴临安任职。

可即使如此,他也无动于衷,若不是家人怕因此惹祸上身,一直劝他,恐怕他是怎么也不肯应召的。

他到了临安后,曾历任兵部郎官、两浙东路提点刑狱,也算是混的风生水起。

后来他因为发表“主战言论”,而遭到“主和派”的弹劾打压。

他原本就是厌恶官场生活,又被排挤,索性就顺水推舟,上书请求辞官,最后隐居嘉禾(湖南)。

可是就是这么个清高自许,铁骨铮铮的人,晚年却为了儿子,投靠当时的“主和派”代表人物,也是历史上有名的大奸臣秦桧。

公元1146年,奸臣秦桧等人陷害李光等主战派大臣。南宋著名词人朱敦儒也因“与李光交通”被罢官。

罢官后,朱敦儒便在浙江嘉兴隐居。此时的他已经是65岁的耳顺老人了,如果没有后来的那场意外,他可能就此要在此过完余生吧。

然而命运却和他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公元1156年,朱敦儒75岁,秦桧为粉饰太平,极力拉拢文人志士入朝。

那么,无论在朝廷百官中还是在民间都有极高威望的朱敦儒,自然成了秦桧苦心笼络的对象。

根据历史记载,当时的秦桧十分喜欢朱敦儒的诗词,为了笼络朱敦儒,他先是提拔了朱敦儒的儿子。

75岁高龄朱敦儒,也许是为了投桃报李,也许纯粹是想为儿子保驾护航,总之最后他再一次出山,步入官场。

他在秦桧的提携下,官至鸿胪少卿。

原本吧,他都晚节不保了,若能帮助儿子平步青云,那么也算是求仁得仁,牺牲得有价值。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他重新踏入官场不到一个月后,秦桧便突然去世了。

所谓树倒猢狲散,秦桧去世,这些依附他而生的人,下场也是显而易见的。

也就是说,朱敦儒不惜背上污名,最后却是名利两空。

遭此打击的朱敦儒是又悔又恨,于是便写下了这首《西江月》。

据现有材料,他很可能活到近百岁。那么他第二次被罢以后至少又活了十五至二十余年。

这期间,他在嘉禾城南放鹤洲筑别墅,其创作主要写隐居生活情趣,反映他生活与思想的另一侧面。这首词即写于这段时间内。

人间冷暖是诗词当中最常看到的主题。因为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打交道成就的人情冷暖,自然也成为了人对于社会的重要感知。

既然是一个人情社会,那就免不了的感受到人间冷暖,世态炎凉。

古典文学当中有太多这样的话题。或者为财富,或者为功名,人间冷暖都是能够把人的一生看得透的。比如今天我们谈到的这首宋词,就是由此直接看透了人生。

看透人生,看破红尘,才不会受此羁绊。没有羁绊,才可以更好的参悟人生。

《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
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不须计较苦劳心,万事原来有命。
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片时欢笑且相亲,明日阴晴未定。
——宋•朱敦儒

赏析

这首小词从慨叹人生短暂入笔,表现了词人暮年对世情的一种“彻悟”。

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
不须计较苦劳心,万事原来有命。

上片的意思是说世事短暂,如春梦一般转瞬即逝。人情淡薄,就如秋天朗空上的薄云。不要计较自己的辛勤劳苦,万事本来已命中注定。

西江月: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中吕宫”。五十字,上下片各两平韵,结句各叶一仄韵。

计较:算计。

回首平生,少年的欢情,壮年的襟抱早已成为遥远的过去,飞逝的岁月在这位年迈的词人心中留下的只有世态炎凉命途多舛的凄黯记忆。

所以词的起首二句“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是饱含辛酸的笔触。这两句属对工畅,集中地、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认识。“短如春梦”、“薄似秋云”的比喻熨帖而自然。

接下来,笔锋一转,把世事人情的种种变化与表现归结为“命”(命运)的力量。

“原来”二字,透露出一种无可如何的神情,又隐含几分激愤。

在强大的命运之神面前他感到无能为力,于是消极地放弃了抗争:“不须计较苦劳心”,语气间含有对自己早年追求的悔意和自嘲。

这两句倒装,不只是为了照顾押韵,也有把意思的重点落在下句的因素。情调由沉重到轻松,也反映了他从顿悟中得到解脱的心情。


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
片时欢笑且相亲,明日阴晴未定。

下片的意思是说有幸遇到三杯美酒,又邂逅了一朵含苞初放的鲜花。短暂的欢乐相聚是如此的亲切,至于明天会怎么样谁也不知道了。

且:姑且,聊且。相亲:互相亲爱。

似乎是从宿命的解释中真的得到了解脱,词人转而及时行乐,沉迷于美酒鲜花之中“幸遇三杯美酒,况逢一朵花新”,使本词转灰暗向光明、化伤悲为可喜。

人之一生虽然有充满变量且难以掌握的“命”存在,但仍有己力能够操控者,譬如:面对美酒,可以独自小酌,也可偕友对饮;而目睹一朵清新可爱、初初绽放的小花,也足以兴发美感,使身心愉悦。

此处词人所拣取之“酒”与“花”(“酒”、“花”,在朱词出现的频率颇高,例如:“携酒提篮,……索共梅花笑”(〈点绛唇〉);“落帽酒中有趣,……花影阑干人静”(〈西江月〉);“酥点梅花瘦。金杯酒”(〈点绛唇〉)……等等)颇耐人寻味,因为酒代表纵放恣肆,而花则关涉宁静自得,在深谙世事人情的无奈后,心灵自由放松了,这两种不同的生命情境便能兼而有之。

朱敦儒这种通过达命而产生的欢喜态度,后出的张孝祥(一一三三~一一七)领会亦深,因此填有“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连天,飞起沙鸥一片”。

上下文都是议论,使得这属对工巧的两句尤其显得清新有趣。着墨不多,主人公那种得乐且乐的生活情态活脱脱地展现出来。

结语两句,虽以“片时欢笑且相亲”自安自慰,然而至于“明日阴晴未定”,则又是天道无常,陷入更深的叹息中了。

“且”是“姑且”、“聊且”的意思。“阴晴未定是感叹世事的翻覆无定,或许还有政治上的寓意。下片末句与上片“万事原来有命”呼应,又回到“命”上去了。作者的生活态度是强作达观而实则颓唐。

起首二句是饱含辛酸的笔触,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认识。

接下来,笔锋一转,把世事人情的种种变化与表现归结为“命”的力量。

结语两句,则又是天道无常,陷入更深的叹息。这首词对仗工整,比喻熨贴而自然,自然流转,若不经意,全词如骏马注坡,一气直下,上下文的议论,亦使得对应句尤其清新有趣。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部分诗词释义及赏析资料选自《古诗文网》。

你可能感兴趣的:(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