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月寒,粥温暖

冬月寒,粥温暖

文/彼岸

我想,能在寒冷的冬月里让我早起的,就是它了。睁开惺忪的睡眼,香甜暖糯的气味扑鼻而来,这才想起今天腊八,婆婆已经早早的将泡好的杂粮干果放在锅里,在慢火中炖成粘稠的粥了,因为先生身体不是太好,吃多了糖减缓恢复,婆婆特地把冰糖挑了出来,但是考虑到我和儿子对味蕾的挑剔,还是决定多加入一些小枣,兼而顾之。

儿子耐不住性子,高兴的在外面唱着:“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躺在被窝里我就能想象得到,他围着灶台转的样子,还时不时地与婆婆交流熬粥的进度。

待我洗漱完毕,锅里的粥也已经煮好了,热气腾腾的雾气扑面而来,暖暖的、甜甜的,忍不住先尝了一勺。看着碗里被煮的胖嘟嘟的杂粮干果,种类琳琅满目、营养丰富,不免想起了老舍在文章中幽默地写到:“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现在一进腊月,超市里经过掺拌的腊八米就已经上了货架,很多超市还写着“中药调制”字样,不消到腊八就可以随时煮来吃,不知道为什么总没有感觉腊八这天吃的舒心而可口。

小时候,腊八这天,妈妈是要提前做好准备的,食材也没有现在的丰富。每年当院里种满了各种豆类蔬菜,秋季落秧的时候,妈妈总会摘下很多成熟的豆角晒起来,待晒干后剥出豆子分类装在小塑料袋里,红色的豇豆、剔透的绿豆还有小豆颜色漂亮的很。

花生是腊八米不可缺的素材,爸爸每年也会留一小块地种花生,自然这种素材不用费心去寻找。还有极为稀缺的核桃、葡萄干,这些是姑姑从秦皇岛带回来的。每年腊八头一天,妈妈也总是忙一晚上,把小枣先煮一下,还不忘唠叨几句,不提前煮的话,做出来的腊八粥是苦的。

小麦、小米是家里的特产,大米有点珍贵,不是偶尔改善伙食是舍不得天天吃的,那时没有糯米,后来才知道,串乡做生气吆卖的切糕、粽子一类的材料就是腊八米中的糯米,那时在村上一年也来不了几次卖的,而且妈妈向来也没有主动给我和哥哥买过。

熬制腊八米是最耽误时间也是最需要细心的,小火慢炖还要不停的搅拌,熬粥的时候不能离开人,小火在锅底轻轻跃动,粥在锅里噗噗微滚,勺子要贴着锅底慢慢划动,各色的食材也跟着旋转起来。这需要时不时就搅拌一阵,否则容易糊底,有一点糊,整锅粥就废掉了,所以妈妈要很早起来,在“云雾缭绕”的灶台边守着。

而此时我则躺被窝里,享受着炕洞里散发的热气,吸吮着从外面飘进了的甜腻,哪里知道,那时我正做着美美的梦,直到饭熟了妈妈才肯把我们一一叫醒,能在寒冷的冬月和暖被窝争抢儿女的,可能就是妈妈这一锅香甜暖糯的腊八粥。

虽然那时的材料不如现在丰富,但是总感觉吃不到那时的味道,也许就是一种藏在心底的家的味道,也许是成年后体会的,妈妈在熬制腊八粥时, 传递出的这份朴素的信仰,生活和做事如同熬粥,要经得起熬!一个节日有一种专属的记忆。

腊八日一早起来在氤氲的灯光下吃着眼前的这碗腊八粥,全屋子萦绕着腊八粥的甜香,顿觉人间烟火,最抚凡人,这是一份心安,更是一份踏实。在生活的甜蜜中沦陷,然后打开最美味的一天。愿大家万事“粥”全,灯火可亲。

你可能感兴趣的:(冬月寒,粥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