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这本书的作者是哈佛商学院的终身教授安妮塔·埃尔伯斯。这本书还有一个副标题叫《如何打造超级IP》。IP直接翻译过来就是知识产权,实际上它指两类,网红、名人、明星都属于IP。还有一类是指作品,比如《盗墓笔记》、《鬼吹灯》。
IP有个特点:自带流量,不管你放在哪个平台上都能收获到好多观众,可以跨平台传播。
内容产业特别大,大了之后就容易出很多幺蛾子。最近这一两年大伙都特别喜欢吐槽一件事,现在好多电视剧、电影都有点粗制滥造。微博上大家骂得比较多的就是某某小鲜肉,片酬8000万,全靠特技抠图,演技特别差。
咱们现在整体的感觉是电视剧、电影行业特浮躁,我们真正喜欢的其实是一点一滴地从小处做起,不断地雕磨作品。比如开心麻花,之前在线下做了十几年的话剧,电影剧本和演员的演技都让人眼前一亮。
包括《人民的名义》,几十个实力派的老演员加起来片酬不过4000多万,赶不上一个当红小鲜肉的一半,演出来就是扎实。我们大家都希望,电影或者电视剧往这个方向去发展,但现实是所有的制作团队好像都一窝蜂地把钱砸在小鲜肉身上。
这些公司非要追这些大牌的明星,首先这是一个市场化的行为。这些电影公司真金白银地投进去,一定是有利可图的,有正常的商业思考逻辑在里面,思考问题的角度跟我们普通观众肯定不一样。
制作公司追当红艺人这个策略,也不是中国专利。好莱坞的布拉德皮特、汤姆克鲁斯这些大牌演员,薪酬也是几千万美金。
虽然演技可能比咱们中国小鲜肉高出不少,但是这件事逻辑上是一样的。所有的大片都喜欢找大牌明星去演,看起来好像有一点迷信。
除了转来转去就这几个人演,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片子套路化太严重。翻来覆去热卖的好莱坞类型片就那几个,不是超级英雄就是科幻,要么就是动画片。故事逻辑看多了之后你会发现其实都挺俗套的,翻来覆去就那点东西。
追大牌一旦成功了之后就反复地去复制,而不是探索一些更新的方向。作为电影公司,砸钱在大牌身上,无非就是因为这个大牌号召力强,粉丝多。不论出电影还是出唱片,首先销量是有保证的。抢市场上最火的人,和从小开始培养一个新人,这两个战略之间大部分公司更倾向于去抢大牌。
最近十来年,有一本畅销书叫《蓝海战略》,有一本叫《长尾理论》。
《蓝海战略》就是说现在所有的商业竞争都有利可图,大伙都一窝蜂地冲上去,这时候竞争的领域就变成红海了,大家在里面杀得血流成河。应该反其道而行之,避开竞争的红海,跳出这个范畴,去找一片没有人的蓝海。
《长尾理论》是说如果消费者是一个金字塔的话,最有钱的应该是金字塔塔尖上的那些,大部分商家的挣钱都是挣这20%的人的。而底下的人群基数特别多,但这部分没什么钱,不是主流的消费人群,大部分的商业都选择去争头部的那部分。
因此可以换一个思路,去抓尾巴上的绝大多数人。
《长尾理论》有一个比较经典的例子,就是亚马逊。最早的时候只卖书,很多书非常小众,其实没有多少人去读,进货的话一年一两本都卖不出去。亚马逊就把那些书放到网上,通过互联网汇集起来,网上订多少就印多少,不浪费资源,也不占库存。
其他的书像《金字塔底层的财富》,也是说不要只盯着中产阶级的钱,穷人身上的钱也是可以挣的。总体都是讲避开头部,去挣尾部。
这些理论听上去都是有道理的,但是这毕竟是市场经济的事,不能纯靠思辨。逻辑上成立,不代表在实际的产业中能成立,所以应该去产业里看看到底抓头部更容易成功,还是抓尾部更容易成功。
我们从直觉上就能感觉到,貌似大家不太信长尾理论,不太信蓝海战略。
原因回到产业本身,看看这个商业逻辑。好莱坞把钱砸到最顶级的巨星身上,好多公司也投了好多钱在大片身上,最后一上市发现票房惨败,亏钱亏死,所以其实好多电影公司也在做一种反思。
好莱坞有一家著名的电影公司叫派拉蒙。《教父》、《阿甘正传》都是他们拍的。从90年代开始,他们高层就觉得不能老是被这些大牌明星牵着鼻子走。
90年代后期开始,派拉蒙就调整策略,主打小制作的电影,用一些名气不太大的演员。90年代末到2004年,派拉蒙利润下降了30%,所以2004年以后又开始重回老路,重新用大制作大投资,启用大明星。
理想很丰满但是现实很骨感,小制作是挣不到钱的,在体育界也是这样。
2000年的时候,皇马这支球队换了一个新主席,叫佩雷斯。他一上台之后就开始大手笔,引进大牌。当时皇马影响力之大,全世界范围内都知道。2009年,佩雷斯把c罗从曼联挖过来,各种大牌不断加盟皇马。电视的转播权、商业赞助、衍生商品、纪念品收入都上去了。c罗来了之后皇马2010年总收入是六个亿,现在稳居各大俱乐部财富排行榜的榜首。
从生意上来理解的话,你会发现注意大盘是一件比较划算的事,是有利可图的,并不是人傻钱多。你一定要制作爆款,制造出爆款的内容之后你才可能获得非常高的收益。通过小制作想挣大钱,成功的概率其实是非常低的。
像好莱坞的各种电影制片公司,他们现在采用的都是爆款的战略。就是把你的大部分投资押注到头部的作品上,减少一般作品的投资。
好莱坞六大电影工作室之首的是华纳兄弟,连续十年创下了十亿美元票房的记录,哈利波特系列在全球票房是77亿美元。他们的策略就是主动去制造爆款,把资源往爆款作品身上倾斜。
2010年的时候,华纳兄弟一共发了22部电影,总共制作成本是15亿美元。其中最重视的三部作品是《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盗梦空间》和《诸神之战》,这三部电影的投资占了这15亿的三分之一。
这三部高投入的影片最终贡献了公司这一年纯利润的50%。大部分没有成为爆款的可能性的电影,基本上贡献不了多少利润。如果有一部成为黑马,那就等于捡着了。
这就造成好莱坞的很多电影制作公司只要做一部大片,足以撑起这家公司一年的业绩。
大制作的一个原因就是现在观众的选择实在太多了。好莱坞的六大工作室加起来一年能发120部片,加上其他很多小电影公司,好莱坞每年要制作出几百部的电影。
电影脱颖而出需要有亮点,突然成为票房黑马的概率太低,这时候有没有家喻户晓的大明星就是主要的判断因素。
大制作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延伸出来好多其他的收入。现在的电影除了票房还有一些其他收入。美国有一些DVD的出租和销售,媒体电视播放也有版权收入。你会发现,大片是占绝对优势的,这些其他收入跟票房完全成正比。
小制作想在这些其他收入上逆袭一下大片,基本不可能。所以做一个大制作,找一个大明星,其实是一种非常理性的选择,这是个市场化的行为。
都知道出版行业没什么钱,这个行业现在也是在干做爆款的事。
有一本书叫《小猫杜威》,讲了一只小猫的感人故事。2007年美国的曼哈顿大中央出版社砸了125万美元买下了这本书的图书版权。按咱们对出版行业的理解,能回本的可能性不高。
其实他们的判断非常简单,之前在2005年的时候,美国出过一本畅销书,讲了一条狗的故事,卖了300多万册。他们看了《小猫杜威》这本书,觉得应该能火,所以要把这本书版权买下来,想办法做成爆款。
大部分人都不理解,因为这个赌博太大了。而且这本书的主人公——那只小猫——已经死了好几年了,上电视节目之类的炒作活动都不存在了,怎么可能回本。
他们搏了一把,结果这本书最后确实卖得非常火。大中央出版社每年做图书的预算总共是400万美元,在《小猫杜威》这一部作品身上就投资了125万美元,这个策略跟那些好莱坞电影公司的策略一模一样,都是在想办法做爆款。
做爆款风险也很高。像电影这个行业,投资一部影片成功的概率顶多50%,这还是市场比较好的时候。所以这个东西有一点赌博的味道,而且这都是大投资,投进去之后基本上你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投了一部影片之后必须再走下一步,赌局会越来越大。
没法停的原因有这么几个。
1.如果你退出了对这个爆款作品的追逐,就意味着你放弃了好多更有潜力的新作品。
像图书这个行业,有很多版权代理商,如果你因为这个价格特别高就比较犹豫,外界就会觉得你这个出版社不想玩大的,自然而然你就进不了人家那个圈子了。
一本书你出价如果不想超过20万美元,人家预期是100万美元,那人家肯定不会跟你浪费口舌。有了类似的不错的题材他一定不会打扰你了,这是个口碑的问题。
你想持续地有好作品来找你,必须要真金白银地打在爆款身上,给人家一个信心。
2.一部爆款一般会带动下一部爆款。除非下面你不想做了,不然很难停下来。
观众通常对一个频道的关注是有黏性的,如果你这个频道推出一档王牌的节目,他们看了特别喜欢,那么他看完这段通常不会立刻换台,一般会接着看这个频道下面的其他节目。
用一部热播的片子,去带一下另一部刚上映的片子,有可能最后就出来好几个爆款的作品。像美国的广播公司播《绝望主妇》的时候,结束后推的是《实习医生格雷》,就把《绝望主妇》的相当多的这个观众转化成了《实习医生格雷》的受众。
美国的福克斯电视台也是一样,通过的是《美国偶像》这个选秀节目,把《豪斯医生》、《别对我说谎》,还有什么欢乐合唱团之类带火了。它带来的好处都是关联的,你停不下来。
3.人才。
这些产业里有创意能力的编剧、制作团队、营销团队其实是非常稀缺的。他们的身价取决于你过往做过哪些著名的节目,出版过哪些著名的作品。
如果你整天做些小制作,默默无闻,没有什么名气,他们肯定不会来工作。拍大片的,做大制作的,一定更能吸引到一流的人才。
4.你跟渠道的关系。
在中国电影市场,你经常能看到制片方跟渠道方撕逼。比如冯小刚之前就手撕过万达,说万达不排《我不是潘金莲》。
你不做大制作,就很难跟这些院线搞好关系。因为人家最希望的是其实就是你拍一些大片。
拍大片要经常做一些营销宣传,不用电影院付钱。宣传力度越大,你的阵容团队越有大牌明星,院线就越有人气。所以院线肯定愿意给大制作排片,不愿意理小制作。
分析下来你会发现,做大制作,请大明星,找大IP,这是一个非常理性的选择,不是说这个行业缺聪明人,一帮蠢货只会干一些逻辑比较简单、非常粗糙的事。所有的商业现象,只要能长,哪怕表面上看起来很水,背后都有自己的商业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