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安石变法失败之因——林语堂《苏东坡传》七八九章评论(施从汶)

宋朝,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朝代,却隐藏着种种弊端,使宋朝不断积贫积弱。曾经有一个人,力图将宋朝从隐患中拉出,最终却只落得狼狈下场。他就是王安石,一位在宋朝政治上搅动风云的人物。他的失败源于他个人,却不仅因为个人。

首先他的刚愎自用、自以为是,是他变法失败的直接原因。王安石这个人虽然性格怪异,但他在许多方面上绝对是当时的时代楷模。他不贪恋钱财,不迷恋美色,在这些方面的名声,与同时期的司马光一般的清白。他有着独特的政治见解、伟大的政治抱负、坚定的政治决心,他的能力、他的品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他有一个硬伤——刚愎自用,他不接受他人的异议,不接受自己的错误,不接受计划的失败。

“范镇后来与苏东坡有了亲戚关系,他曾在前朝两朝任职于中书省。其人虽然外貌看来肥胖松软,个性之强,则不让钢铁。在去职之时,他在辞呈上说:‘陛下有纳谏之资,大臣进拒谏之计;陛下有爱民之心,大臣用残民之术。’在早期时,皇帝将此奏折交与王安石,王安石的脸立即煞白。当时在附近的几个人说曾看见王安石拿着奏折在手,手气得发抖。”

本来在这世上就没有任何一项完美无缺的政策,更何况他所要实施的,将宋朝挽救于危亡中的政策,与祖宗的法律有巨大的差别。这种情况下他选择将计划激进地,不容妥协,不经磨合地推行,就注定了他的失败。

此外,小人的附和给王安石的自负火上浇油,也令他的变法朝着失败愈行愈远。一个不容他人不同意见的人,小人的附和对他来说就更加难以分辨察觉,当一个人把附近的异己全部清除,对剩下的声音,便会放松警惕,而沉湎于其中了。在掌权后的王安石将不同意自己政见的人或发配离京,或令其缄口,总之将他们基本清洗干净之后,几位趋炎附势仅求个人利益的小人便攀着王安石上了台。看看他们都是谁吧!有母丧不奔以免辞官的李定,有在几方势力间不断变节的邓绾,还有名声狼藉的吕惠卿,他最后出卖了自己的主子王安石。他们一面不断的迫害朝廷上的忠良之臣,一面不断的为上级传递虚假信息,让他们沉浸在自己成功的美梦中,以保全自己的权力与地位。他们争权夺利的同时,老百姓便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直到后来宫廷画师郑侠巧妙的进谏把百姓之苦呈到皇帝眼前,王安石的政治生涯至此,可以说是失败了。

由王安石个人引起的原因是他失败的主要原因,但不是全部原因。当时朝廷上的一些思想保守的官员对事态的演变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从古至今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王安石变法失败之因——林语堂《苏东坡传》七八九章评论(施从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