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皇帝在对外关系上多为“软蛋”,究竟为何?

1.软弱的王朝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比较软弱的王朝,在对外关系上非常有名的就是给辽、西夏输送“岁币”,也就是每年无偿给辽国、西夏银子和绢。

虽然,北宋输送“岁币”是从宋真宗开始的,但对辽国采取消极防御政策却是从北宋第二个皇帝宋太宗开始的。

当宋太宗两次伐辽、想一举收复燕云十六州失败后,就对对抗辽国产生了胆怯之意,开始采取消极抗辽的政策。

到了宋真宗时,辽国一举打到澶州。北宋名臣寇准力劝真宗亲临前线,宋真宗勉强来到前线,宋军射死辽军统帅,此时北宋形势大好,本可打败辽军,但却最后与辽国达成“澶渊之盟”。北宋每年给辽国输送银10万两,绢20万匹。

宋仁宗时,又与西夏达成协议,每年给西夏银2000两、绢153000匹、茶3万斤,以此来换西夏取消帝号。

宋徽宗时,金灭辽,又把给辽的岁币转给了金国,以此换取燕云十六州。但宋军在攻打燕云十六州又被辽军打败,这让金国看到了北宋的虚弱,所以金军南下,一举灭了北宋,这就是“靖康之耻”。

2.权力过于集中惹的祸

北宋经济实力很强,但是军队战斗力却很差,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北宋统治者过于集中权力。

首先,北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把将领的权力给收了。

接着,赵匡胤进一步将军事首脑的权力一分为三,设殿前都指挥使、马军都指挥使、步军都指挥使分别统率禁军。这三司互相不统属,而且长官多为资历较浅、容易驾驭的人。这样,禁军没有最高首脑,皇帝直接把持了军队的最高统领权力。

同时,赵匡胤还在中央设置枢密院,长官枢密使多为文官担任。而三司只有统兵权,却没调兵权;枢密使有调兵权,却没统兵权。宰相也不能过问枢密院的事。这样,军权就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

因此,北宋一遇到战争,统兵的将领多为临时任命,而统兵将帅即使在千里之外,也要听命于居于深宫的皇帝指挥,有时甚至要按照皇帝制订的策略作战。

战争是要临机应变的,贵在时机,但北宋皇帝事事把持,不延误战机才怪。而且,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军队要是有战斗力才怪!

3.其实是不自信

北宋之所以过分集中权力,是由于北宋皇帝的不自信。

北宋皇帝为什么不自信呢?

首先,赵匡胤的皇帝权力是靠“黄袍加身”得来的。一帮赵匡胤的亲信把黄袍披在假装睡觉的赵匡胤身上,赵匡胤就此夺了后周的政权。其实,赵匡胤的政权是名不正的。

正因为名不正,所以,那些后周的地方实力派会对赵匡胤不满和反对。如昭仪节度使李筠和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就先后起兵,只是北宋中央实力很强,地方力量无法与之抗衡罢了。

而从“黄袍加身”这一事件上获得好处的赵匡胤,自然怕别人再来一次“黄袍加身”,于是就采取了“杯酒释兵权”的措施,给你们这些手握重兵的将领金钱、美女、住宅,换你们交出兵权。这些大将哪个愿意交出兵权,只不过是此时赵匡胤实力最强,你不交出兵权,我就让你交出脑袋!

无论是来自赵匡胤手下的大将的威胁,还是来自那些地方实力派将领的威胁,其实都是源于唐朝末年的藩镇割据。

五代开创者后梁朱温就是唐朝的藩镇,他最终灭了唐朝。而后的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皆起于藩镇。此时的赵匡胤是有顾虑的,是不自信的。他若不采取措施,他的王朝会不会重蹈覆辙?而一旦国亡,那也就意味着他的子孙将被杀尽。

你可能感兴趣的:(北宋皇帝在对外关系上多为“软蛋”,究竟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