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景物描写的深意

一般来说,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从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角度来说,所有的写景都是有它深刻的作用和目的的。

《桃花源记》中写景的目的是什么呢?作者通过对桃花源中的景物描写与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我们先来看-看原文: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这段原文景物描写表面看起来很平常,但是它却包含着作者深刻的匠心。我们要理解陶渊明的这一段描写,我们首先就要理解陶渊明的整个人生轨迹和思想。早年的陶渊明,具有深厚的儒家学养和远大的儒家理想。但是在陶渊明所处的时代,门阀制度非常流行,等级森严。他的曾祖时虽然家世比较显赫,祖父也曾任太守,但是到他这一代已经比较没落了。那时,科举制度还没有产生,任你才华横溢,也不能够通过读书而求取功名,只能通过别人的推荐,比如它的曾祖陶侃,就是因为陶侃的母亲截发筵宾,由陶侃父亲的朋友相互推荐而做官,靠自己的艰苦奋斗,一步步地发达起来。陶渊明自己也经别人推荐过去做官,但因官场黑暗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最后归隐田园,写下了《归园田居》《桃花源诗》等诗和《桃花源记》。

但是具有儒家思想的士大夫如陶渊明,往往是不甘寂寞的,他们“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他们“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即使“身居陋室,也照样心忧天下”。虽然不能在现实中创造一个理想的社会,也要在文章中创造一个理想的社会。《桃花源记》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在陶渊明的心中明朗了,在他的手中诞生了出来。

为了更好地读懂《桃花源记》,我们要了解《桃花源记》与《桃花源诗》的关系。《桃花源记》主要是描写渔人出入桃花源的经过和在桃花源中的所见所闻;《桃花源诗》是以诗人的口吻讲述桃花源人民生活的和平、安宁。《桃花源诗》内容丰富,对于我们了解陶渊明描写桃花源的意图和生活理想很有帮助,值得与《桃花源记》参照阅读。一般都以为《桃花源记》是为《桃花源诗》写的题记。

陶渊明对于理想社会的图景的描写,《桃花源诗》是这样描写的:

  相命肆农耕,曰入所从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暖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草茶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这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介绍桃花源中人的生活情景。《桃花源诗》先写桃花源里人参加劳动,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相命肆家耕”,是说相互招呼,努力耕作。“秋熟靡王税”,是说到了秋收时,劳动果实归劳动者所有,用不着向官府缴纳赋税,说明没有封建剥削和压迫,这是现实生活中无法做到的。接着写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仍然保持着古代的礼仪,衣裳也是古代的式样,与《桃花源记》中的“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照应。孩子们纵情地歌唱,老人们自由自在地游乐。也与《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照应。

在《桃花源记》中,作者更是抓住了主要的矛盾。从“土地平旷”看,从古到今,土地问题都是农民的最根本的问题,只有有了土地,才能够解决最根本的吃住问题。土地平旷,保证了农民耕者有其田,平整才好种庄家,宽广才能保证每家都有田种。“屋舍俨然”又保证了每家每户都有住的,而且还规划得比较好,非常整齐。从“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一句看,“田”是良田,不是普通的田。从“鸡犬相闻”看家有禽畜。“美池”可以养鹅鸭,也可以养鱼鳖之类,保证了水产的丰富,也可以有山清水秀的美景呈现,作者从农民的角度首先细致地考虑了他们的吃穿住的根本问题。“阡陌交通”与“屋舍俨然”说明他们规划的比较好。“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可以看出这里的风俗习惯保存的比较好,文化传统保存的比较好。“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也可以看出,这里尊老爱幼,老人和小孩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比较好。几句话放在一起,包括了老百姓理想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一句多的话,也不能够随随便便的少一句话。整个的加起来就是孔子所描绘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这是一种多么理想的境界,可惜的是,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无法达到这种境界,这种境界只能存在于他的头脑之中,他的理想之中。

这样看来,我们也就能够理解陶渊明为什么在情节的安排上,让渔人后来再也找不到桃花源中人,其他人也找不到这个地方了,他其实就在暗示我们,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境界是实现不了的,是任何地方都找不到的,只存在于昙花一现的思想中,无法存在于实实在在的现实中。反过来说,即使理想一时不能够实现,也要心向往之,努力为之,这就是儒家思想中可贵的择善固执。这就是桃花源中景物描写的深意。

你可能感兴趣的:(《桃花源记》景物描写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