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能与无德,都是耻辱的;敢于信任他人

无能与无德,都是耻辱的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①,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注①:“见”同“现”,见《论语集释》。

孔子说:“坚守信誉,努力学习,誓死主持正义;不入险地,不居乱国;社会太平则一展才华,社会黑暗则隐姓埋名。治世中,贫贱是耻辱;乱世中,富贵也是耻辱。”

“笃信”和“好学”之间没有顿号,两者非并列关系。“笃信”是动词,“好学”是名词,意思是一个人相信学问的力量,相信求学是能够带来回报的,认为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守死善道”,“守死”是动词,“善道”是名词。孔子提醒我们,要死死的守住善道,立志做个好人。在中国古代,如果有年轻人说要学习了,请老夫子给自己题一个词,老先生多半拿起笔就提四个大字:学做好人。很多老夫子都喜欢提这四个字,因为读书的最终目的,就是学做好人。

笃信好学,给你带来学问;守死善道,给你带来道德。有学问、有道德,就是所有的学子未来要追求的目标。

孔子提醒所有的学生: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当时不流行旅游,很少有人会对国外的事情感兴趣,不像今天大家都愿意去国外看一看。那个时候的人,如果“危邦要入,乱邦要居”,往往是抱着投机、赌博的心态。

孔子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是提醒我们要爱惜生命,不要随意去寻求那些诱惑大、风险也大的机会。因为“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孔子尤其在意天下事,有道还是无道?如果天下有道,社会井然有序,人人守礼节、讲道理,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放大胆的入世,努力做事;如果天下混乱,人人朝不保夕,比如董卓都已经进入长安了,那就赶紧跑,躲得越远越好。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当一个国家非常有秩序,欣欣向荣,在这种环境下如果有人贫且贱,就是一种无能的表现。国家安定,政治清明,所有的人都在百舸争流,有人却躺在原地当懒汉,这种“贫且贱”是可耻的。

“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国家形式飘摇,朝纲颠覆,风雨如晦;路有冻死骨,老无所依……在这种环境下,如果有人天天锦衣玉食,也是可耻的,因为这是无德的表现。

无能和无德,孔子都觉得耻辱的。




敢于信任他人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孔子说:“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想那个位置上的事。”

我们应该都听过这句话,也有可能在广泛的使用这句话。

比如面对同事的求助,我们可能会这样回复:“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事不归我管。”

我们习惯将这句话当做推卸责任的理由,但这根本不是孔子的原意。

孔子说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是指彼此要相互信任,不要总是对别人的工作指手画脚。当一个管理者把某项责任授权给下属时,哪怕看到下属做的不对,也能做到不管,放手让下属去试错。

孔子的这句话,是劝我们勇敢的信任他人,只信任还不够,还要敢于拥抱不确定性。哪怕别人做得不够好,也不畏惧结果,愿意赋予他人试错的权利和成长的机会。也绝不是一种看热闹的态度,不意味着推脱责任,而是“我很关心这件事情,但是我知道此时最好放手,要让对方去经历这件事”。

同样的道理,我们如果自下往上看,也应该对领导有基本的信任,很多基层的员工总是担心上面的领导决策错误,因此,随时处于自我保护的状态,不管领导有没有错,先给自己找好后路,对领导下达的任务敷衍了事。当员工抱着这样的态度工作时,那公司的目标又如何实现呢?我们要能够对上级有一份信任,努力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选择最优的方式去帮领导实现想法。

孔子的这句话,含义其实是中性的,我们绝对不能用它来推卸责任,而应用他来倡导责任,传达拥抱不确定性的道理。这是一句有责任,有担当的话。

你可能感兴趣的:(无能与无德,都是耻辱的;敢于信任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