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的伤疤——《一九四二》

老片新看,我重看的第一部电影就是《一九四二》

不仅仅因为我是河南人,也因为这真是一部好片。首先谢谢冯小刚导演用了18年的筹备,拍出了一部让人不愿回忆的历史

一九四二的简介

一九四二年,因为一场旱灾,河南发生了饥荒。老东家叫范殿元,大灾之年,战争逼近,他赶着马车,马车上拉着粮食,粮食上 坐着他一家人,也加入往陕西逃荒的人流。

三个月后,到了潼关,车没了,马没了,车上的人也没了。这时老东家特别纠结,他带着一家人出来逃荒是为了让人活下来,可是到了陕西,自己的亲人全死了。于是他决定不逃荒了,开始逆着逃荒的人流往回走。老东家此时没想活着,就想死得离家近些。

老东家转过山坡,碰到一个同样失去亲人的小姑娘正爬在死去的爹的身上哭。老东家上去劝小姑娘别哭了,小姑娘对老东家说她并不是哭她爹死,而是她认识的人都死了,剩下的人她都不认识了。一句话让老东家百感交集,老东家要小姑娘叫自己一声爷。小姑娘仰起脸,喊了一声"爷"。于是,老东家拉起小姑娘的手,往山坡下走去。漫山遍野,开满了桃花 。



冯小刚导演一直都是有自己风格的导演,从刚开始的喜剧《甲方乙方》,再到后来的《私人定制》再到有明显时代感的《芳华》

喜剧扎定了冯导的电影风格我好像已经习惯了。我也看惯。冯氏喜剧。但从《夜宴》冯导是个转折,像电影话剧一般,诗性的娓娓道来。因为大片时代的到来了,从《英雄》开始。似乎那个时间,每个大导演都会有这么一两部大片在上映。我最直观的感受是,人从那一时间开始上电影院看电影了。我家门口的电影院被荒废了好长时间后,终于开始人头攒动了。我记得那年我13岁


说远了,还说《一九四二》


我记得姜文导演在《一步之遥》电影票房不盛,口碑惨淡的时候说过一句话:我再也不干这种拿饺子喂猪的事了。


同样冯导也曾说过:垃圾电影怪垃圾观众。虽然是话糙但是理不糙。因为电影毕竟是服务行业,要顺应观众喜好来拍。观众就是不爱看正片,不爱看历史型电影。就爱看爆米花型电影。没办法向来性格火爆的冯导也要拿《私人定制》的票房来补《一九四二》的窟窿。


《一九四二》的票房是3.64亿,而私人定制的票房是7.19


从最直观的票房数据就能看出来观众的喜好,但是《一九四二》绝对是一部冯导的良心的电影。比《唐山大地震》层次感更强,场面更大。和《集结号》相比,更直观的描写人性。扎心扎的让人喘不过气。


重温《一九四二》。我最感谢的人是袁隆平,因为饿把真的会把人变成了兽。没有物质基础这层遮羞布盖脸,人性就像裸奔的原始人一般挣扎再中原这块土地上。被国家抛弃的河南百姓,就这样在天灾,兵乱,敌患,黄河决口的事实面前,一步步的走在逃荒路上

金子不如粮食,别说卖身,卖儿卖女,卖老婆,只要能有吃的,什么都能卖。情被欲早就吞噬干净了,被卖的人也心甘情愿,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张国立老师演的地主大户在灾荒面前从地主像剥衣服一样,从老东家变成家破人亡的将死老人。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幕是女儿星星要自卖娼家,能换来5升小米。老东家心中再有不舍,看到买家挑中女儿还是笑了。再看到女儿的眼睛又羞愧的低下头。整个一个画面让我动容不已。张国立老师本身就是有一副善人的面孔。老东家,父亲,公公,爷爷一个个角色而来回转换自然流畅。上了年纪的张国立老师脸上的惶恐和慈爱却被碾碎在荒灾面前。


信仰在灾荒面前动摇,传教士(张涵予)小安告诉神父,我的心里又魔鬼入侵,主在哪里?当看到没有罪的孩童被炸死在自己的面前,传教士的坚定的信仰也瓦解了。血肉映入眼帘,主又在何方?何以谈及救赎?


和天灾相比,被国家的放弃才是最痛心的。前有日本飞机轰炸,后有国军趁乱烧杀抢夺。蒋介石明知灾情严重,毫无救灾之心。官话再多只为安抚。因为想把灾难的河南的包袱甩出去。狗食人的照片摆在面前。打烂茶杯只为怕灾情公开影响。“心中已无民”的领导人,国家必亡。


可怜的灾民在政府拨了救济粮后仍然饿殍遍野,每到一处,城门紧闭。发国难财的人就像蝗虫一般啃食完灾民的最后一点生的希望。在荧幕外的我们看着明知他们每条生路都被堵死。但电影中的人物还在苦苦挣扎寻找生路。上帝视角的我悲从中来。


他们在影片中活着就是受罪,早些死去的人看似都是幸福的人。我突然有种想要主角死掉的欲望。但是他们要活下去。老东家为孙子,花枝为了两个孩子。拴住为了星星,星星为了逃个活命。。他们都为了最亲的人努力的活下去。明知可能会死,但也要活的久一点。


在屏幕外的我几次泪目。我想起姥姥90岁吃饭仍然把碗底擦干净。只有经过灾难才能知道活着,有吃的就是最好。


冯导让我们看到了历史,虽然历史满目疮痍。但那就是历史,我们正视历史。我们铭记历史。

真实是我对<<一九四二》最大的感受。


希望大家再看看这部好的电影。

你可能感兴趣的:(饥饿的伤疤——《一九四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