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叶可以是小船”别让想象力悄悄溜走,请给孩子胡思乱想的机会

刚刚下过雨,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清香,树、草、花……清清亮亮,看起来是那么的美好!

我带着彤宝来到户外,希望她可以感受一下大自然的这份馈赠。

“奶奶,你看那儿有只小船,它正要去接小蚂蚁回家呢!”一声稚嫩的童音传了过来。

我朝前面一看,是一个3岁左右的漂亮女孩,正蹲在地上,看着一处低洼积水的地方。

水里落了一片柿子叶,绿油油的,随着微风一荡一荡。

我正在心里感慨这孩子想象力真好,就听到她奶奶说道:“宝贝,那是树叶,柿子树的叶子。”

说着还指着旁边的柿子树给女孩看,看样子是想教给孩子认识柿子树的叶子。

一时有些愣神,因为就在早晨,我还在为彤宝把包包上的链条当成小蛇,拖着满地跑而沾沾自喜。

到底是应该教给孩子标准答案,还是任由他天马行空地胡思乱想呢?

想象能带给孩子什么?

幼儿期的想象力是一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丰富的想象力可以让孩子保持好奇心,从而激发创造力。 

前一段时间,我和彤宝爸爸谈论智能手机这么快的更新发展。

在我们的记忆中,能有可以发彩信的手机都是一件令旁人羡慕不已的事情。

大概也就15年左右的时间,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了几乎可以代替电脑、相机,甚至充电器、投影仪、遥控器……的高智能手机。

这无疑是因为不断的改革创新。

而创新的源泉是什么?就是丰富的想象力。

我们想象可以把事情用影像记录下来,我们想象可以和远在千里之外的人见面……

然后我们的想象都实现了。

需要注意到的是人类的想象力随着年龄的增大,就会一点点的被磨灭。

曾经有一个美国的权威咨询机构做过有关想象力、创造力的调查:当孩子1岁时高达96%;7岁上学后发生逆转,10岁时孩子只剩下了4%。

所以,想要孩子长大后有更好的创新能力,就请家长们尊重幼儿期孩子的想象力,并耐心呵护。


想象是与生俱来的吗?

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

可以看出,想象力不是平白无故而来的,要想有丰富的想象力必须有知识的积累,以及生活中的各种经验。

根据想象有无目的性,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两种。

▷有意想象是有目的性的,比如建筑师的设计是针对一定用途的。

▷无意想象是随意的想象,没有既定的目的,比如文章开头那个小女孩把树叶比作小船。

孩子们初期的想象都是无意的,正是有了这些无意的想象,为以后发展有意想象奠定了基础。

想象力开始萌芽正是在彤宝(2岁)这么大的年纪,也是这个阶段早教的重点。

如何引导孩子想象力丰富起来呢?

◆陪着孩子感受大自然。

 就像文章开头写的,我会在雨后带着彤宝去看看盛满了雨水的花朵,闻闻泥土的芳香。

也会和她一起蹲在地上看蚂蚁爬来爬去。

还会和她一起玩泥巴。

大自然是一切灵感的来源,让孩子近距离的观察、触摸、感受,对孩子想象力的发展很有好处。

阅读是打开孩子知识大门的最好方法。

想要孩子的想象力丰富起来,就需要他们获得更多的知识。

丰富的知识是让孩子想象力飞起来的法宝。

阅读书籍就是学习知识最好的的途径。

阅读习惯越早培养对孩子越好。

年龄小的孩子家长可以陪着看绘本,这类书图画是主体,非常适合以图片记忆的他们看。绘本的种类也很多,故事类、科普类、行为习惯类……可以使他们学习到不同的东西。

让孩子尽情地玩耍。

玩是孩子的天性,不仅可以使他们快乐,也可以让他们获得更多的收获。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过这样一个实验:

幼儿园的小朋友被随机平均分成三组,试验用的工具就是日常生活用品:

第一组小朋友,可以随意挑选4种自由玩耍;

第二组小朋友,根据日常方法使用;

第三组小朋友,不给他们看到这些物品,随机画自己想画的。

10分钟后,请孩子们说一说其中一种物品的使用方法。

结果,自由玩耍的那组小朋友说出的使用方法中非常规、创造性的是另外两组的3倍。

这充分说明了玩耍有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

不仅仅是购买的玩具,好多东西都可以当成玩具。

平日里,只要没有安全隐患,彤宝想玩什么我都让她玩,像蔬菜、一次性杯子、烘焙模具、乒乓球、围巾……她都能当作玩具玩得不亦乐乎。

玩得过程,就是她发挥想象力的过程。

(家长一定要注意适合不适合自己的孩子玩,随时注意安全。)

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有相关研究表明,动手能力可以促进孩子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

1、 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不要怕孩子做不到,孩子比我们想象的要厉害。

不同年龄段,能做的事情不一样,但只要他想做,就试着让他做。

还是举个彤宝的例子吧,她现在可以自己穿鞋、吃饭等,也会要求帮着扔垃圾、扫地、拖地、擦桌子。

她做的不完美,还经常会弄得更糟糕,虽然我偶尔也会发脾气,但大多数时候都由着她。

大脑指挥手脚活动,手脚活动也能刺激大脑更好的发育,二者相辅相成。

做这些事情,是生活经验的获得,对想象力的发展有好处。

2、给孩子留出涂鸦的空间。

涂鸦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他们常常可以为自己乱糟糟的“画”,说出一堆自己想象中的东西或者故事。

彤宝经常指着自己画的一团团线条,告诉我这个是小狗,那个是小熊。

孩子喜欢涂涂画画,而且喜欢在各个地方画,墙上、家具上、冰箱……

家长要做的不是阻止,而是给孩子提供地方画。

可以买画板,还可以在墙上贴上可以作画的纸。

3、做手工。

橡皮泥、水晶泥、彩沙、折纸……

像彤宝这么大年纪的孩子一般需要家长陪着,同时也培养了亲子关系。

再大点的孩子,完全可以凭着自己的想法去创作。

现在也有很多幼儿美术类的兴趣班,好多都把孩子的想法限定在框框里,甚至最后都是由老师帮助完成的,没有任何意义不说,还绑架了孩子的思维。

引导孩子想象力变得丰富,说起来简单,但真正做起来,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麻烦。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也越来越重要,要想孩子真正的“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就尽量给孩子提供自由想象的条件。

写给我们这些当家长的。

毫不夸张地说,从怀上彤宝开始,我就开始考虑如何教育她的问题。

我和她爸爸都出生于普通人家,从普通学校毕业,没有背景、没有能力给她提供精英教育。

我们能想到的就是让她健康快乐成长的同时,尽力培养她。

待她出生,才发现真正做起来比想象中更难。

回到这篇文章中谈的培养孩子想象力的问题,我也是边学习边摸索中。

不要敷衍孩子。

家长们每天都要忙很多事情,有时当孩子兴高采烈地给展示他的“作品”时,我们可能都不愿意看一眼,只是敷衍地说“挺好的”“你真棒”之类的话。

大家可能都听过“蝴蝶效应”吧。

一件表面上看起来毫无关系或者非常微小的事情,可能导致结局发生非常大的改变。

套用到教育中,也许就是我们这不经意地一次敷衍,孩子会觉得我是不是很差劲?爸爸妈妈都不想看一下。

随之孩子可能产生心理上一系列的反应,再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愿意想象。

长大后可能也就变成了一个庸庸碌碌,没有任何创新思维的人。

不要非把标准答案教给孩子。

想象和现实,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是混淆的,年龄越小,这个现象越表现得明显。

放心,孩子大了,自然会懂得。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保护好孩子的这份纯真,任由他想象。

今天中午,彤宝看了一会儿躺在地上的的两条狗,忽然和我说:“妈妈,狗妈妈好像生气了。”我问为什么,她说:“因为狗宝宝不想和它握手!”

陪孩子一起想象。

“陪”实际就是引导,帮助孩子拓展想象力。

昨天下午彤宝闹着要玩吹泡泡,看着五颜六色的泡泡随着风快速飘走,她大喊“泡泡飞走了!”

我问她:“泡泡飞哪儿了?”

她答:“泡泡回家了。”

我继续问她:“泡泡回家要干什么?”

她答:“找妈妈。”

大一点的孩子,就不仅仅是你问我答这种模式了,家长可以和孩子共同完成,比如编一个故事。

鼓励孩子模仿。

模仿并不是抄袭,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学习。

孩子的好多技能都是通过模仿学会的。

就和成人一样,好多事情都是先效仿别人,慢慢地总结经验,创新出属于自己的东西。


我希望我的孩子在纯真的年龄想象美好的梦,长大后可以通过自己的创新把儿时的梦实现。

孩子的想象力想丰富起来,需要对知识、生活经验的不断累积,这过程中需要家长提供条件,以及引导与陪伴。

你可能感兴趣的:(“树叶可以是小船”别让想象力悄悄溜走,请给孩子胡思乱想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