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与证实性偏差

证实性偏差

证实性偏差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的心理学家Peter Wason通过“2-4-6实验”证明而提出。他发现人们倾向于证实而非证伪, 在求证不确定的观念的时候, 人们更倾向于默认其真实性, 并寻找证据来支持这一观点。

在未经证实的消息被不断转发扩散的过程中, 形成了一种认知成见式的集体记忆, 持有认知成见的人之间通过相互点赞或意见交换 (回复) 来支持其观点, 强化其证实性偏差,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沉默的螺旋

对于一个有争议的议题,人们就会形成有关自己身边“意见气候”的认识,同时判断自己的意见是否属于“多数意见”,当人们感觉到自己的意见属于“多数”或处于“优势”的时候,便倾向于大胆地表达这种意见;当发觉自己的意见属于“少数”或处于“劣势”的时候,遇到公开发表的机会,可能会为了防止“孤立”而保持“沉默”。越是保持沉默的人,越是觉得自己的观点不为人所接受,由此一来,他们越倾向于继续保持沉默。几经反复,便形成占“优势”地位的意见越来越强大,而持“劣势”意见的人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弱小,这样的循环,形成了“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

(1)“害怕孤立”:从心理学看来,引发人类社会行为的最强烈的动力之一就是“不被孤立”,个人会因为害怕孤立而改变自己的行动;

(2)“意见气候”:自己所处的环境中的意见分布状况,包括现有意见和未来可能出现的意见;

(3)“准感官统计”:每个人都具有“准感官统计”的能力,这种能力能够判断“意见气候”的状况,判断什么样的行为和观点被他们所处的环境认同或不被认同,什么样的意见和行为正在得以强化或弱化。

大众传播。大众传播在塑造“意见气候”时起着巨大的作用。因为这是一种专业化的媒介组织,它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的一般大众为对象,进行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因而,大众传媒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传播的内容是公开的。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的传播几乎无处不在。人们观察环境中的意见分布,主要依据是大众传播媒介,他们通常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呈现的意见就代表了多数人的想法。公众在公开表达意见时常采用媒介上不断重复的词汇和观点;反之,与大众传媒不一致的观点,公众一般不予公开表达。


反沉默的螺旋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655176566/

作者:鲸落Richard(来自豆瓣)

近年来,由于网络新媒体的快速发展,部分学者认为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网络信息时代所处的环境逐渐变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所处的信息环境正在逐渐改变,因此该理论正在逐渐失效,由此形成了反沉默螺旋理论。

反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沉默的螺旋”理论描述了在传统传播环境中舆论形成模式;而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模式。在网络传播模式下,任何人都可以匿名发表意见,实现了发表反对意见和付出代价的剥离。因此在网络环境下,“沉默的螺旋”理论受到消解,取而代之的是意见发表的普遍性、平等性和自由性。网络环境的复杂性、观点的多种多样使得人们难以获得对“意见气候”清晰认知,从而难以从众。有学者认为:个人差异对传播效果的影响。由于个性的差异,很多人在面对社会压力时,依然是坚持已见,而不会屈从于所谓的多数意见。只有那些意志薄弱、缺乏自信、没有主见的人才会屈从于所谓的多数意见。也有学者认为,“在有关社会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的争议问题上,多数意见可以产生巨大的社会压力,而在一些技术性、程序性的问题上,这种压力未必有效”。除此之外,是否采取沉默态度与问题和自己本身的利益是密切相关的:如果争议的问题不涉及自己的切身利益,受众可能会采取沉默的态度,如果争议的是涉及自己切身利益的问题,那么社会的压力往往并不起什么作用,多数人都会据理力争,为自己说话。从众心理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认知失调和对孤独的惧怕。群体的压力会让人产生失调,而减少失调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从众,而在互联网的情况下,群体本身就是没办法定义清楚的,相对而然,就无法从众,在某一群体不合群只需要简单的转化群体就行了。互联网的群体聚合,也容易导致人们陷入“信息茧房”,相同意见的群体容易聚在一起,这样舆论的差异就体现在了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差异而不是个人之间的差异。群体内部由于意见和观点相同反而会强化人们本来的观点而不是导致从众与屈服。群体差异导致的群体之间的对抗比个人对抗群体更加容易。


瓦尔特和伯贡(Walther and Burgoon)对16组面对面传播和CMC使用者进行了长期的、反复的有关人际关系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 1)在这两种不同的交流方式之间差异很小; 2)面对面传播和CMC的使用者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人际交流中达到同等水平的亲密关系; 3)由于交流方式的不同产生的差异很少; 4)使用电脑进行交流的人,实际上比面对面交流者更专注于发展社会关系。[2] 这些研究证据表明, CMC与FTF相比除了在时间上需要更多外,在许多方面二者几乎没有太明显的差别。每一个人都在网络环境中具有一个ID,这个ID是他本人身份在网络中的外化,当这个身份发表和大家相差很大的观点的时候也会引起大家的注意和批评甚至侮辱与谩骂,这一点在微博上表现的最为明显。至于微信朋友圈这些熟人社交媒体本身就是真实的社交关系在互联网上的延伸,自然会受到群体压力。陌生人社交网络环境也是如此,只是群体压力大小而已。


大多数人并不能直接获取信息,他们所获得的信息都是媒体所提供的,即使网络社会使得人人都可能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但是由于专业媒体的权威性、专业性、影响的广泛性,专业媒体还是大多数人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媒体进行议程设置的功能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信息茧房

长期生活在信息茧房之中,容易使人产生盲目自信、心胸狭隘等不良心理,其思维方式必然会将自己的偏见认为是真理,从而拒斥其他合理性的观点侵入,特别当获得“同盟”的认同后演化为极端思想

人在网络上选择信息的自由度随之加大,很容易自制信息茧房,脱离整个社会的发展,这些都大大减少了经验的分享。当每个个体之间、群体之间缺乏粘性,离散成单一的力量,这无疑极大地弱化了群体的功能。


回声室效应

回声室效应在媒体上是指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上,一些意见相近的声音不断重复,并以夸张或其他扭曲形式重复,令处于相对封闭环境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这些扭曲的故事就是事实的全部。


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有三个特点:多数传播媒介报道内容的类似性——由此产生共鸣效果;同类信息传播的连续性和重复性——由此产生累积效果;信息到达范围的广泛性——由此产生遍在效果。

你可能感兴趣的:(网络舆论与证实性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