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做朋友》摘记->快速回顾

时间当作朋友(第3版)



1.速成绝无可能


>> 越是浮躁,就越是对自己的现状不满;越是对自己的现状不满,就越是浮躁。


>> 总的来说,一方面是自己的欲望无限,一方面是要完成的事情太多,一方面是自我满意度的不断下降——这就是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期望速成的根源。出路肯定存在,但这出路只有一个起点——接受现实。


2.交换才是硬道理


>> 生活的本质就是这样,你想要什么,它偏不给你什么。摆脱这个死循环的方法只有一个——给我什么我就用好什么,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去换能换的东西。要不断想办法运用心智的力量去识别那些死循环和恶性循环[插图],然后在好像


>> 但其实对任何一个正常人来说,还有时间、还有精力、还有正常的智商就已经足够了。


3.完美永不存在


>> 越是能力差的人,越有那种非常不现实又极其脆弱的完美主义倾向。他们不现实,是因为他们不懂。


>> 没有人能够做到完美。我们至多能做到接近完美,或者更接近完美。所以,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时刻忍耐各种各样的不完美,否则事情根本无法完成。最终完成的事情,结果也常常是不完美的。缺憾必然存在。


4.未知永远存在


>> 一个相对有效的策略是:当有问题解决不了时,可以先把它记下来,然后继续前行。注意,一定要把问题记下来。


5.现状无法马上摆脱


>> 从某种意义上理解,“逆境造就成功”、“磨难令人成熟”之类的话纯属胡说八道。显然,在顺境中更容易成功,而且很多磨难根本没有必要——这更可能是失败者对他们自己一生都未曾有机会体验的成功及成功者“意淫”式的猜想而已。


>> 快乐是一种本事


6.与时间做朋友


>> 几乎一切愚蠢的行为都来自否定现实、逃避现实


>> 他们甚至拒绝使用“不均匀”这个词,而是用“不公平”取而代之。


>> 资源分配与人性并无关系”


>> 他开始幻想,对这个世界说:“你不是资源稀缺吗?没关系。别看现在是这样的,但是,早晚有一天,物质会极端丰富。到那个时候,人们就可以各取所需了!”事实上,在马克思去世100多年之后的今天,物质和他作出以上论述时比,已经相对极端丰富,但我们看到的事实是:物质依然稀缺且依然分配不均,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


>> 换言之,要在承认资源稀缺的前提下研究如何提高“效用”。


>> 尽管现实总是如此难于接受,坚强的你却应该坦然。以上提到的种种现实,包括“速成绝无可能”、“只有付出才有收获”、“完美永不存在”、“未知永远存在”、“现状无法马上摆脱”,都既清楚又简单,你必须要接受——不仅要接受,还要牢记;不仅要牢记,还要坚信,不容半点动摇。


>> 以上提到的种种现实,包括“速成绝无可能”、“只有付出才有收获”、“完美永不存在”、“未知永远存在”、“现状无法马上摆脱”,都既清楚又简单,你必须要接受——不仅要接受,还要牢记;不仅要牢记,还要坚信,不容半点动摇。


>> 时间是现实的人的朋友,是不现实的人的敌人。时间不是故意要这样做,只不过事实就是如此。


1.估算时间


>> 这就是人们做事时的真实境遇:一旦开始,就会发现“意外”接踵而至


>> 所谓“渐入佳境”最终只能是少数人的感受,大多数人在此之前早已溃败。


>> 有些任务是你所陌生的,那么在执行过程中就必然会遭遇各种所谓的“意外”。其实它们根本不是意外,只不过是因为你对任务不熟悉,它们才成了“意外”。实际上,这些“意外”是任何完成这个任务的人都必然会经历的事情。只有完整地执行一次任务,任务的属性由“陌生”变为“熟悉”之后,才有可能顺利解决这些“意外”。


>> 在几乎所有领域,培养专业技能大约需要10年。他们研究的领域包括国际象棋、作曲、绘画、钢琴、游泳、网球以及神经心理学、数学拓扑学。似乎没有真正的捷径——即使是在4岁时就展露音乐天赋的莫扎特[插图],也仍然用了超过13年的时间才谱写出世界级的乐曲。


>> 要想提高估算时间的能力,就要从现在开始养成习惯:做任何事情之前先判断其熟悉程度(或陌生程度),再据此判断估算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


2.及时行动


>> 本质原因在于恐惧——无论是来自内部的,还是来自外部的。来自内部的恐惧在于:只要开始做事,一个人就要面临做错、做不好的风险。


>> 认知性错误,即认为那些能够做对、做好的人都是直接做对、做好的。从表面上看也好像确是如此。那些能够做对、做好的人,总是显得从容不迫、轻车熟路。面对这样的人,那些犯了错、做不好的人根本没办法不自卑、不怀疑自己……


只求有功,不惧有过

>所以,很多人做事拖延不过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在作祟。没有哪一个拖延的人愿意承认自己是这样想的,但当他们扪心自问的时候,他们都知道这描述一针见血。


>> 人是一种很有趣的动物,在自己做对、做好之前,通常已经了解做对、做好是什么样子


>> 无论能否做对、做好,人都觉得自己有能力判断别人是否做对、做好


>> 尽管自己不怎么样,却可以振振有词、理直气壮地评价别人做得对不对、好不好。


>> 开始认真做事,被嘲弄、被耻笑的几率将远远高于被夸奖、被鼓励的几率——这几乎是肯定的


>> 他会像那些极少数已经做对、做好的人一样,给予别人真诚的鼓励而非嘲弄


>> 尽管在一般的环境中,时间的运动是匀速的,但实际上,就人的主观感受来说,时间的运动肯定是有加速度的


>> 有的时候,也许还没开始就发现自己已经晚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唯一的策略依然是“现在就开始”——否则更待何时?在起步晚了的情况下,问题不是“到时候能不能做好”,而是“到时候能做多好就做多好,总好过什么都不做”。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任务,永远不要再问“什么时候开始才好”,因为答案只有一个:现在!


3.直面困难


>> 无疑,他们的效率低下。而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案是:回避困难


>> 很多人实际上根本不知道自己所谓的“喜欢做某件事情”很可能只是因为那件事情相对简单、容易获得奖励而已。


>> 这借口太强大、太有力,以至他们真诚地相信:“我喜欢做有创意的事情,而现在手上的这些事情太枯燥,我确实提不起兴趣…


>> ,对逃避困难的人来讲,因为没有完整地完成任务,所以无论他们花了多长时间,也都没有效率(相当于分子为零)。


>> …这些问题都源自同一个习惯:专做简单的,回避困难的。


4.关注步骤


>> 内容(What)、原因(Why)、方法(How


>> 何事(What)、何因(Why)、何法(How


>> 例如,每个年轻人都可能有发财梦,为什么几十年后做过梦的大多数人依然不富裕?比较合理的解释可能是:大多数人都知道自己究竟想要得到什么,也知道为什么要得到,却始终没弄明白怎样做才能得到


>> 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通过关注“方法”去反复拆分任务,最终确认每个子任务都是可完成的,这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功课。


5.并行串行


>> 这两个任务之间究竟应该是串行关系,还是并行关系?


>> 提高效率”指的就是“原本只能串行完成的两个任务现在可以并行完成”。


>> 在跑步的时候听英语,在写文章的时候听音乐,在等班车的时候看书等。养成一个习惯——把要做的事情用纸和笔写下来,把任务落到纸面上,就可以比较容易地分辨出哪些任务是简单而又机械的,哪些任务是相对复杂而又灵活的(对我个人来讲,需要思考的就是“非机械”的),然后,尝试把一个非机械的任务和一个机械的任务搭配起来完成


6.感知时间


>> 与所有人一样,从小自命不凡的我当然也给自己贴过各种各样的标签。我崇尚公正,向往自由,渴望平等,憧憬希望。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跟大多数人一样,观察到的是偏倚,感受到的是禁锢,体会到的是差距,意识到的是失望。


>> 逃避责任就会带来轻松,可那恰恰就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啊!


>> 甚至不需借助钟表就可以感受时间的一切行动——当然,时间的行动只有一个,那就是自顾自地流逝。


>> 既然管理时间是不可能的,那么解决方法就只能是:想尽一切办法真正了解自己、真正了解时间、精确感知时间,而后再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及自己的行为与时间“合拍”。按我的话说就是——“与时间做朋友”。


8.制订预算


>> 是否“真的重要”其实只需要一个标准:这项任务的完成是否确实对达成目标有益。


>> 如果我们能甩甩头,强迫自己理智一些,就会知道:无用的事情,哪怕非常有趣,都不应该去做;而有用的事情,哪怕非常无趣,都应该去做。请你认真面对自己想想看:过去一直是这样用理智指导自己行为的吗?


>> 相信我,养成任何一个哪怕很小的习惯都需要挣扎。然而,貌似痛苦的挣扎过程,在将来的某个时刻终将变得其乐无穷。


9.计划


>> 计划还是率性,是个问题”。


>> “我们不是计划着去失败,而是失败地计划[插图]。”


>> 所谓“成功”就是“获得预期的结果,达到目的”


>> 对像我这样的普通人来说,证明我的目标现实可行的方法比较简单: 已经有人做到了。 我与那个人没有太大的差距


>> 他用多长时间做到的?


>> 他通过什么方式做到的?我和他的区别究竟在什么地方?哪些是我确实无法超越的?我的相对优势在哪里?我有没有可能通过一些方式弥补我的相对缺陷?


>> 也许还要问更多的问题,才能够确定我们的目标确实是现实并且可行的。


>> 生活本身充满了意外,并且,总是意外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 “我的一生以及整个事业都在被不可预期的事件影响着。”


>> 做长期计划显然是正确并且必需的,但是,并非每个人都有制定长期计划的能力。


>> 。而没有必要再想:应该坚持多久呢?因为答案非常简单:一辈子,或者,能坚持多久就坚持多久。


>>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的建议是这样的:如果想要改变自己,或者对自己目前的处境不满意,那就一切从简——找一个你觉得应该会带来改变的任务,然后去做就是了。不要怕碰壁,不要怕失败,那是必须经历的过程。


10.列表


>> 判断一件事情是否真的重要,标准只有一个:是否对目标(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的实现有益。


>> 我从来都不相信“人人都能成功”之类的话,我顶多相信“其实人人原本都有可能成功”。


11.流程


>> 要想加快执行重复性任务的速度,只需在遇到重复性任务时先将其做完一次,然后马上总结、整理,搞清流程,再靠进一步的实践把它变成“闭着眼睛也能做好”的事。这是提高效率、减少失误的根本手段。


>> 为常见任务制定流程是一个必须养成的习惯


12.预演


>> 我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会尝试把将要做的事情的整个过程在脑子里预演一遍甚至数遍。


>> 任何动作演练到一定次数,就能准确完成——甚至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他只不过是把这个原理应用到了极致而已。


13.验收


>> 有趣的是,电子游戏(这同样算是一种“考试”)的设计者却深谙个中之道。他们为玩家设计了详尽的即时回报系统,包括经验值、等级、宝物等。而且,电子游戏不仅有正面回报系统,还有负面回报系统,例如一段时间不登录就会减少经验值等。这种回报系统其实就是设计精良的验收机制。在这种验收机制的“监督”下,每个玩家都不由自主地“加油干活”,并且乐不思蜀[插图]


1.效率本质


>> ?第一,拒绝学习就不可能有机会知道学习之后的收获;第二,由于不知道学习之后的收获是什么,也就不可能知道那收获有多好、多大;第三,既然对学习的好处无从了解,自然就没有学习的动力……


>> “学习”最关键的一点是:任何知识的获取,都是不可逆的。在知道它的那一瞬间,它就已经改变了一切,生活因它而变,却无法还原。


2.基本途径


>> “观察”扩展了我们的学习范围。我们依靠观察常常可以从他人的经历中获得经验或者教训,进而将其转化为自身拥有的知识。


>> 对“体验”、“试错”和“观察”进行补充的,就是“阅读”


>> 由于没有“阅读”能力,人类之外的物种只能依赖最落后但很神奇的方式积累经验——基因遗传。


3.主要手段


>> 除了“试错”、“观察”、“阅读”之外,“思考”,准确地说,“正确地思考”,才是获取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的主要手段。


>> 有时我们必须接受这样的事实:某件事(果)发生了,可是我们难以确定它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或者反过来:某件事(因)发生了,可是我们并不确定它的结果究竟是什么。


>> 托马斯·叟[插图]曾经这样慨叹:“达尔文不仅是生物学上的,更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界标[插图]。”


>> 达尔文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几乎是我们所能知道的第一个可以跨越几百万年的时间,并彻底摆脱“个体感知”局限去“正确地思考”问题的人。他也使得后来无数的人可以在此基础上建立并完善一种突破人类个体局限的系统的思考方法——科学方法[插图]。


>> 与科学一样,宗教也是人们用来“思考”、“解释”这个世界的工具,只不过,在解释物理世界方面(如生命起源的根由、天体运转的机理),现代科学已经逐步代替了宗教。


>> 都是能够运用心智力量摆脱自身感知局限的人


>> 对此,托马斯·叟[插图]的类比特别精巧:“在茫茫而又无限的未知空间里,我们的‘知识’只不过像其中的星球一样,而星球与星球之间的空隙比那些星球本身不知道要大出多少倍[插图]。”


4.经验局限


>> “为什么人们总是异常痛苦于不被理解,并且在那么强烈地认同‘理解万岁’之类口号的同时又常常无法理解他人


>> 可是,哪怕是长达200年的时间,其对知识的积累和消化而言,也实在微不足道。


>> “很多时候,人们的善良出自于软弱,而他们的残暴只不过来自于恐惧。”


>> 尽管“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确实是很有用也很难掌握的技巧,可当我们面对(或者说“背对”可能更准确一些)“站在双方立场都无法考虑到的问题”时呢?尽管这时我们甚至可能不知道问题究竟是什么,但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这种问题不仅确实存在,而且往往至关重要。


>> “优秀的领导,能够把人们带到他们想去的地方;而卓越的领导,能够把人们带到他们应该去但是没想过要去的地方


>> 在人们探索未知、寻求真理的时候,困难大都来自如何正确地理解“与现有经验相悖的知识”


>> 人在学生时期应该认真阅读至少3本关于科学史和科学方法的书籍。


>> 长期的进化使人类到达了今天这个高度,但是每个人在出生的那一刹那,居然与其他动物站在几乎同样的起点上,心智要从零开始进化


>> 关键的第一步是:记住并理解以上的例子,牢记在这世界上确实存在“与现有经验相悖的知识”,再把这句话变成经验,用它去类比未知,而后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论”,挣扎着进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当然,必须申明:无论是谁,都有放弃进化的权利。


5.自学能力


>> 在偶尔骂骂,证明自己还是个有七情六欲的正常人之后,还是应该花时间弄清楚自学能力究竟是什么、应该如何掌握及运用自学能力才对。


>> 信息要经过大脑进一步处理:需要记忆的,就要记住,并且可能要依赖复习才能真正记住;不需要全部记忆而又有用的,就要用文字存档,并且要想办法保证将来能够找到;新输入的信息与曾输入的信息如果类似却不完全相同,就要花时间仔细分辨,以免将来使用的时候出差错;新输入的信息与曾输入的信息如果有关联,就要想办法研究清楚——要知道,大脑中存储的信息要多到一定程度才可能“融会贯通”……


>> ,但很多人却想当然地以为自己不经训练就完全可以胜任——真是不自量力。


>> 事实上,大多数人都有严重的阅读障碍:不少人高中毕业之后就不再读任何书籍,偶尔看看报纸杂志上的短文(或者互联网上的帖子)也常常断章取义——他们不是故意的,而是无法认真、仔细地把每个字都看清楚,更不用说揣摩字里行间的逻辑关系了


>> 只是写作能力中最基本的一种——写出简洁、有效、准确、朴素、具体的说明性和说理性文章的能力


>> 我国的教育把语文和文学过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至有时忘了文字本身最重要的意义,而文学,只是文字应用众多领域中的一个而已。


>> 我国的语文教育忘记教会学生如何用简洁、有效、准确、朴素、具体的文字记录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以便将来通过共享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


>> 文字还有更多其他的责任,如传递信息、积累经验、共享知识等,而且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后者可能更为重要。


>> 很多人正是因为没有目标才不停地“学习”。许多人都曾慨叹:工作之后才知道什么真正有用,可“书到用时方恨少”


>> 。自学能力的打造就是从我们认真对待它开始的


>> 对抗“选择性输入”的最好办法就是借助我们最好的记录工具——纸和笔——有条件的话,最好固定一段时间来把那些目前暂时无法理解的、支持的、反对的、无所谓的论点和观点记录下来。对无法理解的,写下自己当时的疑惑;对支持的,记录几个理由或者实例;对反对的,同样记录几个理由或者实例;甚至对那些无所谓的,也记录其原因。


>> 这种“反刍”能力是我们避免成为“选择性输入”受害者的重要保障。


>> 一个说不上太蠢但也足够蠢的幻想是:只要努力,就可以不断地进步。


>> 我们可以看到,若把学习中时间和进展的关系理解为纯粹的线性关系,那我们最终根本不可能收获满意的进展。


>> 其实,没有哪个人可以长时间忍受失望。这样看来,曾经的放弃,往往不是因为没有毅力,只是因为对时间和进展的关系理解错误——在频繁失望甚至绝望的情况下居然坚持了那么久,我们原来是这么地有毅力啊!


1.勤于思考


>> 遇到问题动脑子想一想其实是根本不费力气的事情,可偏偏很多人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想那么多累不累啊?”这话相当古怪,特别是从一个“人”——作为地球上唯一拥有庞大大脑额叶的物种的成员——的口中说出来


>> 绝大多数最终选择了沉默或者成为负面力量的帮凶。


>> 人类发展史就是极少数想明白了的人不停挣扎的同时,被绝大多数想不明白的人谩骂、侮辱、陷害、谋杀的历史。


>> 人都有大脑,闲置还是使用,是个问题。


>> 独立思考[插图],只不过是从别人那里知道一个结论的时候,自己动脑重新推演一遍,看看得出结论的过程有没有漏洞和不合理的地方,衡量一下结论到底有没有道理的过程。


>> 。为了避免麻烦而把思考推给别人是一种常见的解脱手段,由此,大多数人身上出现了大量“迷信权威[插图]”的现象,只不过程度不同。


>>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任成本极高的社会。


>> 诉诸权威,本质上源自人们对确定的渴求。面对未知,我们希望有人能够清晰解答;面对争议,我们希望有人能够一锤定音


>> 固执己见”和“六神无主”应该是近义词。


>> 首先要了解:权威不一定等于正确。进一步要明白:就算权威正确,也只是权威表达了正确,而非正确属于权威。最后要清楚:准确地说,权威只是权威,正确就是正确,它们俩什么时候都不是一回事。


>> 而另外一些人(肯定是少数),在接到任何任务之后,都勤于琢磨,思考该任务的目标、实质、意义,再据此思考完成该任务的方法。


>> 大哲学家罗素[插图]曾观察到这个现象,他为之奇怪并慨叹,“很多人宁愿死也不愿思考”,然后戏谑道,“实际上,他们确实死得很快[插图]。


2.思维陷阱


>> 但实际上,导致人们犯下这些逻辑错误的最重要的原因只有两个——概念不清和拒绝接受不确定性。


>> 学习任何知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搞清楚它所有的基础概念。


>> 读教科书,要先把所有概念都记下来,暂时不懂的就死记硬背。把概念牢记于心,就可以通过以后的学习和实践反复审视它,并形成透彻理解。


>> 不知道“目标”与“计划”之间区别的人,意识不到自己可能会因为死守计划而最终无法达成目标……不知道“政府”与“国家”之间区别的人,往往难于沟通——轻易不要与之交流,否则你可能会因此麻烦不断、祸患无穷……不知道“科学”、“科普”与“科普作者”之间区别的人,会相互骂来骂去,全然不顾逻辑的存在……不知道“上学”与“学习”之间区别的人,其中一些可能会因为自己有博士学位就瞧不起中专毕业的人,另外一些可能会因为自己只有中专文凭而憎恨那些有博士学位的人……不知道“一个人”与“一个人的看法”之间的区别的人,要么可能迷信权威,要么可能把自己当作绝对权威……很多学生讨厌历史课,其实只是源于没弄明白“历史”与“历史书”之间的重要差异[插图]……


>> 华盛顿等人想明白了“三权”是可以分开的,造就了今天的美国;邓小平弄清楚了“政治”与“经济”是可以分开的,造就了今天的中国;有程序员琢磨出“内容”与“表现形式”是可以分开的,于是,在“超文本标记语言[插图]”之外有了“层叠样式表[插图]”,整个互联网随之改变…


>> “时间不可管理”、“我们只能管理自己”


>> 。不夸张地说,神与怪,都只是人们基于种种原因坚决“拒绝接受不确定性”而产生的“应景解释”而已


>> 不接受,或者不勇于接受不确定性,会直接导致很多认知上和逻辑上的错误。


>> 犯这种逻辑错误的人,往往暗自希望自己的二分法能够概括一切情况,却在不知不觉间把不确定的因素排除在外


3.因果关系


>> 分析任何因果关系,例如“因为A,所以B”,基本上只需要从3个层面去审视: A不一定是B的理由[插图]。 A不一定是B唯一的理由。 A不一定是B最重要的理由。


>> 外因会影响内因,内因同样会影响外因。它们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 所以,环境会“非常智能地”对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作出与其行动相应的反馈——大多数人都没仔细想过这件事。


>> 以上的分析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却又清楚的道理:要做一个用心的人,要用心做事,因为这世界其实也有“心”。


>> 。观察一下教育领域:有多少教师真心宣扬的方法能够通过双盲测试?


>> 。由此我们可以想到,无论是什么学习方法,都可能有⅓的人由于安慰剂效应而宣称自己确实受益(注意,他们无意欺骗,他们是真诚的)。


>> 如果人们相信某件事情会发生(事实上其原本并不见得一定会发生),那么这件事情最终真的会发生。


>> 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或者自己被灌输的每一个念头,甄别其中的因果关系,逐一应用以上提到的种种原则。


5.举证责任


>> 谁主张,谁举证”


7.对立论证


>> 然而,另外一个解释可能更合理: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人如果不做事,是不会暴露自己的缺点的,因为人只有在做事的时候才会暴露缺点。


>> 事实上,一个人的缺点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他向树上爬,就把后部供大众瞻仰,可是这红臀长尾巴本来就有,并非地位爬高了的新标识。”


>> 。一旦意识到对立论证的存在,应该“哪一个更合理、更现实就接受哪一个”,而非“哪一个更积极就接受哪一个”,因为后者只是自我欺骗而已。积极的并不总是好的,哪一个极端理想主义者(以及他们的想法、理念)不是积极的呢?


8.张冠李戴


>> 如果一个人是正确的,他的世界就会是正确的。”


9.辨析感悟


>> 这位母亲之前所听到的大多数消息其实不是“道理”,而只是“感悟”。并


>> 看法与事实之间的区别”


>> “道理”应该是普适的,而“感悟”只来自个体经验


>> 但是,如果某个人把他们说的当作全部,把他们没说的当作没有,那么这个人的智商就跟寓言中那个掩耳盗铃的家伙属于同一个水平了。


>> 一方面,大多数人一生都不会领悟“平平淡淡才是真”的道理。另一方面,很多人在潜意识里希望所有的成功者都是通过艰苦奋斗才获得成功的,因为他们觉得只有这样才能解释自己的“不成功”,才能更为自然地接受自己的“不成功”。


>> 有些时候,“成功者”的经验没什么用,因为那些经验根本就是错误的,而这一点“成功者”自己可能也不了解。


>> :把成功揽到自己身上,把失败归咎于别人或者坏运气。这在心理学上有个术语——自利性偏差[插图]


>> 人贵自知——难哪!”


>> 若是为了爱情,歌曲算个屁;若是为了生命,爱情算个屁[插图]。


>> 这里提供一个很实用的建议:与其关注成功者,不妨反其道而行之——努力从失败者身上汲取经验。


>> 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就会经常碰到所谓的“幸运”——当你马上就要犯错误的时候,有人先犯了同样

你可能感兴趣的:(《把时间当做朋友》摘记->快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