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沟通|写在基因里的应激反应

写在基因里的应激反应

我们可以把战胜对方和惩罚对方归为攻击性的行为,那么沟通中的攻击和逃避行为,其实都得从人类的过去说起。

试想一下,你遥远的祖先,在某一天,和部落的一位同伴出去打兔子,结果突然听见背后一声咆哮,哇,熊的声音!

你的祖先不管三七二十一,拔腿就跑,都快跑断腿了,很幸运,躲过了一劫;但是你祖先的同伴,很遗憾,因为跑得太慢,成了大熊的一顿午餐。

有一天,你的祖先又出去寻找食物了,结果突然听见背后一声咆哮,哇,老虎的声音!

你的祖先又开始跑,可是不小心竟然跑进了一个死角,你的祖先非常紧张,可是他更想活下去。于是,他深吸一口气,准备开始肉搏......很幸运,凭着绝地求生的勇气和随手捡的一块石头,他逃出了虎口。因此,也才有了今天的你。

面对带有威胁性的猛兽,我们的祖先或者逃跑,或者拼死一搏(而不是白白等死),于是才活了下来。在进化过程中,人类的基因继承了这种应激反应。

上世纪20年代,心理学家坎农提出,面对危险,人的身体会自发地做好准备(一系列的神经和腺体反应将被引发),准备战斗,或者逃跑,这就是战斗或逃跑反应(fight-or-flight)。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突然面临压力时,比如一辆电动车突然从面前穿过,或者上司突然指派了一项紧急的工作任务时,都会产生应激反应。

在沟通中,当双方分歧较大,或者气氛紧张的时候,我们也会感受到压力,会有一种不安全的感觉,这时肾上腺素分泌,于是我们说出带有攻击性的、伤人的话语(战斗),或者是逃避交流(逃跑)。

当你开始沉溺于应激反应带来的肾上腺素狂飙,你就会迷失自己最初的目标,只想拼命发泄,或者尽早结束这一切。换句话说,攻击或逃避变成了你此时的目标,原本你想干什么,早就被你抛诸脑后了。

沟通中迷失目标的三种表现

在沟通中,我们很容易就会因以下三种心理而迷失了目标:

1.战胜对方

小冰和蔡蔡是同事,小冰负责做市场推广,蔡蔡是文案。公司准备推出一款帮用户提高沟通能力的学习产品,小冰和蔡蔡为此开会讨论。

小冰:我觉得你这个“不再畏惧说话与演讲”的宣传语写得不太好。

蔡蔡:怎么不好了?

小冰:太泛泛而谈了,不够吸引眼球。

蔡蔡:我觉得ok啊。

小冰:我觉得不行,不信你问问其他人,看到这句话会不会想买我们的课?

蔡蔡:哎,我还真问了一些人,他们都觉得这句话可以。

小冰:你问的是你们部门的人吧,你们有比我了解客户?

蔡蔡:你什么意思,文案是我负责的。这次开会只是征求你的意见,你写过多少文案?

小冰:你的问题有意思了,因为我们不能下蛋,所以就不能评判鸡蛋了?我说……

于是,两人便噼里啪啦地为宣传语是否合适而争吵了起来。

当小冰对蔡蔡的文案做出负面的评价,并质疑他不了解客户时,蔡蔡的自尊心受了伤。于是将对方的质疑当作了攻击,便开始予以反击,说蔡蔡没文案经验。最后,双方都忘了开会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宣传语,反而都想着战胜对方。

2.伤害对方

这可说是“战胜对方”的升级版,不仅要赢,还要故意通过言语伤害。

简而言之,当自己难受时,也要让对方不好受。

在《红楼梦》里,贾宝玉出生之时就有一块通灵宝玉,而薛宝钗恰好也有一个金锁,众人暗地里觉得两人相配,称为金玉良缘,这是林黛玉的一个心结。

有一次,来了一个道士给宝玉说亲。宝玉心中已有黛玉,所以不快,黛玉当时也在场,心里也不好受。

第二天,黛玉就病了,宝玉来看黛玉。

黛玉:你看你的戏去啊,在家里做什么?

宝玉:别人不懂我,你也这样?我白认识你了。

黛玉:(冷笑)你白认识我了吗?我哪像人家有什么金锁能配得上你?

宝玉:你这么说,是咒我天诛地灭?

黛玉:(又急又愧)我要是咒你,我也天诛地灭,何苦来呢!我知道,昨天张道士说亲,你怕挡了你的好姻缘,你心里生气,拿我来出气。

可以看到,黛玉心里难受,于是便口不择言,让宝玉也不舒服。

这样的情景,在日常生活里,也并不少见,尤其是在亲密关系(如家人、朋友等)之中更为常见。由于没有什么顾忌,又给了让对方伤害自己的权利,想想也是伤感。

3.逃避对话

还有一种在沟通中迷失目标的表现是选择逃避,像鸵鸟一样,把头埋进沙子里,让自己感到安全。在潜意识里,我们给自己的嘴贴上封条,把那些想要表达出来的不同意见封住了。

而这种逃避,只是因为不想有冲突,避免惹是非,只是为了避开冲突时的不愉快。所以,我们在心里说“算了吧,还是不说了”。

这种心理似乎没有什么坏处,但是隐忍不发的话,就像是水库的水。如果不能及时地排出,那么,当水宣泄出来的那天将是滔滔洪水。

理论来源:《关键对话》(kerry patterson,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效沟通|写在基因里的应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