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秦朝大一统帝国的曙光

  战役小档案
  时间∶公元前260年

战场∶长平
  战斗双方及指挥者∶秦国(上将军白起)VS赵国(将军赵括)
双方力量对比∶秦国,具体数字不明,应有数十万,甚达百万之众;赵国,约45万左右。
争夺重点∶上党郡
  如何改变世界∶大大削弱了赵国的实力,清扫了秦统一六国的最后一个强敌,为秦统一六国打下基础。

  上党归赵,素赵交恶

  公元前3世纪,中国仍处在战火纷飞的战国时代,春秋时期上百个国家经过互相吞并混战,此时已只剩七雄∶秦、齐、楚、燕、赵、魏、韩。秦国在崤山以西,其它六国在山东,又称山东六国。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之后,逐步强大起来,开始向外扩张,先后灭掉了巴蜀等国;而其他六国则在相互攻伐中消耗了实力,逐渐走向衰弱。齐国被燕国大将乐毅连下数十城,实力大为削弱,楚国则由于秦国的连横政策受到各国的进攻,实力也大为减弱,山东六国中算得上强大的只有赵国了。


  公元前266年,范睢代魏冉为秦相后,秦昭襄王采纳了他的建议,实行其"远交近攻"战略,认为"秦之有韩,若木之有蠹,人之病心腹",力主先攻韩国。自五十一年始,秦连年向韩进攻。五十二年攻占南阳,五十三年攻占野王,切断韩本土与上党郡之联系,韩桓惠王被迫献上党予秦以求和。上党位于太行山西侧,秦得此郡,在战略上可形成夹击赵国的有利态势。韩王命上党郡守把上党郡交给秦国,但是上党郡守不肯服从,韩王派冯亭去接任上党郡守的职务,可是冯亭到任后,也不肯降秦,而是派使者去了赵国。使者见到赵王,说∶"韩王把上党割让给秦国,可是上党吏民都希望能够归赵国,而不希望归秦国。上党郡有十七县,希望赵国能够接受。


  赵国在接不接受上党郡时产生了不同意见。平阳君赵豹认为上党郡是秦国觊觎已久的地方,秦进攻上党和韩国本土之间的地方,切断它们之间的联系,就是想能够不费兵马地得到上党郡,如今韩国把上党送给赵国,是想嫁祸于赵。秦国处心积虑地攻打上党与韩本土之间,耗费了不少力气,而赵国什么也没有做就得到秦国想得到的,这势必会引起秦国的不满。况且秦国是虎狼之国,一直在图谋各大国的土地,因此不能与秦国交恶,不能接受上党。赵王和其他一些大臣则认为赵国发百万之兵经过一年都没得到一城,如今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得到十七县,这是个大便宜,一定不能放弃。在赵国国君的要求下,赵国决定接受上党郡,把冯亭封为华阳君。赵军接收了上党郡,可是这个举动触怒了秦国,秦国决定利用这个借口来进攻赵国。

  秦国攻赵,"雪将"上任

  公元前260年,秦昭襄王命左庶长王龁率主力攻取上党,同时派一部兵力进攻韩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牵制韩军,使其无力援赵。赵孝成王命廉颇为将率军增援,进至长平,与上党败退至此的军民汇合。赵前锋与秦先遣部队初战失利,裨将茄战死。


六月,秦军发起进攻,先攻下两障城、俘四尉。七月,又攻破西垒壁、俘二尉。赵王召集大臣商量对策,大臣楼昌建议派遣一个地位重要的人物到秦国去讲和,虞卿则表示反对,他说∶"现在和战的主导权在秦国手上,秦国想要打败赵国的用意已经很明显了,我们派再重要的人也没用,不如派这个人到楚国和齐国,送些金银珠宝,如果他们接受了,秦国可能会惧怕我们同齐楚联合起来对付秦国,从而和我们和谈。"赵王不相信他的话,派了重臣郑朱前往秦国的首都咸阳,秦国表示欢迎。赵王得意的对虞卿说∶"你看,秦国对我们的使节表示欢迎。"虞卿说∶"那就更糟了,有些国家的使节已经到了秦国,秦国大张旗鼓地欢迎郑朱,那些使节会认为大王已经向秦国请和,接下来赵国迎来的就不会是和谈,而是来自秦国更严厉的攻击。


  一切果如虞卿所料,秦国盛情招待郑朱,使各国诸侯误认秦、赵已和,动摇齐、楚救赵决心;同时,秦国暗割垣雍(今河南原阳西)于魏,诱其不援赵国。前线的战争更加激烈,赵军一败再败,将军廉颇根据这种情况,变换了作战方式,采取了坚壁固守的策略,不理会秦国的讨战。赵王对廉颇的一连串失利和实行的退避策略十分不满,屡次加以责备。其实,廉颇实行的策略是正确的,秦兵远道而来,粮草必定要长途运送,不能支持长久的战争,因此,当廉颇实行这种策略时,秦国也很着急,生怕与赵军在长平对峙时间过长。这时,秦相范睢想出了一条妙计,他花了24万两黄金,派人到赵国去四处散播谣言,内容是∶"秦国最怕的是赵奢的儿子赵括,如果赵括当统帅,秦军一定想逃都来不及,廉颇年纪已老,不足为惧。"这些谣言传到赵王耳中,更加对廉颇不满,决定用赵括代替廉颇出任将军。蔺相如听说这件事后对赵王说∶"大王不要因为赵括有点名气便重用他,事实上,他只会读他父亲的兵书,不知道如何应付战场上的千变万化。"但是,赵王仍然相信赵括的能力。
  赵括小时候,跟其父赵奢学习兵法时,经常一起谈论军事,每每使赵奢瞠目结舌,其妻问他原因,他说∶"战争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情,经常要面对死亡,死亡是一件严肃的大事,可是赵括谈起来却那么轻松,这是一个危机,赵括不当统帅则已,如果当统帅,使赵国军队全军覆没的一定是他。"当赵括接受任命,准备出发之前,他的母亲上书给赵王,坚持说赵括不适合当统帅。赵王问她∶"你怎么知道赵括不适合当统帅?"赵母说∶"赵奢当将军的时候,大王赏赐的财物全部分送给手下,而且在军营里面绝不谈家务,只谈军事。可是赵括当了大将,就高高在上,面朝东方,威风凛凛,手下的将士连头都不敢抬,大王赏赐的财物全部运回家,每天都要察看有没有便宜的田产,以便去买。大王以为他和他父亲一样,其实他和他父亲一点也不一样,请大王不要派遣他当大将,他会给国家带来灾难的。"可是这时赵王已经听不进去了,执意要赵括当统帅,赵括母说∶"假如赵括有什么差错,请准许他的家属不连坐治罪。"赵王答应了。


  秦王听说赵括出任赵军统帅后,十分高兴,认识到消灭赵军主力的时机到了。于是,他秘密命令名将白起出任秦军统帅,原先的统帅王龁降为副统帅,同时下令∶如有泄漏白起当最高指挥官消息的,立即处斩(因为赵括如果听说白起担任秦军统帅可能会因为惧怕白起的威名而逃跑)。

  绢上谈兵,血染长平

  赵括领兵20万到了长平,廉颇办了移交,长吁短叹地回邯郸去了。赵括到达前方,一进入阵地就撤销了廉颇坚守的命令,更换了廉颇的左右副将换上自己的人,巩固了自己主帅的地位。他拆除了廉颇苦心构建的防御工事,摆出一幅进攻的姿态,还下命令说∶"秦国再来挑战,必须迎头打回去。


敌人打败了,就得追下去,非杀得他们片甲不留。"白起到任后,针对赵括没有实战经验,鲁莽轻敌的弱点,采取后退诱敌,围困聚歼敌军的作战方针,对兵力作了周密的部署∶以原先的前线部队为诱敌部队,等待赵军出击后,即向主阵地长壁撤退,诱敌深入;其次,利用长壁构筑袋形阵地,以主力守卫营垒,抵挡赵军的进攻,并组织一支轻装锐勇的突击队,待赵军被围后,主动出击,消耗赵军的有生力量;其三,用奇兵25,000人埋伏在两边侧翼,待赵军出击后,及时插到赵军的后方,切断赵军的退路,协同主阵地长壁的秦军,完成对出击赵军的包围;其四,用骑兵5,000插入渗透到赵军营垒的中间,牵制和监视营垒中的赵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5,000骑兵具有十分强的机动性,并且具有很强的攻击力,他们可以在马上射箭也可以用长矛攻击敌人,可以说是秦军的一支"特种部队"。

  战争的发展果然按着白起预计的方向进行。公元前260年8月,赵括统帅赵军向秦军发起了大规模进攻。两军稍事交锋,秦军的诱敌部队即佯败后退。赵括不问虚实,以为秦军真的惧怕自己的威名,洋洋得意,立即实施追击,希望获得自己的首次大胜。当赵军前进到秦军的预定阵地——长壁后,秦军阵势一变,利用事先准备好的防御阵地摆出了防守阵型,坚决抵抗赵军的进攻。


赵括率兵几次冲锋都没有结果,攻势受挫。赵括欲退兵,但为时已晚,预先埋伏的秦军两翼25,000奇兵迅速出击,及时插到赵军进攻部队的后方,切断了赵军与其营垒的联系,构成了对进攻赵军的包围。另外的"特种部队"——5,000骑兵也迅速地插到了赵军的营垒之间,牵制、监视留守营垒的赵军,使他们不敢轻易出动。白起又下令突击部队不断出击被围的赵军。赵军数战不利,情况危急,被迫就地构筑营垒,转攻为守,等待救援。可是这时的防守已经不同于廉颇的驻营防守,因为廉颇防守的时候保持了粮道的畅通。虽然此时赵军已经被四面包围,粮道已断,可是赵括认为只要击败秦军之后就有粮了,况且赵军在困境之下一定会发挥比平常更强的实力,因此他还是充满自信,却不知自己已经处在危机之中。
  秦昭襄王听到秦军已经包围赵军的消息,亲赴河内(今河南沁阳),为了防止赵国增援赵括,把当地所有十五岁以上的男丁组编成军队,增援长平战场。这支部队占据长平以北的丹珠岭及其以东一带高地,断绝赵国的援军和后勤补给,从而确保了白起彻底地歼灭被围的赵军。
  日子一天天过去,赵括等待的救援迟迟不到,大军被包围了几十天,又断了粮道,军心已经开始动摇了。到了9月,赵军断粮已达46天,内部互相残杀以食,军心动摇,局势非常危急。赵括组织了四支突围部队,轮番冲击秦军阵地,希望打开一条血路突围,但都未能奏效。秦军为了能够彻底歼灭这支军队,也是不惜一切代价,牢牢地把赵括阻挡在包围圈之内。赵括这时才觉得自己以前的想法是多么幼稚,读的兵书再多,到了战场上不会应用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在绝望之中,赵括孤注一掷,亲率赵军精锐部队强行突围,虽然造成了秦军的损失,但是突围仍旧失败了,秦军万箭齐发,赵括死于乱箭之中。40万赵军失去主将,内无粮草,外无救兵,斗志全无,遂不复再作抵抗,全部解甲投降。白起疑惧数十万赵俘一旦反复生变,除遣返年少者240人回邯郸,用以散布秦军可怖而不可战胜的言论外,使用卑鄙的欺诈手段,诱使数十万赵俘放下武器后,全部就地屠杀于上述周围50公里的三角地带。

  致命一击,七分合一

  这次战役,秦国获得空前的胜利,前后总共消灭赵军45万,削弱了当时关东六国中最强劲的对手赵国,成功地占领了上党郡,慑服了其他各国,为秦日后完成统一六国大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赵国则在这次战役中丧失了主力军队,使得这次战役过后几十年赵国还是女多男少,可见这次战役对赵国的影响之大。战事范围,以今高平市城乡为主战场,扩及于今沁水、晋城、泽州、长子、长治、壶关、陵川等县市,战地直径上百公里。长平之战,成为春秋战国时代一次持续最久、规模最大、战况最惨烈的战争,古人所谓"长平之战、血流漂橹"。
  此役由于秦取得全胜,其统一全国的形势已呈不可逆转之势,标志着以列国林立、兼并战争频仍为特征的战国时代行将终结,一个史无前例的中央集权封建大帝国就要降临了。

几十年后,秦国陆续灭掉了山东六国,结束了列国纷争的战国时代,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帝国。从这一点说,长平之战是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争。从军事史意义上说,长平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的一出杰作。名将白起在这场战争中,针对敌方弱点,诱敌深入、分割包围,以自己杰出的军事指挥艺术,指挥秦军给赵军以毁灭性打击,反映了战国时期的指挥战术又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开创了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战先例。

你可能感兴趣的:(长平之战:秦朝大一统帝国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