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好莱坞没有眼泪

相信大家对民国剧作家曹禺并不陌生,他的《雷雨》震惊了数代中国人。然而,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导演,但只拍过一部《艳阳天》,从此夭折。细看曹禺的电影人生,可谓是真实地反应了一代中国电影人的坎坷。

热爱电影到痴狂

作为一名话剧作家,曹禺对故事的喜爱不言而喻,而那个年代,电影作为一种新生戏剧模式,自然逃不过曹禺的关注。

他一生中对中外电影涉猎颇多,在那个电影资源贫乏的年代,只要是电影,曹禺都来者不拒,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周围好友谈起曹禺,无不提到曹禺本人对电影的狂热,一帮人在一块儿聊天,电影是曹禺的主要话题。

姜治方在晚年回忆录《集邮和我的生活道路》中提到,一帮人在南开求学时,课后曹禺经常聊电影故事,周围听者如云。

李健吾回忆说,曹禺自称阮玲玉演的电影他都看过,他本人的话剧《雷雨》就很像电影。

沈从文说,话剧《日出》很像是从美国电影《大饭店》中汲取的启示,里面热闹场面的交替,具有“大饭店”的风味。对此,曹禺的回应是“艾霞的自杀,阮玲玉的自杀,这些事往往触动着我,陈白露之死,就同这些有着关联。”足以见得,平时曹禺对电影圈的事情十分关切。

好莱坞没有眼泪

抗战胜利后,在全国欢欣扭秧歌时,国民党的中央社发布了“美国国务院邀请曹禺和老舍二人赴美讲学”的消息,当时延安的《解放日报》还特地转载了这则消息,让国内许多文人墨客很是鼓舞,二人走的时候文化界还特地给他们举行了欢送会。

这也是老舍和曹禺第一次出国,尤其是曹禺,从前对好莱坞的想象只能是从电影中来,但如今有机会到美国亲眼目睹好莱坞,免不了激动兴奋。

美国之行,讲学、开会、访问等琐事不少,最让曹禺心心念的是好莱坞了。他和老舍二人兴致勃勃地到好莱坞观摩,看了他们的摄影棚,也看到了他们导演和演员等电影人创作过程。曹禺心潮澎湃,文思泉涌,希望中国也能创作出一些优秀的电影。

亲自指导耗尽心血

1947年1月,曹禺按捺不住内心拍戏的渴望,独自一人率先离开美国,到上海寄居在好友黄佐临家里。黄佐临本身就是一名编剧导演,当年从英国留学回来在《大公报》发表了一篇剧评,曹禺看到后亲自拜访引为知音。

曹禺将自己的想法一说,好友力赞,率将曹禺介绍给了文华影业。

那个年代虽然抗战结束了,但是内战的阴霾笼罩在中国大地,特务横行、物价飞涨、天灾人祸、民不聊生,曹禺对照着这样的时代背景创作了《艳阳天》。

这部电影倾注了曹禺很大的心血,多次改稿,甚至重写,里面的镜头分割详细,甚至在一些细节上的精心安排,如光线、角度都有。写惯了戏剧的他,剧本带着一股浓浓的生活特色,十分写实。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无论剧本创作多么优秀,在中国那个电影业还未成型的时代,实践遇到的难题,让导演焦头烂额。

扮演男主的李健吾写过一篇《中国电影在苦斗中——拍摄<艳阳天>有感》,里面将拍摄条件写的十分传神。

摄影棚破烂,只是一个空壳子,外面的任何声音都能收到。如果飞机来了,停拍;风雨声太大,停拍;天气太冷,拍夏天时有呵气,停拍;拍好了,底片发现走光了,重拍;戏本来拍好了,破旧的摄影机出了问题,停拍……导演忙里忙外不算,还得应付制片人的成本减低。

电影梦被破碎

如此艰苦的条件之下,曹禺终于还是不负众望,将这部电影搬上了大银幕。当时有十分强烈的反响,但评论却分为两个极端。一方面如叶圣陶、巴金等人认为电影抓心深刻,但左翼电影圈则批评电影表达内容有为当局开脱嫌疑。

无论如何,曹禺只拍了这一部,之后再也没有从影经历。在我看来,好莱坞给了他一个梦,但是中国大地将他拉回了现实。中国当时电影圈的残酷以及电影上映后各界无端的批评,都让曹禺对中国电影心灰意冷。

你可能感兴趣的:(曹禺:好莱坞没有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