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长大就会好了》:成长的烦恼情绪,成年后还会有吗?

少年不识愁滋味,就算有些许思绪,也会瞬间烟消云散。用眼泪表达悲伤,用暴跳来表达愤怒,用大笑表达喜悦,情感起伏,层层叠叠,总以为长大之后,就能自由控制自己的情绪。

殊不知,长大成人之后,想哭却只能坚强,很累却只能硬撑,习惯了用微笑代替哭泣,习惯了伪装成若无其事,看着面无波澜,内心却波涛汹涌。

人生每个阶段积累的经验,会成为我们理解世界的重要指标。

以积极和温暖的心态,看待世界和自己的人,遇到外界影响带来的情绪波动时,思维的河流会向着积极的方向流淌。

与之鲜明对比的是,小时候受过太多心理创伤,遭受太多痛苦的人,很容易形成消极的态度来看待世界,以负面认知来解释和分析自己遇到的一切事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负能量。

那我们该如何了解内心的情绪呢?


《以为长大就会好了》是韩国作者金惠男和朴钟锡共同创作,书中对诸如抑郁症、恐慌障碍、慢性疲劳、强迫症、焦虑症、无力感、饮食障碍等不良情绪进行分析,并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有人年幼时没有依靠,生活在无望中,时常处于软弱无助的状态。成年后,这种情绪也会困住他,总是预先断定“自己现在也是如此”,对未来感到无望,处于悲观的世界。那么,他的人生也会如童年一般陷入无能为力、内心抑郁的状态。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使我们幸福或不幸的并非客观事件,而是我们对它的看法或感受。”

我们通常会用滤镜看待外面的世界,折射出或明或暗的光线。其实,恰好反应的是我们的情感状态或者思维方式。

有一种人,每天都抑郁寡欢,满面愁容,无精打采,彷佛承载了无尽的苦难。他们本身失去了笑容,对那些表情快乐且生活幸福的人,常发出讥讽的冷笑,不但自己无法找寻快乐,更看不得别人的快乐。

似乎他们生活在了“墨菲定律”之中。

其实,他们完全可以变得更幸福,摆脱痛苦,那就是像照顾别人一样照顾自己,像原谅别人一样原谅自己,与自己和解,相信自己也可以过得如他人般快乐。

《以为长大就会好了》一书中,还有编辑对两位作者的采访实录,从中可以窥见,他们的创作初衷。

你可能感兴趣的:(《以为长大就会好了》:成长的烦恼情绪,成年后还会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