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读书笔记四

第10章  战国的七雄

战国之初,秦弱,地处关中,杂戎狄之俗,且有内乱。到了秦孝公的时候,商鞅变法使秦变强,攻魏,迁都大梁后,取关中之地。民风质朴,政令严肃,所以即便有苏秦游说六国合纵摈秦,但不久即解散。之后,连横事秦也因为六国之间的不和而失败。

作者总结秦人灭六国出兵的有三条路:一出函谷关,一渡蒲津,一出武关,三道在湖北会合攻打楚国。

秦人在破魏灭蜀之后,经济实力大涨,败楚、伐魏、降赵,得魏公子窃符以救赵,才使赵国得以苟延残喘。

此后,秦人又灭了周、燕、齐以及春秋时代其他较小的国家,直到公元前221年秦人一统中国。

第11章  中原文化的广播和疆域的拓展

中国文化的优越使之成为东方的大国。

黄河流域作为古代文明的发源地,有其优越的地理优势。流域以北为蒙古,未开化,游牧民族,以南则过于腴沃,天惠优厚,人事则不尽。中原,沿泽沮洳之地多,交通不便。相比较而言,黄河流域的地理位置便容易产生较高的文明。

古代的中原之地,为泰岱以相,太原、涿鹿以南,丰镐以东,阳城以北,以为黄河流域的中游之地便是此。这就是中国文化广播于四方的中心所在。

与汉族杂居于黄河流域的是獯鬻,也就是匈奴的前身,也称为狁,因居于北方也称为狄,后来分裂为赤狄与白狄,秦晋两国灭之。

居于东北的有山戎和貉,嘉陵江流域(古称巴)附近的为氐和羌,部分还居于四川和甘肃一带,在秦开拓甘肃之时,羌人逃往了湟水流域。

南方主要有三个种族:一是苗族(后世称为黎)根据地为洞庭流系;再是马来人(古称为越或粤),有断发文身和食人的风俗。江浙,福建、两广以及山东半岛的莱夷,和淮水流域的淮夷大体为同族。再是濮,即现在的猓猡,多分布于楚、豫之交,濮为南阳之国。战国时楚庄蹻进入滇国,后被秦断了后路。

我国古代文化的广播与交通与地理关系密切。战国后,骑马者渐多,战阵上骑兵和步兵开始增多,从平地到开拓于山地,汉族与其他居于山地的民族也多因此同化。

第12章  春秋战国的学术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很发达。

西周之前,学术为贵族所专有,易各成一家。东周之后,封建政体逐渐被破坏,在官之学变为私家之学,仁人君子思救时之弊,大师聚众者多,学术思想风起云涌。

先秦的学术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为《史记·太史公

自序》分类,《汉书·艺文志》分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为诸子十家,除去小说家则称为九流。兵书分权谋、形势,阴阳、技巧四家。数术分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刑法六家。方技略之医经、经方二家。

作者认为应当分两方面来看待诸家的学术:第一:古代本有一种宗教和宗教混合的哲学,各家同本则是宇宙观和人生观,第二: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大变迁影响了各大家的学术思想。

作者在此对儒、墨、道、法四家做了简略的总结,并指出了是与当时的生活程度相一致的。如夏代,墨子主张贵俭、兼爱,以天志、明鬼为策动社会的手段。

阴阳家出自古代的司天之官,虽有迷信色彩,但不能一概抹杀其”敬授民时“之所长。算术略诸家亦有迷信色彩,思想近乎唯物论,但这一次派的思想并未被传承,渐次消沉了。

古代的学问,是专门之学。在某一领域内很专,但必会轻视与忽略其他。在未兴盛之时,只有杂家,”兼名、法和儒墨“。

诸家中除小说家外,皆为官学,小说家之书已尽亡。

第13章  春秋战国的政改革

古时称天子为感天而生,到春秋战国时代,立君为民,民贵君轻。此后,至汉以后平民为天子之时,又顺应了”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语也是现代共和政体的一个远因。

社会逐渐发展,郡县从出现到统一,皆是社会变迁的必然结果。

在这一章节,作者简略介绍了内官、兵制,并说明到战国之时动辄以万计的兵数,虽然略有虚数,但规模增大确为实情。古时当兵的人基本就是国都附近的人,其他人也参与保卫了地方,在战国时代,这类乡兵也参与军队,所以举国皆兵。

古代的阶级森严,大夫以上皆世官。从秀才到司徒到俊士到造士到进士到正式为官,为谓”乡举里造“。战国时代统治阶级日益腐败,人间有才能人士渐多,名公卿争养士也促进了”立谈之间取卿相“的风气。

我国的成文法也很早就存在了。夏《禹刑》,商《汤刑》,周《九刑》。西周之前的刑法为秘密主义,到春秋时候,刑法逐渐公开,如郑铸《刑书》,晋作《刑鼎》。到战国时代,李悝撰写了《法经》六篇,商、汉等沿用。之后我国的法律就连绵不断了。

第14章  上古的社会

上古社会,社会组织变化甚巨。

部落的出现,相互间有了战争,便有了征服者与被征服者,也就有了国人与野人的区别。国以内田制行畦田之制,国人多居山险之处,兵亦屯周围,而国以外行井田之制,被征服者居四面平夷之地,从事耕农,于是便有了阶级。同一征服者之间也有阶级,是尊权与非掌权的关系。社会的发展,政治的影响逐渐超过武力,在征服者与被征服者之间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少了敌对,人口也逐渐增多,山险之处与平原相互流动,姻亲关系增加,相互的界限变得没有那么明显,这便是阶级制度的一个转变。

各个小国原本生产是独立的,多为了自己的消费,后来交易逐渐兴起,总想用较少的成本获利更多,于是旧时的组织便被破坏了。商业兴起,谋私利为主,虽兼利他人,亦有损他人之处。有资本之人占有的财富则越来越多,在贵贱阶级又出现了贫富的阶级,实力凌驾于贵贱阶级之上,这是阶级制度转变的又一个特点。

古代,工业为国家专设,商业多在国外,国内多为戝大夫。晚周时代,则有”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之谚。

此后,经济发展,人口增多,耕地渐感不足。于是开阡陌,井田制度被破坏,分地不均,地权不平衡,有了旧贵族的暴虐,又有了新兴富者阶级的豪奢。

货币的发展促进了商业资本,进而影响了社会经济。最早的交易之物是贝,其次是皮(渔猎与畜牧时代)。到农耕时代,金属的工具或刀,布、帛等都是可以交易的,后来则出现了铜钱,珠、玉,金、银等都出现了,只是在上流社会内部使用。但是使用最广的是黄金、铜钱和布帛。秦一统天下之后,黄金以镒计,铜钱仍同周朝,改为半两。而珠、玉、龟、贝、银、锡等则不被认为是货币。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通史》读书笔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