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充实的生活——读《布鲁克林有颗树》

《布鲁克林有颗树》贝蒂·史密斯

这是一本关于成长的、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作者贝蒂·史密斯说,她在一次买书的时刻,突然想起左拉说过的“写书,过一种充实的生活”。

她需要写一本书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她真的写了书,她这书中传达出自己的人生观:

“活着,奋斗着,爱着我们的生活,爱着生活馈赠的一切悲欢,那就是一种实现。生活的充实常在,人人皆可获得。”

小说主人公弗兰西是如何在悲欢中成长的呢?

罗素曾说:“”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的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感情。”

我将从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与苦难的同情三方面来阐述主要内容。

1.爱的渴望:爱可以超越贫穷,滋养精神

在《布鲁克林有颗树》中,女孩弗兰西一家生活拮据,妈妈是清洁工,美丽勤劳,爸爸没有固定工作,做歌唱侍应,很爱喝酒。她的父母因为爱情而结婚,年轻时全然没有考虑生活的艰难。他们给不了孩子富足的生活,弗兰西会和弟弟尼雷去在平时放学时懂事地捡拾垃圾,然后周六上午拿去垃圾回收站卖掉,把换来的几分钱放进储蓄罐里。下午她喜欢去图书馆借书,她爱阅读,什么书都读,只要是阅读她都喜欢,来者不拒。当然她买不起书,只能做梦希望以后能买许许多多心爱的书。阅读的习惯归功于她的外祖母,虽然外祖母不识字,但是要求弗兰西的妈妈给孩子读书,所以每天睡觉前他们都会读一两页《圣经》和《莎士比亚》。他的爸爸约翰尼在清醒时会对孩子们感到愧疚,承诺会支持孩子们上学。父母坦诚的爱也让她在面对爱情时热烈而理智。

2.对知识的追求:读书不倦,学习不止

弗兰西非常喜欢阅读,不过因为父亲生病去世,家里经济情况更加糟糕,她放弃继续读高中,无奈去了工厂做工。她的妈妈劝慰她说:“你不一样,你会拼,会斗,你还会回去的,就如同太平梯那里的那棵天堂树。”布鲁克林有许多天堂树,她家的院子里就有这种树。她确实如母亲所说,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并最终获得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弗兰西从学习认字时就在心中铸起了一座精神的丰碑,“从此之后,只要翻开书本,就坐拥全世界。她再也不会孤独,再也不会因缺朋少友而孤单。书就是她的朋友。不管是什么心情,总有一种书与她相伴。宁静时可以读诗歌。宁静够了可以看惊险小说。到了青春期可以看浪漫爱情故事。要想接近人,可以看传记。从她开始阅读的那一天起,她发誓在有生之年,天天读书,一天一本。”

读书这颗小小的种子,在黑暗的日子里依然默默生长,岁月流转,终不负她每一个翩翩起舞的日子。

3.对苦难的同情:苦难磨砺性格

母亲后来准备嫁给麦克舍恩先生。弗兰西与尼雷知道麦克舍恩先生准备领养他们的小妹妹劳瑞时有这样一段对话:

“劳瑞以后的日子可好过了。”

“安妮·劳瑞·麦克舍恩!她不会像我们那样吃苦的,对不对?”

“不会的。不过也不会有我们那些快乐。”

“对啊!我们过去可开心了,是不是,尼雷?”

“是啊!”

“可怜的劳瑞。”弗兰西同情地说。

由此可见,弗兰西在苦难中长大,也从苦难中得到了磨炼和成长。更难能可贵的是,她对此心怀感恩。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看清了生活的真相,还依然热爱生活。

普通女孩弗兰西在贫苦的生活中,因着朴素的爱的滋养,凭着读书学习的韧劲,以善和美的态度直面生活的真相。最终,她在物质和精神上都收获了属于自己的、真实的幸福。

曹文轩在推荐这本书时,关注爱与情感。他说:“这部小说中,有许多让人为之心动的叙述和描写:孩子们之间的感情,父母和孩子们的感情,还有那位个性独特的茜茜姨妈与孩子们以及与孩子们的父母们的感情,都不时无声但却很有力地撞击着人心的柔软之处。”

作者贝蒂在序言里以爱生活为主题,呼吁过一种充实的生活。她感慨很多人多多少少都错过了生活的充实。她说,“我不会。我不会和生活的充实失之交臂。”

译者方伯林,从城市、尊严和成长三个关键词解读本书。

关于城市,他说,“‘布鲁克林’这个词本身和难忘的早期家庭体验联系在一起,渐渐成为一种化身,象征着人生早年的贫困,象征着邻里生活,象征着青春本身。同样,它也象征着渴望、追求,象征着对外面精彩世界的梦想。”

关于尊严,他说,“没有人希望自己贫困,但贫困未必一无是处。它可以磨砺性格。”“艰难时代给人的另外一个馈赠,是让人产生悲悯情怀。”

关于成长,他说,“生活并不公平,可是总能应付过去。”

你可能感兴趣的:(过充实的生活——读《布鲁克林有颗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