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解决一个最关键也最核心的军事问题,伊阙之战到底是怎么打成的歼灭战。
壹
公元前296年,大概是秦昭襄王一生中最郁闷的时候,因为他自身的“没品”得罪了孟尝君,导致后者发起“二次合纵伐秦”,不仅函谷关被历史性地突破,秦国还不得不割地求和,个中的屈辱可想而知。
秦昭襄王和秦国当然不会彻底认怂,很快就决定找回场子。前295年,秦军开始反击,首先进攻魏国,攻占了襄城。
前294年,秦军兵分两路进攻韩国,一路由向寿率领,攻占了武始,而另一路攻占了宜阳东侧的新城等地。
后一战也就是新城之战,秦军方面的指挥员是一个叫白起的“后生”。
▲白起影视形象
这是可以见到的白起登上历史和军事舞台的最早记载。此时,白起的职务或者说爵位是“左庶长”。
“左庶长”是个什么概念呢?据说商鞅曾经担任这一职务,然而经过时代变迁,白起的“左庶长”恐怕远远没有当初商鞅在任时的含金量。
看图:
▲秦国二十级爵位表
这大概是秦始皇前期秦国的“二十级爵位制”,与商鞅变法时期已经大大改进,虽然不能完全适用,但大致可以参考。所谓的“左庶长”正是最中间的第十级,不高也不低。
这就要说到白起的家族出身了。一般有三种说法,一是秦国将领白乙丙之后,就是那个和孟明视一起在崤之战中被俘虏的秦国将军,换言之也就是蹇叔的后代,然而据说白乙丙是复姓“白乙”而不是白……
二是楚国公族白公胜的后代,这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说法,并说白乙丙是白公胜的后人。然而白公胜是前479年死的,而白乙丙我们能确定参与了前627年的崤之战……
所以,最靠谱的说法应该是第三种,秦国公子白的后代。当初公子白曾经有过当秦国国君的机会,但被自己的弟弟秦德公给抢了,公子白一怒之下,不姓嬴了,以名为姓,后世子孙就都姓白了。
这和《史记》等的记载也相合,至少白起应该是秦国土著人,因为终其一生,我们没有听说过丝毫他是“客卿”的传言,而他死后秦人能够“纪念”他,也恰恰说明他应是秦国人。
因此,白起绝对不是平民,而是出身贵族乃至秦国王室贵族。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此时的白起到底多大年纪?
关于白起的生年,历史没有记载,大致估计,他此时应该介于25-30岁之间,再年轻应该不会被委以重任,再大则不太符合历史,毕竟之后他名震中原37年(前294-前257年)。总体来说,白起应该比秦昭襄王小5岁左右。(秦昭襄王生于前325年。)
综合这两点,可以大致推论,白起肯定不是从最低级的大头兵做起的,因为他的出身决定了他的下限,怎么也得是第六级官大夫起步(前五级是士卒爵位)。
但是,因为血缘的疏远尤其是商鞅变法执行的严格性,白起的起点也不会太高。尤其是“猛将发于卒伍”,白起能够升到“左庶长”,应该是靠自己的军事指挥乃至战场拼杀“搏”出来的“功名”,靠的是实打实的“斩首数字”。
而白起的真正出头,要感谢一个人。这就要说到他的“伯乐”,当时宣太后的弟弟、穰侯魏冉,应该是白起在之前战斗中的杰出表现尤其是指挥才能,获得了穰侯的认可与青睐。
尤其是前293年伊阙之战前,秦国内部关于秦军主帅人选出现了分歧。当时多数人都认为非向寿莫属。
向寿,早在秦武王时期就曾配合甘茂指挥宜阳之战(前308年)并成功拿下,此后一直活跃在军界,尤其具有丰富的对魏韩作战经验。他又是宣太后的娘家人,备受信任。以这样的元老宿将出任主帅,似乎没有任何疑问。
然而穰侯“推荐”了白起。
据说是秦昭襄王最终拍板,但以当时秦国的实际决策情况,恐怕真相更多是穰侯做主、“力排众议”,秦昭襄王加以盖章追认而已。
不管怎么样,白起就此真正登上军事舞台,赶赴那个让他真正扬名立万的伊阙战场。
他将告诉世人,我叫白起,白色恐怖的白,大国崛起的起。
战国军事历史,就此进入快车道。
贰
白起伊阙之战的对手是当时天下可数的名将。
一个是韩国名将暴鸢,一个是魏国名将公孙喜(也叫犀武)。如果您还记得,他倆曾经参加过垂沙之战,是各自国家军队的主帅,配合齐国名将匡章取得了重大胜利。
也就是说,他俩不仅早已成名(年龄估计也不会小),而且战果辉煌。若只从牌面看,伊阙之战胜负已分,毕竟当时的白起“初出茅庐”、藉藉无名,哪里会是人家这些名将的对手?
更大的优势体现在兵力对比上。当时韩魏联军(应该还包括周王室的些微军队)总兵力在24万,其中韩军应该是主力,占据多数,魏军援助配合作战。
而秦军方面的总兵力,大概只有10万人左右,还不到联军的一半。而且因为崤函通道的存在,秦军的后勤转运难度较大,指望短期内秦国派出援军是不现实的。
正是在这样的多重不利条件下,白起开始了他的成名之战。
战役初期,应该是韩魏联军主攻,秦军边打边退,双方最终在伊阙之地相互对峙。
这就要说到伊阙了,什么叫“伊阙”呢?
伊是伊水,阙是门,也就是伊水和两边的山体形成“门”的形状。看图:
▲伊阙
当时的战场在伊水的西侧,也就是位于伊水和西侧龙门山之间。
现在的龙门山,正是著名的“龙门石窟”,只是当时还没有开凿出来,而这一片区域,实际上是一条天然峡谷,一边是伊水,一边是龙门山。
再看下伊阙战场俯视图,就完全明白了。
▲伊阙战场俯视图
估计看到这张图,有军事“天赋”的读者可能就已经能想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不错,以这样的山、水构成的狭窄险恶地形,正是打歼灭战不可或缺的地理条件。换言之,不打成歼灭战,都对不起这样的地形。
“万字不如一图”,还是继续放图:
▲伊阙之战兵力分布图,网络图,侵删
当时韩魏联军沿着伊水西侧进击,秦军退到伊阙关不再撤退,双方在此展开对峙,准备决战。当然,我们并不能完全确定当时是否有伊阙关,但即使没有,秦军方面也会构建壁垒等相关防御设施,所以有没有伊阙关都没关系,并不影响实际战局。
因为战争是在韩国土地上进行,联军的主力、战斗力较强的也是韩军,所以联军整体分布是韩军在前,魏军在后。正如一般联军作战出现的常见问题,这次魏韩联军同样“上演”,那就是暴鸢和公孙喜相互推诿扯皮,总希望对方先出击。
暴鸢的说辞是魏军既然是来援助,那就应该有所表现,再加上你们“魏武卒”多厉害啊,你们先上吧,让俺也见识见识。
公孙喜的说辞则是,哎呀,俺们就是来帮忙的,兵力都不如你们多,再说了,你们韩军战斗力是比不上我们魏武卒,但你们的武器精良啊,铠甲弓弩“劲”于天下,还是你们先上吧。(韩国当时的兵器生产技术冠绝天下。)
这种事情客观说很正常,毕竟让别人做炮灰也是人之常情嘛:)
秦军方面,白起最初的计划应该是首先进攻韩军,为此据说他曾施展离间计,给公孙喜多次写信,希望他别再掺和,要么退军,要么“反戈一击”,帮助秦军联合夹击韩军,然而这个事情显然不可能成功,这一阶段正是齐韩魏合纵的巅峰期,韩魏联盟那是拆不散的。(所以这个事情应该是演绎出来的,实际并不存在。)
但是,这种设想出现过很正常,毕竟敌方是联军作战,冒出离间乃至策反的念头符合情理。
更重要的是,让魏军联合夹击韩军的想法,可能启发了白起,让他萌生了打歼灭战的战役构想!
以当地的地形条件,如果魏军能够反水,那就是魏军和秦军一北一南将韩军堵在中间,左边是伊水,右边是龙门山,真可谓一个天然的包围圈,韩军注定插翅难飞!
虽然魏军不可能反水,但这个设想再进一步,可以说,伊阙之战的战役计划已经呼之欲出了!
叁
既然魏军不可能反水,那么只好把魏军和韩军当成一体,秦军自己独立完成这样一个任务,那就是秦军进行分兵,主力通过远距离迂回,穿插到韩魏两军的后方,这样,一个更大的包围圈不就形成了么?!
▲伊阙之战示意图,网图侵删
这便是伊阙之战的具体战役计划,实话实说,冒出这样的设想也许不算多难,比如你我看到这个地形都能想到,但真有这么大的胃口,居然敢以10万人去包围24万人并予以全歼,这才是白起真正的魄力所在!
这个世界上,最牛逼的人物从来都是敢做别人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甚至于是多数人觉得注定干不成的事情,但是,总有人就是能干成,而且是以别人永远想不到的方式!
什么叫“料敌合变、出奇无穷”?
同样的战局,如果说是向寿或者正常的将领指挥,要么是限于兵力对比悬殊选择撤退,要么顽强死守,要么就是正面出击,先和韩军决战,再同魏军对决。
对面的名将暴鸢和公孙喜也是这么“推演”的,他们正是要利用兵力优势逐渐逼迫秦军决战、撤退乃至最后认输。然而很可惜,他们这次遇到的是白起,他要是这么“循规蹈矩”,他就不叫白起了!
他才不愿意打什么对峙战、消耗战、正面决战,10万对24万又怎么样?虽然兵力少,但他依然要打歼灭战,要把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变成现实!
这种胆魄,我们在后来井陉之战中的韩信身上看到过,在孟良崮战役中的粟裕身上看到过,他们不是赌徒,却胜似赌徒,啪地一下就押了上去,然而结果,他们却都赢了。
中国最顶级的名将,从来都是“用兵弄险”的极致好手。而用兵的至高境界,在白起身上便是“出奇无穷”!
由此,在崤之战两百多年后,中国军事史上再一次上演了罕见的歼灭战,只是这一次不过是白起的起点,在他一生的众多经典战例中,这一战虽然算不得什么,但一出世便能如此自信,其人殆天授也?
我们来看看白起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制定战役计划后,首先要做的是迷惑敌军,给敌军以秦军将要正面进攻韩军的“错觉”,不仅使其产生误判,更重要的是松懈魏军的防备,让魏军以为秦军先打韩军了,我们可以看戏了。
而且,正面战场很大的可能不是假打,而是真打,因为只有真打,才能坐实韩魏方面的判断,这是白起更高明的地方,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让敌人难以分辨,造成严重错觉。
与此同时,秦军主力则要从侧翼迅速迂回到魏军后侧,将整个韩魏联军完全包围!
▲伊阙之战示意图
这个包围圈已经很明显了,北面是秦军主力,西侧是龙门山,东侧是伊水,南侧是伊阙关和相关壁垒。一旦形成这个大包围圈,那就是包饺子,想不打成歼灭战都困难。
接下来的问题也就很简单了。10万人真的能吃掉24万人么?
这就要说到“战斗力”的问题。一般人总喜欢以静态的绝对实力来衡量战斗力,比如当时的魏武卒,这个由白起训练、传承出来的重装步兵肯定天下无敌啊,然而很可惜,魏武卒也有睡觉的时候,也有饿肚子的时候,也有慌乱的时候,他们的战斗力都是动态的,在不同的情况下是随机变动的。
而名将们的作用,正是通过谋略、指挥等层面的努力,尽可能地创造出敌我双方战斗力的“最大差值”,尤其是让敌军的战斗力大幅削弱。
军事战争为什么总强调“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因为在这种局面下,敌军的战斗力不仅最弱,而且仓猝被攻之下,很难发挥出正常战力。
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也是军事规律。更重要也更常见的“现象”则在于,军队或者说高密度聚集的人群,一旦受到意外攻击,很容易出现混乱乃至整体崩溃的局面,这个时候,人越多造成的后果反而越严重。
回到伊阙之战,秦军主力从侧后向魏军发起突然而强力的攻击,大大出乎魏军方面的预料,秦军不是在南面打韩军么?怎么会突然“神兵天降”到这里来了?
仓猝受攻之下,魏军不仅发挥不出正常战力,反而很快陷入惨败、混乱和崩溃,在秦军主力的强力打击下,魏军只能向南“溃奔”,从而导致韩军也出现混乱局面。
此时最大的压力出现在整个战场的南侧,这也是白起必须要考虑到的。因为韩军、魏军最大的可能就是从此强力突围,留守的秦军必须要能顶住这一波攻击,否则歼灭战就成了虚话。
因此,南侧战场最大的可能不是配合北侧南北夹击,而是利用伊阙关或者壁垒的优势顽强防守,最惨烈的战事应该是发生在这里。
因此10万秦军白起到底是怎么做的分配,我们已然不得而知,但可以想到的是,他肯定留下了一部分绝对精锐主力来看死“南大门”或者说“袋口”,谨防敌军逃出生天。同时,这也是白起歼灭战的一个特点,那就是构建战场防御工事,利用工事的优势来强化防守,让敌军注定“人力无法突破”。
可以说,整个战役的方方面面,白起都顾及到了,这才是一个看起来“冒险”但却同时极为谨慎全面的军事大家的正常手笔。
伊阙之战的战果毫无疑问,至于能不能斩首二十四万,就要看秦军的水性怎么样了,因为估计会有相当部分的韩魏士兵是死在了伊水之中……
至于此战中韩魏联军是不是真的有“二十四万”之多,后世常常怀疑这个数字,这个恐怕难有定论了。但不管是多少,都不影响伊阙之战歼灭战的实质。
而通过对其后战国历史的整体观察,至少韩国的军队主力应该是在这一战中损失殆尽了,因为之后我们几乎看不到与韩国有关的大规模战争了。
也就是说,伊阙之战重创了韩国,从此韩国沦落到只能观望看戏的无奈地步。
以上。本文是笔者撰写春秋战国时代经典战例的文章以来,最开心也最顺畅的一次,原因很简单,因为白起将战争打成了“艺术”,而“艺术”总能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
这样的经典战例和军事艺术,在后人当然是一种享受,但对于当时的世界各国,可不是什么好的消息。这个我们都清楚,因为之后“白色恐怖”将会遍及中原……
(全文完)
※敬请关注公众号【微存在】,获取更多文章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