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小内向自卑、缺乏安全感,如今叛逆休学如何引导?

学生背景

D同学,15岁初二年级男孩,入学扶禾心理教育6个月。


经家长入学时陈述以及入学后为期15天时间的测试与观察,该同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学生性格

偏内向,有回避型特点,表现为退缩、淡漠、自卑、动力缺失,有焦虑但会主动性屏蔽压力。


情绪管理能力一般,较为刻板,善良但较被动。对自己的行为和状态不愿意去探索,觉得没有意义。


归因方式

不稳定,偏内归因。对环境的体验稍偏负面,被动适应。


时间的横向(人际关系)

和父母的关系较淡漠,同时反应在与老师建立关系的能力稍有欠缺,行为上偏向回避。


与哥哥关系也比较淡漠,体现在同学关系能力偏被动。


从安全感、信任感、亲密感的维度初步评估,D同学稍显不足。


有亲密和信任的朋友,但很少,朋友的类型也是很小的时候认识的小学同学,几乎没有初中的朋友。这也反映了D同学关系能力稍显不足或者较为被动。

 

时间的纵向(成长经历)

4岁左右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从老家搬到ZC读幼儿园,和父母、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在此期间,感觉学习跟不上,压力大,没有朋友。为了跟上学习进度,妈妈天天送他去补习班,D同学对补习感到反感,对补习也不认真,成绩也没有太大提升,妈妈对此有些失望。


小学5年级的时候,学习成绩有进步,父亲的工作地点由ZC搬回老家,一家团聚。小升初考试过后,本来要去普通的中学,父母动用资源把孩子送去比较好的学校,心里比较排斥,感觉父母不理解他,不尊重他。


初一学习偏科,数学很好,其他一般,父母不满意。父母想让班主任多关注他、留意他,于是把家庭关系紧张的情况告诉了班主任,班主任却把这些情况告诉了他的同学,气愤。


对班主任和父母有愤怒情绪,更加叛逆、厌恶上学、沉迷游戏,初二开始休学。


与跟父母沟通不足,感觉就是说了也没用,有自我放弃的情形。其实也是对自己的不认同不接纳,反映出对自己的认知不清。


防御机制

压抑,情感隔离。


对自我的认知

自我认同度稍显不完整,一是对未来规划较为模糊和被动,二是目前有学习的想法和能力不足的冲突,感觉重新开始学习困难较多,压力大,有无力感,自尊水平偏低。


情绪状态

情绪状态比较稳定,但稍显低落,主动性也偏弱。


人际模式

D同学善良、有同情心、但较为回避和被动,不愿意表露情感,内向。


入学15天时间的测试与观察

  • 学习技巧不足

  • 学习意愿不强烈

  • 学习困难和人际沟通双重压力

  • 家庭关系淡漠

  • 朋辈社交技巧不足

  • 自信心不足,退缩,自我放弃

  • 严重的退缩倾向

  • 生涯规划不足

  • 情绪管理技巧不足

  • 压力管理技巧不足

  • 安全感、信任感、亲密感较为匮乏


02

分析与对策


原因分析

成长过程中频繁更换生活学习场所,父母两地分居,很大程度上造成安全感、信任感缺失,并直接影响了孩子的自我感知和人际能力。


与父母关系淡漠,加剧了家庭冲突和矛盾,感到不被尊重、不被关爱、不被理解。


人际互动模式较为僵化,情绪低落,动力不足,兴趣下降等都限制了其正常生活学习。


此判断依据:

  1. 临床观察(新生入校后的反应、心理咨询的动机、人际冲突中的表现)。

  2. 其母亲对孩子情况的详述。


调整方向

首先通过心理咨询辅导,帮助学生梳理其成长经历中惯用的思维模型,了解学生日常应对方式及产生结果。使其认识到自己的心理状况,内在逻辑和对周围的认知。帮助学生找出导致现在结果的源头以及他的应对方式,更新学生认知水平。


其次通过团体心理辅导以及平时和文化课老师的教学互动,使学生重燃对学习的兴趣,保持学习的节奏。


再次通过一对一文化课补习,增强其学习的自信,为能够正常回学校生活和学习做准备,最终落脚点还是学习和认知能力的提升。


最后,行为训练贯穿始终,让身体体能增强,有一个精气神。日常生活习惯的训练和走路说话等细节调整,拥有一个精神饱满的风貌传达内在力量。


03

调整历程--心理辅导


学生善良,有同情心,但较为回避和被动,不愿意表露情感,内向、敏感。但从另外的角度看,也可以理解为有同理心,理性思维逻辑性较好。


有情绪感知能力,只是不想表达或者表达困难,经过整合会在情感能力方面较完整统一,在人际关系方面会有提升。


学生的环境适应力较好,能够自我调适,情绪状态比较稳定。


主动性虽偏弱,但能配合老师、遵守学校的规定、和同学关系友好相处,虽然不善于表达,但善良温和,没有冲突,既能独处,也能在团体活动中重新体验愉悦的感觉。


咨询目标及策略

1、核心问题:


人际关系困惑、退缩的行为方式和偏弱的自我认知是其主要问题。


2、咨询目标:

  • 长期目标—增强自信心,改善人际模式。


  • 阶段目标—前两个月梳理清楚学生的人际关系互动模式以及确定调整的目标和方向;学习节奏纳入正规;体能训练良好;对自我和他人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认知。


3、咨询策略:


行为训练的方式先解决体能等适应能力问题。(CBT)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叙事治疗,合理情绪认知,放松训练,正念练习。


 咨询内容

首先,与学生做初始访谈,确定整体咨询目标为提升自尊水平,探索厌学的潜意识动机。


其次,帮助学生梳理相对被动的人际互动模式,以及退缩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从功能的角度,评估被动或回避的人际模式对自我认知的影响,并根据功能的水平采取相对应的干预策略。


同时,通过心理课对其自我认识不足进行分析和引导,能够清晰认知自我形象,能够把内心痛苦清晰化,让内心有力量感。其余则引导学生能正确地认清自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价值观等。


最后,通过心理情绪疏导结合日常行为训练控制,指导学生提高自我觉察、提升行动力的技巧,并让他运用在实际学习中,纠正学生认知,提高学生自控力,改变学生行为。


矫治方法:

  • 认知行为疗法(CBT)对其自我和周围进行认知分析辨析

  • 精神分析探索深层原因

  • 建构学生力量感

  • 抗挫折训练

  • 情绪控制训练

  • 人际关系技巧训练


04

调整历程--文化课辅导


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掌握学习方法。


对一些基础不牢的学科进行基础式学习,对掌握比较好的科目,进行超常学习。


另外,一对一教学还有另一个任务就是检验学生人际互动模式调整,从比较自卑到乐观积极的和老师互动转变。


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心贴心的互动最能够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细节,有爱心的老师更能够春风化雨。


前期状态

  • 语文:上课过程注意力还是比较集中的,只是在内容概括环节,还是有些紧张,生怕出错。


  • 数学:教学需要把初中知识与高中知识衔接,学生对此不是很有自信,但是听课过程中非常认真,也会在听课的同时有自己的思考。


  • 英语:初二初三都没去上学的情况,以及测试七年级单词识别率不足10%,因长期未上学,要更多耐心一点一点补起来。


  • 物理:太久没上学,常识还是有些生疏,学生也有些不自信。但上课专心、接受能力还行,作业按要求完成,能看出学生有学习意愿。


  • 生物:不太和老师进行眼神和语言互动,不够自信。后续注重关系建立和师生互动,慢慢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 化学:课上较容易走神,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几乎无基础,目光比较固定,但对学习有一定的好奇心,课上课下都很配合,且有用心。


  • 道法:学习比较没有目的,动机感不强,自主性较差,后续课上多给予学生选择和表达的空间,慢慢引导。


  • 历史:初一忘记内容较多,要从最基础一点点来,学生对学习不排斥,并且也有能力去学好,只是基础差一些。相互适应,慢慢再把基础补上来。


中期状态

  • 语文:上课的过程中,互动较多,双方都感觉到轻松而充实。


  • 数学:配合好进度较好,喜欢做作业,听讲认真。从他神情和肢体语言来看,想学习的渴望很强烈,难得学生初期能保持这样的状态,要不断给方向、给方法、给力量,随时观察学生动态。


  • 英语:学生作业完成后能用红笔认真修正,上课从头到尾都能保持认真状态,与老师的关系也渐渐熟悉,逐渐开朗起来了,互动逐渐增多。


  • 物理:作业按要求完成,能看出学生有学习意愿。


  • 生物:课上听课是很认真的,课上做练习,也是积极认真,只是课上时,还是比较自我,回答问题时不够主动,和老师和同学的互动比较被动,课上问他是否听明白时,也不怎么回答,反馈很含糊,很难琢磨他是否真的听懂了。还需要耐心的去带,及时地弄清他是否听明白,课上引导他,让他与老师和同学多交流,课上更积极一些。


  • 化学:学习到元素的部分的时候,发现学生还没学过化学,有许多内容看不懂,后续的知识点呈现会增加一些实验类的视频,让学生对一些理论知识有更直观的感受。


  • 道法:学生愿意学,注意力集中,愿意跟着老师走,听课比较认真。


  • 历史:学生课上没有听明白的地方,不会主动提出来,自己闷着。接下来放慢讲课速度,给他一些思考和消化的时间,尝试解决。


后期状态

  • 语文:课上很认真,互动积极了很多。


  • 数学:学习态度好,做题正确率高,认真听讲。学生表现好时多表扬学生,让学生保持学习积极性。学生难理解的知识点可以多讲解几遍,并且让学生多做题巩固。


  • 英语:给学生打好基础,不求快,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 物理:知识基础薄弱,对一些较抽象的知识记忆较困难。接下来系统地帮学生理了一遍所学的所有公式,理清思路,帮助学生记忆。


  • 生物:作业完成很好,正确率很高,做的很用心,然后回顾上节课的知识点,大部分还记得住,稍有些混乱和模糊,课上听课,很专心,整节课都能跟的上。


  • 化学:抽查知识点记忆情况,在提问过程中发现学生知识掌握较好,课上全程都能注意力集中,学习很高效。


  • 道法:上课的时候回答问题比较积极,但是与同学沟通可能还需要鼓励。


  • 历史:作业完成得很不错,课上知识点的吸收率挺高,容易错的是一些和常识不太相符的理论,学生课堂表现有了很明显的进步,活跃了很多。


05

调整历程--行为习惯训练


针对学生生理与心理发展的需要,有计划地、具体地、持久地进行养成教育,规范行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思维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劳动习惯、卫生习惯、锻炼习惯、自省习惯等具体化了的素质因素。从习惯着手,逐渐影响学生的性格和价值取向,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责任性。


采取行为主义疗法,包括阳性强化和负性惩罚等方法,强化和塑造良性行为,如对时间管理,自己生活的安排等。还包括:


  • 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

  • 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 友爱同学,学会同学间的相互尊重与帮助

  • 在学习和生活上和同学相互照顾,相互帮助

  • 树立独立意识,自我管理生活

  • 遵守学校作息时间,按时起床、出操、上课,养成良好遵纪习惯,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06

调整历程--兴趣爱好培养


  • 艺术类课程:音乐/美术/钢琴/吉他/舞蹈/书法/演讲等

  • 体育类课程:篮球/羽毛球/兵乓球/桌球/跑步/跳绳/自由搏击/瑜伽/健身等

  • 益智类课程:棋类/推理/阅读/活动/手工等


戒除网瘾

  • 戒断,限制手机的使用;

  • 拓展D同学的兴趣爱好,转移对网络的注意程度;

  • 对一些陪伴与关怀,从内在填补D同学需要;


陶冶情操,增强自信心

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态,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自信心和价值观,使个性在融洽的氛围中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


培养严谨的思维

从培养孩子的思维上面讲,兴趣爱好可以让孩子在学习新的知识过程中,形成严谨的思维,在遇到困难时我们会认真探索、钻研、寻找答案直至解决问题。


增强意志力

健康的兴趣爱好,可以使孩子在生活中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培养孩子顽强的毅力,沿着自己的目标坚强地走下去。


07

后期反馈


离校反馈

1、网瘾方面


D同学核心问题并非网瘾,网络需求量大仅是对于现实不能满足需求的逃避与补充,因此,核心问题解决后,该问题也会随之消退;


2、学习动力


树立了学习目标,也明白了学习对于自己的意义,从厌恶学习到愿意为了目标努力学习;


3、社会交往


随着学习目标的清晰与不断落实,自我效能感不断提升,逐渐变得自信,积极,活跃,愿意与人交往。


后续家庭教育建议

1、客观对待网络


拓展D同学兴趣范围,巩固现有效果,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防止缺乏朋友或为了跟同伴有共同的爱好,再从网络中寻找;


2、培养自我价值感


发现D同学优势,建立自尊感;


同时,拓展Z同学兴趣范围,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从多个方面发现自己的优点,而非在一个点上失去竞争力就丧失自我价值感,以此巩固现有效果;


3、理解与肯定


D同学能够清楚认识自己当前学业水平,对未来也有一定的认识,还需家长在一定的指导下多一些支持。


尤其对D同学自身想法,多一些理解与肯定,个体在被肯定与被尊重的心理环境下,才有更多的心理能量来发挥自己的优势与潜能。


4、亲子关系方面


父母双方都必须做出调整,父亲的赞美与肯定对于男孩子男子气概,以及责任意识的养成有深远影响。


日常观察中能够发现,D同学内在还是有一定担当,只是没有能量或者机会将之表现出来。


同时,母亲需要适当的放手,給与孩子自我成长的探索机会,允许其作为男性角色去承担一些家庭责任。


D同学能够清楚认识自己当前学业水平,对未来也有一定的认识,还需家长多一些指导与支持。


你可能感兴趣的:(孩子从小内向自卑、缺乏安全感,如今叛逆休学如何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