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会读书吗?不会!
要问我大学最最后悔的一件事是什么?
那绝对是读书!读书!读书!
说来惭愧,我是在毕业后才真正发现书的美妙,也许距离产生了美。
最近几年我一直不间断地读书,说实话,读的很杂,喜欢什么读什么,彻底放飞了自我。但是……
和很多人一样,貌似收获不多,都说雁过留声,我这粗略估算最近几年年也读了有近两百本了,但如果让我就某一本写点儿正儿八经的东西,心头竟然有点儿茫然无措。
天空飞过很多只鸟,但是竟然没留下一点儿痕迹。
人的生命和时间都很宝贵,必须做出改变了。
如果你也有和我同样的困惑,请滑动屏幕,继续往下读。
前段时间认真拜读了一下《如何阅读一本书》,才蓦然发现,原来好读书也不能乱来。
读十本没有收获,还不如只精读一本。读一本耗费了可以读十本的精力,那为什么不读十本?
干货来袭,以下是我整理的读书笔记,分享之,同时自己也梳理一遍。毕竟利人利己的事情不多,分享算一件吧。
一、阅读是什么?
二、阅读有几个层次?具体如何操作?
三、阅读不同书籍的方法?
一、阅读是什么?
阅读是一门艺术,而非机械运动。
我们每天一睁眼,就被各种各样的资讯和信息包围着,被动接收着各种资讯和观点,以至于可能会产生一种错觉——我每天都在学习进步。
有这种想法的人要小心啦。
殊不知,真正的知识离我们越来越远,而且我们的理解力和思考力也在慢慢退化。
就如同作者在书中所说,“太多的资讯就如同太少的资讯一样,都是一种对理解力的阻碍,现代的媒体正以压倒性的泛滥资讯阻碍我们的理解力。”
什么才是真正的阅读?
阅读根据目标不同分为:为获得资讯而读和为求得理解而读。
前者只是吸收资讯,不能增进我们的理解力,在开始阅读之前,我们的理解力就已经与它们完全相当了。
想想,我们在阅读报纸、杂志或是其他东西时,是不是很少遇到阅读障碍,一般凭我们的阅读技巧和聪明才智,一下子便能融会贯通。
后者则不然。
只有一种方式是真正地在阅读。没有任何外力的帮助,你就是要读这本书。你什么都没有,只凭着内心的力量,玩味着眼前的字句,慢慢地提升字句,从只有模糊的概念到更清楚地理解为止。这种阅读就是让一本书向你既有的理解力做挑战。
阅读是一门主动的艺术。凭着自己的心智活动努力阅读,从只有粗浅的了解推进到深入的体会,就像自我的破茧而出。
二、阅读的层次
作者将阅读分为了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
基础阅读就是会识字、懂句法,能够回答,“这个句子在说什么?”
检视阅读就是系统化略读,能够回答,“这本书在谈什么?”、“这本书的架构是怎样?”,是有限时间内的阅读。
分析阅读是全盘、完整的阅读,是寻求理解的阅读,无限时间里的最好阅读。
主题阅读是最高层次的阅读,又称比较阅读,这种阅读是就某一主题,读一系列有关主题的书,列出这些书的相关之处。这也是最难的阅读。
任何一种超越基础阅读的阅读层次,核心就在你要努力提出问题,尽可能找到答案,这也是自我要求阅读者与没有自我要求的阅读者的有天壤之别的原因。
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要做到以下四点:
(1)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找出这本书的主题。
(2)作者详细说了什么,怎样说的?找出主要的想法、声明与论点。
(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你必须能回答前两个问题才能回答第三个问题,要有责任为这本书做出自己的判断。
(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如果这本书给了你一些资讯,你一定要问问这些资讯有什么意义。为什么作者认为这件事很重要?真的有必要了解吗?如果这本书启发了你,就要找出相关的、更深的含意或建议,获得更多的启示。
让一本书真正属于你自己。
你买了一本书,就像是买了一项资产,和你付钱买衣服或是家具是一样的。但是就一本书来说,付钱购买的动作却不过是真正拥有这本书的前奏而已。要真正完全拥有一本书来说,必须把这本书变成你自己的一部分才行,而要让你成为书的一部分最好的方法——就是要去写下来。
重点来了!
检视阅读——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略读的习惯应该用不着花太多时间。
(1)先看书名页、序。
(2)研究目录页,对书的基本架构做概况性的理解。
(3)如果附有索引,也要检阅一下。
(4)读一下出版者的介绍。
完成这四步,已经有足够的资讯,让你是想要更仔细地读这本书,还是根本不想读下去。准备好真正略读一本书了。
(5)根据目录,挑几个看来跟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看。
(6)打开书,东翻翻西翻翻,念一两段,有时候连续读几页,不要太多,不要忽略最后的两三页。
还有一个规则要注意:第一次面对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从头到尾先读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检索。
同时注意阅读速度,慢不该慢到不值得,快不该快到有损于满足与理解。
分析阅读
分析阅读一般来说更适用于论说性的作品(传达知识的书),不适用阅读小说或诗集。
它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
(1)依照书的种类与主题分类。
(2)用最简短的句子叙述整本书的内容。发现这本书的主题或重点。
(3)将书中重要篇章列举出来,说明他们如何按照顺序组成一个整体的架构。你可以不用跟着书上的章节来归纳一本书的架构。
(4)找出作者要问的问题。一本书的作者在开始写作时一定是先有一个或多个问题的,而这本书的内容就是对于这些问题的答案。
分析阅读第二阶段:诠释一本书的内容。
(5)诠释作者的关键字,与他达成共识。找出重要单字,透过它们与作者达成共识,确定单字背后的意义。
(6)由最重要的句子中,抓住作者的重要主旨。最重要的句子是在整个论述中,阐述作者判断的部分。“用自己的话来说”,是测验懂不懂一个句子主旨的最佳方法。
(7)找出作者的论述,重新架构这些论述的前因后果,以明白作者的主张。找出书中说明重要论述的段落,从相关段落中整理出前后顺序。
(8)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没解决的。再判断哪些是作者知道认为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分析阅读第三阶段:像是沟通知识一样地评论一本书的规则。
阅读一本书,是一种对话。主动阅读不会为已经了解一本书在说些什么而停顿下来,必须能评论,提出批评,才算真正完成这件事。
最能学习的读者,也就是最能批评的读者。
A.智慧礼节的一般规则
(9)先完整了解一本书,不要着急评论。说出“我同意”,“不同意”,或“我暂缓评论”之前,一定能肯定地说:“我了解了”。
说出“我不懂”,也只能在你尽过最大努力之后,因为书而不是你自己的理由才能说这样的话。
(10)避免争强好辩或盲目反对。当你不同意作者的观点时,要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要无理地辩驳或争论。无论同意或反对,读者应只顾虑一点——关于这件事的真理是什么。
(11)在评论之前,要区别得出真正的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尊重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在作任何评断之前,都要找出理论基础。可以将知识上的不同意见看作做大体上可以解决的问题。
B.批评观点的特别标准
当读者读懂了一本书,但是却不同意作者时,应该没有偏见,也不应情绪化。
(12)作者的知识不足。是指作者缺少某些与他想要解决的问题相关的知识。
(13)作者的知识错误。是指作者的理念不正确,可能来自缺乏知识,但也可能远不止如此。
(14)作者不合逻辑。是指作者的推论荒谬,比如缺乏连贯性,或是前后矛盾。
(15)证明作者的分析是不完整的。意思是指作者并没有解决他一开始提出来的所有问题,或是并没能善用他手边的资料,没有看出其间的含意与纵横交错的关系。
严格说来,最后一点不能作为不同意一个作者的根据,我们只能就作者的成就是有限的而站在对立面上。人是有限的,他所做的工作也都是有限的,不完整的。
这个阶段,读者可以回答对一本书提出来的第三个与第四个问题:这是真实的吗?有意义吗?
当然,许多书都值得精读。但有更多的书只要浏览一下就行了。要成为一个好读者,就要懂得依照一本书的特质,运用不同的阅读技巧来阅读。
一个读得很广泛,却读不精的人,与其值得赞美,不如值得同情。就像霍布斯所说:“如果我像一般人一样读那么多书,我就跟他一样愚蠢了。”
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是最高层次的阅读。即同时阅读数本讲述某种相似概念的书籍,总结归纳比较其中的概念,并从中提出超越这些书中知识的新的想法。这是所有阅读中最复杂也最系统化的阅读。
主题阅读中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观察研究。针对要研究的主题,设计一份试验性的书目,这时可以参考图书馆目录、专家的建议与书中的书目索引。运用检视阅读的方法,浏览这份书目上所有的书,确定哪些与主题相关。
第二阶段,正式主题阅读。开始阅读第一阶段收集到的所有书籍。
(1)找到相关章节。主题阅读中,确立的主题才是基本的重点,而不是所阅读的书。阅读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而非单纯的阅读这本书。因此,主题阅读的第一步应该是用检视阅读法确定好与主题相关的章节。
(2)带引作者与你达到共识。这一步与分析阅读第二步是相反,是由你来建立共识,也就是说强迫作者使用你的语言,而不是你用他的语言,要建立一套中立客观的语言。
(3)厘清问题。列出一些可以把我们的问题说得比较明白的问题,然后让作者来回答这些问题。问题的顺序与主题有关,内容涉及从正在研究的概念或现象,到这些概念或现象是如何被发现或表现出来的,最后到前面的这些问题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在这一步,所有的作者,都应该能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尽管答案可能不会相同,但这正也是后续一步所要做的事情。
(4)界定议题。将作者针对各个问题的不同意见整理陈列在各个议题之旁。各个作者之间或之中,不见得一定存在着某个议题。有时候,需要针对一些不是作者主要关心范围的事情,把他的观点解读,才能建构出这种议题。
(5)分析讨论。把问题和议题按顺序排列,以求突显主题。将比较有共通性的议题,放在比较没有共通性的议题之前。各个议题之间的关系也要清楚地界定出来。
主题阅读就是要能面面俱到,而自己并不预设立场。主题阅读的目的并不是给阅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供最终的答案。主题阅读追求的是“辩证的客观”
三、不同类型书籍的阅读方法
(1)实用型书籍。
阅读时要提出四个问题:第一,这本书在谈什么?第二,作者想要你做什么,目的是什么?第三,内容真实吗?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采取行动。
(2)想象文学。
想象文学在阐述一个经验本身。阅读一部伟大文学作品应该以达成某种深沉的经验为目标。
阅读时要提出三个问题。第一,将想象文学分类。第二,抓住整本书的大意,用一两句话说明。第三,发现各个部分的架构。知道故事的开始、高潮和结局在哪儿,如何发生,如何结局。
亚里士多德说情节是一个故事的灵魂。要把一个故事读好,就要把手指放在作者的脉搏上,感觉到每一次的心跳。
(3)故事、戏剧与诗。
阅读故事书要快读,全心全意地读。戏剧要慢慢地,就像听众在听你说话一样,带着感情读。了解一首诗,一定要去读它——一遍又一遍地读,当放下这首诗的时候,我们对这首诗所有的体会,可能超过我们的认知。
(4)历史书。
可以用分析阅读的方法,需要关心的问题,第一,这本书在谈些什么,没有谈到的又是为什么。第二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说故事的。
同时要注意,第一,对你感兴趣的事件或时期,尽可能阅读一种以上的历史书。第二,阅读历史书时,不只关心过去某个时间、地点真正发生了什么事,还要读懂在任何时空中,尤其是现在,人们为什么会如此这般行动的原因。
历史是由古到今的故事。我们感兴趣的是现在——以及未来。
(5)科学与数学。
阅读科学作品,要注意作者最初的假设,然后把他的假设与经过论证后的结论作个区别。科学的客观不在于没有最初的偏见,而在于坦白承认。
数学是一种语言,我们可以像学习自己的语言一样学习它,而且数学只是书写的语言。
记住,你的责任不是成为这个主题的专家,而是要去了解相关问题,在阅读时就会轻松许多。
写了这么多,如果没有执行起来,岂不是太可惜了。
只有行动起来,才能知道原来自己可以这么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