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我明显感受到事务越来越多,平时身体健康、生活、工作几方面很难做到平衡,于是之前也找了一些讲效率的书来看,也去学习了项目管理的方法,也尝试用一些手机软件来管理自己的事务……但所得的效果都不十分理想。
我隐约觉得,一定有办法能让我的效率大幅度提升!每个人的行为和思维都是有惯性,之前看书、上课……所努力的方向都是在学习知识和尝试工具,而背后需要升级的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
记得有个体操教练曾经总结过,体操运动员要熟练掌握一个正确动作,至少要练习300次,但如果要纠正一个动作,至少要练习3000次。
所以我在思考,之前用的清单App,番茄时间等工具,我有使用对方法吗?
于是,我花了大价钱去报了一个时间管理的线下课程,这个课程解答了我所有的疑惑和重建一种生活方式。
因为每个人关注的需求点不同,我结合我自己的体会,我收获感受最深刻的3点内容分享给大家。
第一是:人生有方向目标,工作才有重点!
想象一下自己在3年内,5年内,10年内想要实现怎样的生活和工作目标,可能一下子不会很具体,脑海里想象一个愿景画面。随便写下50条,再减到20-30个目标。如果实在没有方向,也有一些工具可以参考,例如“八大关注”表,这个表经过樊登的推荐后,在抖音上很火了。
效能是指你提高效能你要做什么,达到什么程度。例如:有时间陪家人。
项目是你想执行的写到项目里。八大关注需要每个月看一遍,真心想做的放项目里。
八大关注不能写的太细,而要用更宏观的表述。先有模糊目标,再有清晰短期的目标,最后有清晰长远的目标。)
所谓高能要事,我们的注意力有限,也不可能完成所有的事情,所以我们应把精力聚焦在要事上,活在当下。其实人一天高效能的时间段可能就是2-4个小时。
那么什么是要事呢?事情重不重要取决于目标,细分是为了执行,再大的事都可以从第一步开始。
所以有了目标方向,近细远粗,每天吃3个青蛙,番茄时间,每天重要的三件事,这些工具方法才更有针对性的意义,而不是在瞎忙。
第二点是:同步思维和工具思维
我们处于大数据时代,我们要具备同步思维。掌握科技,效率会越来越高。
要事重复做,重复流程化,流程用工具,工具自动化。
例如日历系统:用来记录固定的时间必须要做的事情,要少而精。
日历是承诺。日历上包括工作,家庭,个人日历,不能只填工作。你可要通过云端账号,共享你的日历行程,让该知道的人快速获取你的信息,同步你的信息,减少沟通成本。
如果运用到工作上,例如印象笔记,和石墨文档,都是快速地实现信息同步的工具。
还有一个是清单系统,例如TO DO,滴答App等,把大脑清空,大脑不是用来记忆的,它是用来思考分析,回顾检视,更新创造等…..所以面对很多的想法和一堆杂事怎么办,把生活中要做的事情都收集到清单的收件箱当中,然后分类,对于不重要不紧急的事删除,对于重要紧急的事情和重要不紧急的事情进行排程,最后才是执行。
记录——排程——执行。
把一切快速赶出大脑。记录一件事不要超过5秒钟。记录是排除干扰,排程是把事情分轻重缓急,执行要分类完成。
第三点是:检视。
时间管理的起点是了解你的时间花在了哪里。所以要记录时间,分析管理自己的时间,做重要的事。因为有目标,你可以利用晨间日志,周总结,月反思等工具检视更新自己。
总结:时间管理,其实是重建生活方式,它是一个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光学不练没有用。真正的学习是在行动之后!
没有行动就没有体验,没有体验就没有感知,没有感知就不会记录,没有记录就没有反思,没有记录就等于没有"发生",什么都没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