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处理现实问题,缓解心理问题,修炼知行合一

很多通俗话语都是民间智慧,只不过调侃方式或者过于概括,如果为了说而说,人云亦云,就太可惜了。

比如对于“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解读看看意味着什么。

一般来说,拿得起是指能做事,处理现实问题,放得下是指能接受不理想结果,处理心理问题,想得开则用行动来表达能上能下,接受能好能坏,真能做到拿放自如。

以上是第一层含义,针对事情和心情的处理,这也是个人生活面对的主要内容,属于内涵范畴。

第二层含义是外延,采用比喻类比方式。

我们知道传统文化包括儒释道,可以分别对应为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

儒家要求人们积极上进,“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改造世界,服务社会,这是拿得起。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我们可以认为佛学对应放得下,这就是佛学常说的“四大皆空”,注意空不是没有,而是变化的意思,因为世界是绝对变化的,诸法无常诸行无我,看到的只是表象和假象,万法唯心造,要放下固执。

道家学说代表人物是老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上善若水,以柔克刚,顺其自然,世界原本就是对立统一的,没有任何矛盾,矛盾纠结拧巴冲突都是心理创造的,对应为想得开。

再用关系来理解。

拿得起是做好自己的事情,对应自我关系,自己和自己搞好关系,所谓“打铁还得自身硬”,“认知合理、情绪稳定、行为适当”,一切关系本质都是自我关系。

放得下是做好人际互动,对应人际关系,自己和别人处好关系,心理健康标志之一是“人际和谐”,这要能共情别人。

想得开则是做好人和自然的关系,对应自然关系,要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然世界,保持和社会以及自然的紧密联系,心理健康标志之一是“适应环境”,很多时候借助自然事物可以疗愈自我关系和社会关系。

用横渠四句来对应,“为天地立心”是拿得起,做好自己,“为生民立命”是放得下,服务别人,“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想得开,有益社会。

上面说的是“是什么”,最后说说“怎么做”,毕竟学以致用才是目的。

拿得起对应技术是“分类应对”, 处理任何事情有多种方式,不同处理方式有不同后果,我们不能控制和保证后果如何,但是可以提前分类应对。

这就是先判断再应对,先定性再定量,比如情绪管理,区分三种心理健康水平分别应对,比如一般事情,区分好坏两种可能应对。

放得下技术是“主动示弱”,心理问题要先接受再改变,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放得下不是说说就可以的,真接受自己五种局限性,放过自己,人际互动中再主动示弱,心理看法都是主观的,何必与人争执难受了自己。

想得开技术是“知行合一”,听其言观其行,知道还要做到,做到就是行动,在不起眼的日常行为中体会拿放。

解释任何概念都是三部曲,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概念又可以分作内涵和外延,厘清这三个元问题可以不断促进心理健康水平。

你可能感兴趣的:(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处理现实问题,缓解心理问题,修炼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