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7.26 第八天

《由内而外的教养》08章

摘要:等孩子长大一些,他们会懂得理解并宽容地对待父母独处的需要,因为他们自己对于联结和独处之间的界限已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青少年时期则完全是另一回事。这个时期的孩子不愿意和父母共处,而更愿意寻求与同龄人的交流。

如果你需要独处,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告诉孩子。与其企图忽略孩子或者责怪他“强迫”你花时间陪他,不如告诉他“我现在需要自己待一会儿,但是十分钟以后我就可以给你讲故事了”,这会是个更好的选择。让孩子知道你的感受和行为都是出于自己的需求,而不是他的行为导致的结果,孩子就不会认为自己遭到了你的否定。如果无法合理地对待自己的需求,你可能会采取相对无益的方式,对孩子发脾气,或者觉得孩子“要求太多”。

感悟:有时候我是真的想独处而这时候孩子又不听的过来要跟我说这说那的时候,我就不能好好的处理这种状况,大多数都会带些烦躁的情绪让孩子不要打扰,而又没说出什么合理的理由,孩子这时候会很失望有时会气愤的走开。如果多搞几次,孩子也会不耐烦的对待我或是他人,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摘要:很多时候,理解性的评价能够帮助孩子从需求未得到满足的失望中走出来。但是,即使父母给出的反应是最具支持性的,孩子还是会因为愿望没有得到满足而难过。让孩子继续难过,而不去惩罚或者宠溺他,是让孩子学会处理和忍受消极情绪的好机会。你并不需要满足孩子的所有需求,或者试图让他一直沉溺于这种难过的感觉之中。让孩子拥有自己的情绪,并让他知道你理解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有多难过。这才是你能为孩子做的最温柔、最有益的事情。

感悟:当还孩子有要求或是想拥有某个东西的时候,多数我会满足她,其实这也是种宠溺,久而久之让她感受不到忍耐之心,所以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不愿多想,多等,会有些急躁。

摘要:比起使用语言威胁孩子,采取行动更加重要。正如我们所看到的,由于限制设置过于模糊,母亲给出的信息又缺乏清晰度,杰克不断地得寸进尺,想要知道到底怎样才算是“够了”。

感悟:这是我们很多人容易犯的错误,行动不明确,只是一味地去说教,或是让对方觉得你没有那么坚决反对,不仅是对孩子,对待家人,同事,朋友有时候也会如此。

感恩:今天朋友小聚,说到了我不像以前那样总是去抱怨,总是很悲伤,感恩自己,感恩友友一路陪伴,看到我的改变,看到我的更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7.26 第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