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适合的课程

【网师预习作业·《班本课程设计与实践》课程】

寻找适合的课程


提交人:201304刘美蓉

邮箱:[email protected]

工作单位:定南县第三小学


题目:了解《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全书框架以及《未来课程想象力》第三、四部分。

1、为何有必要了解课程领域,说说你觉得课程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2、大多数课程工作者是如何定义课程的,你呢?

3、对比国内和北欧,香港教育,给你哪些启示?


关于课程,我之前认为,这就是每天要上的语文、数学等国家课程,按照《课程标准》一一实行。甚至,对于这些国家课程还有很多老师不明白其中的教育目的,每学期的开学初都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解读《课程标准》,以此更好地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近两年,县里引进“新教育实验”,倡导“研发卓越课程”,从新教育实验系列书籍及相关的培训中知道,原来除了国家课程,我们教师还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研发有个性的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有力补充,实现师生生命的幸福完整。

看到海门东洲小学的“中国风母语美”课程群,我惊讶于可以有这样的整体架构;看到杭州银河小学的“食育课程”“新闻课程”“晕染课程”等,我惊叹可以做得如此完美。还有“农历的天空下”等课程,都无不展现了老师与学生的卓越。于是,我们也尝试做自己的课程:整本书共读课程、读写绘课程、劳动种植课程、足球课程、客家文化课程等。但是,对于为什么要做,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还是很模糊的认识。所以,本学期选择了“班本课程设计与实践”,想通过学习更清晰的认识并理解,进而更好地研发属于我自己的课程。

近段时间研读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知道了本书围绕“学校应力求达到何种教育目标、如何选择有助于实现这些教育目标的学习经验、如何为有效的教学组织学习经验、如何评估学习经验的有效性”四个方面来论述。

百度百科定义课程为,广义上看,课程是一种教育性经验,是对主体产生积极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总和;狭义上,课程专指学校场域中存在和生成的有助于学生积极健康发展的教育性因素以及学生获得的教育性经验。

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也多次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其意思指功课及其进程。这里的“课程”仅仅指学习内容的安排次序和规定,没有涉及教学方面的要求,因此称为“学程”更为准确。

在西方英语世界里,课程(Curriculum)一词最早见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H.Spencer)《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一文中。它是从拉丁语“Currere”一词派生出来的,意为“跑道”(Race-course)。由此课程就是为不同学生设计的不同轨道,从而引出了一种传统的课程体系;而“Currere”的动词形式是指“奔跑”,这样理解课程的着眼点就会放在个体认识的独特性和经验的自我建构上,就会得出一种完全不同的课程理论和实践。

课程即活动,这种课程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杜威。杜威认为“课程最大流弊是与儿童生活不相沟通,学科科目相互联系的中心点不是科学,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

在泰勒看来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而学习经验,他认为“教育的基本手段是提供学习经验,而不是向学生展示各种事物。”这种观点强调学生是主动参与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习的质和量决定于学生而不是课程,强调学生与外部环境的互相作用。教师的职责是构建适合学生能力与兴趣的各种情境,以便为每个学生提供不一样的课程。

在我看来,课程就是为实现国家意志、为培养什么样的人而专门设计的所有内容和行动。

看了北欧、香港的教育,我觉得每个国家的教育都是与这个国家的制度、国情、文化、信仰有极大的关系的。比如北欧丹麦的教育,他们国家的高福利、终身免费的教育和医疗,收入差距不大等,使得他们整个社会都能安心不拼搏不奋斗不竞争不折腾,作为教育的主体,家长、老师、学生肯定是不焦虑的。也就有了低年级一直“玩”的教育。我是很羡慕这种教育的,我觉得这是尊重人的天性的,人往往在闲暇时光里才会有创造。我也特别喜欢丹麦这种体验式的博物馆,所有工具都有小孩的尺寸,这又是把孩子当成真正的人来看待,而不只是一个孩子。而我们中国的教育,相比之下,更明显的功利性,为了找到好工作,考上好大学,这也与我们国家大、人口多的国情有关。

所以,现在国家认识到我们功利性的教育的不足,今年开始大力实行“双减”工作,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减轻家长课外培训的负担。我希望我们更多老师能够更清醒的认识,这“双减”的用意,能够给老师更多研发卓越课程的时间与空间,能让学生更自主地发展自我,而不是整天淹没在题海中。当然,要实现这些,如果能在我们这种小县城有更多的规范的博物馆、体验馆、图书馆等公共场所,这一定有助于我们课程的研发的。

提交日期:2021年9月12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寻找适合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