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沟通》

一、不知道沟通。

小时候因为口吃的问题自卑,因为受欺负就不向外沟通,养成了一种自我封闭的状态,对外界时刻充满防御,对陌生人人突如其来的询问,第一反应是防御,抗拒。第二反应是逃离。

在学校一心学习,真正需要交流的仿佛也没有多少,也都是熟人,说话不用在乎什么,开开玩笑都无所谓,渐渐忘记了自己不会沟通这回事。

上学专心学习,毕业了就专心工作,反正找的工作也是技术类型,属于甲方身份特质,不需要求人,自己一个人专心解决问题就可以了。

做事有自己的原则,好好工作,自我感觉良好。

二、觉知沟通

工作后一个人出差,修机器,独行的路少不了天马行空的想象,也有幸诞生除了“元认知能力”,留意到自己与陌生人或者不太熟悉的人之间沟通模式。

以自我为中心的认识,特别受不了被拒绝,当被拒绝了,内心就会产生一股暴怒,恨不得毁了世界……这个认识,让我意识到这完全与武志红老师讲的婴儿的心理相似。

我这是巨婴式的思维模式,自己就是宇宙的中心,沟通中存在要主导沟通,当被拒绝就要毁灭,并感受到深深的无力感,与自卑感。这样的沟通不叫沟通,或者说叫臣服与被臣服,而内心是拒绝臣服,可又时常主导不了实际情况。

在沟通的过程中,常用命令口吻,命令他人,没有真正做到平等的沟通,这样反而很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直接开战,自己瞬间变成斗士,不伤敌便伤己。

三、改变

今晚入住天骄酒店,因为开放问题把前台怼的无话可说,最后她红着脸“屈服”了,红着脸给我开房,我有点冰冷的表情对着她说了“谢谢”。

反思沟通的过程,是自己的反应“太激烈”本能反应直接接管处理事物,直接开怼,忽略沟通的本意,有幸元认知弹窗跳出来,恢复了一点“神智”,僵硬的向对方表示感谢。

觉察自己的言行,改变沟通方式,生活可以更美好。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孔子他老人家每日要三次反省自己,反观自己的生活,很多时候是没有觉知的,先做到每天至少反省一次。希望今天做到能在沟通方面有一点进步。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情绪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