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31日19:00——21:15
一、课前复盘
1,教练和助教复盘。10月31日12:00-12:45,沛铭教练组织其他两位教练和两位助教,就第三次课程进行复盘,理清第三次课程的流程,并强调对话时的方式和参与问题。按照两轮轮换教练的方式,对第三次课程参与教练和助教进行重新分组。参与人员:沛铭教练、王慧教练、阳霞教练、李大昕、陈武红。地点:腾讯会议。
2,助教和组长的复盘。10月31日15:10-15:45,两位助教和四位组长通过微信群视频的方式,进行课前预热,召开复盘会议。李大昕老师对第二次课程的主题讨论帖回复情况进行总结,鼓励全员参与,积极学习,陈武红老师说明第三次课程流程和注意事项,做好和组员的互动。
二、人员参与上课情况
学员应到20人,实到19人,1人请假,康红敏外出未参加。
三位教练参与对话, Helen教练请假。
三、直播技术操作方面
U1组和U3组在直播操作方面,衔接不熟练。
四、总教室课程核心内容
百分百的生命,如何用4.9的知识去激发潜能?
带着未知和好奇,支持对方去到潜能区
我们教练通过聆听、反馈、发问去到探索对方的未知区
信念:我们看待世界的视角和滤镜
价值观:什么对于我们生命而言是真正重要的(限制性的信念就限制了我们的未来)
角色:我是谁
使命:我今生的工作是什么
透过对话,表达自己的需求
表达需求不容易对立,而不是表达情绪
情绪是一种需求满足或者没有满足的表达放下已知,认识全部新模式让自己去找到自己想要的现实
有选择的平衡达成共识 建立对话
教练有个重要的原则:我分享我的观点,但不坚持它一定是对的。
带着未知和好奇,支持对方去到潜能区听言语之外的东西?
我们在过往生命中缺失的部分可能构成我们的价值观需求:通过对话看见自己的与他人之间的平衡
五、小组交流亮点
各组案主都觉察到学习带给自己的成长和喜悦,对于教练式发问充满兴趣。
六、课堂上的金句整理
U1组:
李芬:帮助她找到她自己想要的,而不是我想要给她的。
颉爱英:站在未来的高度看待现在遇到的问题。
郅慧:交流出营养。
郝婷婷:以教练的模式发问,俯身去倾听,去感受,去让孩子、学生找到自我-----以专家模式给出温和,适当的建议,达成共识。
U2组:挑战越大,机会越大。走出舒适区,才会有真正的发展。
U3组:倾听和共情比建议更重要,不强求,不抱怨,尊重赏识鼓励,对自己,对别人都如此,纳悦自己,尊重别人。
U4组:
李大昕老师:这些情绪背后有哪些未被满足的需求?什么阻碍了孩子成为他希望的样子呢?
张艳红老师:教练式发问触动了内心的思考,放下焦虑,做我能做到的事情。
胡军红老师:你觉得孩子考研的动机是什么呢?
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练习和应用。
王德国老师:儿子第一年考研失利你和孩子分析过原因吗?
按照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的建议和感受。教练式发问引发了个人思考,带到了问题的本质,更有助于解决问题。
张玉红老师:您觉得儿子希望你在生活中给予他怎样的支持呢?把亲子关系建设放在首位,孩子的学业更多地让他自己去把握。
U5组:
我们可以先更多的了解学生
找到学生逃学的根本原因
找到孩子内心的所缺失的东西,思考如何补足这些东西
走进孩子的生活中,让孩子知道老师是关心他的
阅读阅读再阅读
七、小组Check-out
U1:
李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了解到了其实是我总在带着已有的答案去与孩子沟通问题,当然孩子给的是他的答案与我已有的答案是冲突的,我又不接受孩子的答案只管发泄自己的不满。又让我学会了不再一味的表达自己的情绪而要更多的关注到自己和孩子需求,明确需求后通过建立对话为自己的需求负起责。
郅慧:教练需要认真聆听被教练者的讲述,听到讲述者言语之外的东西,便于更好的发问,帮助讲述者回到事情本源,这真是一项需要好好学习和实践的技能。最高的境界,就是自己成为自己的教练与自己对话,面对自己的问题,用教练式对话帮助自己,那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郝婷婷:当下,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我们可能仅仅做到了专家模式,习惯性的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给别人提建议,提要求,最后,当学生和孩子没有满足我们的期望时,我们又很抓狂。忽视教练模式是我们很多老师遇到的最大障碍,我们很少去倾听孩子的心声,去真正的了解他们需求,最后"两败俱伤",效果不佳。
以教练的模式发问,俯身去倾听,去感受,去让孩子、学生找到自我-----以专家模式给出温和,适当的建议,达成共识,使自己和学生都朝更好的方向前行----再以教练的模式发问,问自己,问孩子,问学生,我改变了吗?我进步了吗?
颉爱英:从自己的内心开始改变,探寻问题的根源。教练式对话引发我们主动思考,转换视角,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U2:
李芮丽:专家型的建议让我更加明晰利弊,教练型对话让我看到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十几分钟的对话让我静下来感受,内心充满力量,跳出舒适区,接受挑战,拥抱不确定的未来吧!尤其是大教室分享后内心更加喜悦,安在当下,静待未来!
马增信:在专家模式下,各位“专家”都很热心,也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有趣的是这些建议看上去都还不错。但感觉案主却无所适从。我的感觉,在这种情境下,案主的思绪会比较乱,因此选择就非常困难。到了教练模式环节,每位“教练”改变了原来的谈话模式,开始以倾听的方式深度聆听,同时,以开放的询问启发案主的自我觉知,由建议改为让案主真正体会当下自己,聆听一下自己的声音。这种沟通虽然没有正确答案,也没有直接的建议,但因为启发了案主的自我,案主的情绪更稳定,也更容易从自身找到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
U3:
周长云老师:今晚的学习又是收获满满,信念是我们看待世界的视角和滤镜,生活中要学会将消极的信念转化为积极的信念,教练式的聆听,是听对方语言背后的意图、情绪、需求、价值观、信念、使命,教练是把限制性信念转化成积极性信念的过程。我是世界的源头,爱是问题的答案,唯有不断学习,并做到知行合一,成为智者。
李秀琴:面对百分百的生命,该如何用不足百分之五的知识去激发潜能?无论是自己的孩子、还是学生,他们有自己漫长的一生,而我们只能陪伴一程,这一程我们该留下些什么?两种模式的体验让我开始了解教练式对话,聆听、反馈、发问,我们可以带着未知和好奇,支持孩子去到潜能区,而不是我要你怎样、你该怎样做......学着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人,以平等身份来孩子们对话,达成彼此的共识,这样的对话才更能让孩子们接受。
黄春荣老师:专家模式和教练模式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我们真的无所适从时,我们的确需要专家给我们提供建议,当我们举棋不定不知那样做好时,教练模式会让我们找到我们内心最需要的。
通过第三次课程,我觉得我接下来首先要做的是,改变以往的学习模式“只输入无输出”,这样的学习效果是最低效的,也往往是被动接受的,过后没有留痕的学习;我要向我的小伙伴学习,静心聆听,善于思考、具有敏锐的洞察力。
U4:
胡军红老师:
反观自己平时与孩子的交流,大部分是处于专家模式,简单粗暴地给予孩子我认为最正确的建议,却不一定能够说到孩子心里。为什么有些孩子屡教不改?为什么好多事情需要老师说很多次?应该就是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没有触动孩子的心灵吧。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尝试着去改变自己,放下教师的权威思想,多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多跟孩子沟通,找到问题的症结。
张艳红老师:
反思自己的平时交流,专家模式,给别人提建议占多数,缺乏教练式的精准发问,有时自己说的口干舌燥,但对方的收获和感悟可能只是在表层上,看不到事情的本质,找不到源头,改变也比较难。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多多尝试教练的精准发问,四两拨千斤,话少但效果好。
张玉红老师:
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中平衡专家模式和教练模式呢?这让我想起了这样一句话,知识是学生自己学会的,不是老师教会的。他告诉我们发现儿童和相信儿童的重要性,作为教练型教师,需要做的就是聆听、看见、陪伴、唤醒,毋庸置疑,提出高质量的问题,练习发问的技巧就至关重要了。
王德国老师:
在工作中我感觉在与孩子交流时首选的还是练习这种教练式对话,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唤醒孩子阳光的一面,挖掘孩子嗯潜意识。提升学生的内在能量,当孩子出现困惑和无所适从时,可以适当融入专家式对话,但是要强调可以作为学生思考的启发引发学生借鉴和思考,最终形成自己东西。
U5:
关海波老师:
两种模式的体验,无关对错,只是是否适合,生活中遇到的任何一个问题都需要想尽办法,不同的场域,不同的时间,看待问题的角度方式也会不同,无论是专家和教练,我们都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有自己处理的方式,可以建议,但不强求,尊重身边人,无论是亲人,朋友,亦或是孩子。在教练模式的发问下,打开对方的思维,引发他的思考,探索内在的根源,帮他找到自己想要的。
骆荣春老师:
从两种方法的平衡来看,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处理与家人,与朋友,与同事,或者与学生都是可以用到的,用专家模式表达我们自己观点想法,但是是自己的建议及想法,所以不能强求对方接受,学会尊重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观点及看法。但在处理问题时,要较多用教练式模式,引发对方的感知,从而思考,找到问题的根本。
普利辉老师:
扮演“专家”身份的训练就是让我们体验作为专家要针对孩子、针对问题、有的放矢地给孩子提出建议,指导对方解决问题。扮演“教练”身份的训练就是让我们体验作为教练要会发问,问有效的问题,问能挖出根源的问题,问能启发孩子反思的问题。
“提问”,我们往往会很自信地想作为老师问学生问题再简单不过了,但很多时候对学生的教育没有效果就是没有摸清学生犯错的真正原因。而没有摸清,很大程度上讲确实因为我们不会问。或许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中,因为老师的不会“问”,而“冤枉”学生固执,从而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的案例也不在少数。
“怎样问学生才肯说”,已经成为极其值得研究的学问!感恩沛铭教练亲切指导我:我们学会向内反思自己,找到内因;站在孩子的视角考虑问题,学会转化视角……
宋淦老师
在专家模式下,无论是在课堂中的讲授还是日常的谈话,从讲授者到接收者都会经过大脑——言语——大脑的转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并不能保证到达学习者大脑的信息就是我们原本的意思,信息有可能会出现错误、失真。这可能也是在教学中很多时候我们必须反复讲解同一个问题的原因。
而教练模式呢?我们相信问题的答案就在学习者心中。只是我们通过问题将这个答案引导出来,这不就是苏格拉底采用的方式吗?学生通过问题和自身的思考得出的答案,也许在我们看来,不是最好的答案,不够一语中的、一针见血,甚至还有些稚嫩、不符合语法逻辑。但那又如何呢?我们每个人不都是走过这样的道路才能成为今天的自己吗?
八、课堂存在的问题
五组反思讨论的气氛不是很活跃,可能与我这个组长在调动气氛上缺乏一些技巧有关。
九、课后复盘
晚上9:20-9:47,沛铭教练组织其他两位教练和助教,在腾讯会议进行了第三次课程的课后复盘,总结做的好的和有进步的地方,对未做好和存在的问题的进行指导和建议。
十、助教工作感悟
李大昕:这次课程的专家模式&教练模式练习,打开了我们的思维,也深刻地感受到两种模式的感觉差别,特别体会到了教练模式的魅力,相信接下来的课程,老师们会更加的投入,小组的跟帖也越来越积极主动,彼此间互动赋能,受益良多。
整理人:助教陈武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