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号陈清艳《教育中的心理效应》19——24节读后感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中的每一条节都是通过具体的案例进行理论分析的,而这些案例又是那么的似曾相识,反复品读,让这些理论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发挥恰到好处的作用,才是读此书的最终目的。

一时遭蛇咬,十年怕井绳:厌恶或者害怕是人类本能的情绪反应,但是我们厌恶或者害怕什么,却是后天习得的。仔细回想,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哪一个不是信心满满?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之间出现了差距,后进生在增加,也有家长主动放弃。这些现象在每一个年级都有。学生在什么时候出现的?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都需要老师的及时发现和积极引导。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在老师和同学面前。比如,正在上课时,老师要拍照,所有学生都会立刻表现出自己最好的状态。在教学中如何巧妙利用镜子的作用,让学生看清自己,自觉改正自己的缺点,需要我们老师用心去做。

弄假成真的谎言:当两种想法不一致或想法与行为不协调时,就会感到不舒服。为了缓解不协调,就必须作出调整,只有人的认知平衡时,才不紧张。三国时期的“空城计”利用了认知失调原理,导致司马懿退兵。在教育教学中,我们也可以让通过调整失调,使其达成新的良好的认知协调。第一,改变行为,使行为符合想法。第二,改变想法,使其符合行为。第三,引进新的想法,改变不协调的状况。达成认知协调,更好地进行我们的教学。

为何工作?当外加报酬和内感报酬兼得的时候,人的工作欲望不仅不会增加,有时反而降低,甚至变成二者之差。这种外加报酬抵消内感报酬的现象,称之为德西效应。在学期末给成绩好的学生买一些奖品,在我们的教学中特别常见。这些是否真的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德西效应给出了答案。在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活动中,过度的奖励不仅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反而有可能弄巧成拙。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多从内容和方法上下功夫,使学生从内心感到喜欢。适当运用“奖励内部动机为主”原理,使学生更关注自己的成长,引导他们朝自我成长的方向发展,而不要引导他们仅仅去谋取一些物质上的“蝇头小利”。

求速度,还是求正确?在小学三年级《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一文中,我们批判了做人既不能只求速度不求质量,也不能只求质量而不问速度。在冲动型和沉思型的学生中,我们总想要求学生做题是既快又正确。但是世间哪有这么完美的学生。冲动或沉思是学生的一贯风格,研究表明:沉思型学生在完成自己“熟悉”的问题的时候,速度也是很快的。要想成为“又快又好”的类型,就必须有针对性地练习。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强化优势,淡化弱势,帮助学生找到最好的状态。

布妈妈的启示:人有七种基本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与理解的需要、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而学生最缺乏的是爱和自尊的需要。在我们的教学生活中,老师如果是高高在上的,那学生对我们只有畏惧感。如果老师对学生多一些关心,孩子们就会有更多的依赖。孩子们的向师性是非常强烈的,在学生的生活中最缺少的是老师的爱,平时不经意的一个手势或一个微笑,对学生的触动就会非常大,也许就是那点滴的爱就会改变孩子的一生。让我们用心呵护每一个学生,不要吝啬自己的爱。

顶着光环行走的人: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就倾向于据此推论此人的其他方面特征的现象,就是晕轮效应。晕轮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评价倾向。在教学中,我们会经常受晕轮效应的影响,成绩好的学生,有时候即使犯一些错误,我们也会因为他的成绩好而忽略。为了防止晕轮效应带来的不良后果,我们教师应该实事求是、全面的掌握学生的信息不能一叶障目。另外,老师的榜样光环也会对学生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平时的举手投足都可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所有细微之处都可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和成长的动力。

让我们用心做教育,用爱温暖学生,用行动引领学生,做好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13号陈清艳《教育中的心理效应》19——24节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