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曾经看到过一个BBC的记录片《人生七年》,跟踪14个孩子56年,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早起的人能更好的控制自己的人生。
1
记录片中的富家三兄弟是从小被教育要过着早起、读书、运动的自律人生。
他们就在这样自律的环境当中长大,进入小学、中学、牛津大学,成为上流社会的顶级人物,
富家三兄弟是这14个被跟踪的人中过得最舒适的人生——收入丰厚,工作之余还有读书、运动、周游世界,似乎世界都没有变过。
他们也许是幸福的,家庭优越,从小就有父母灌输着正确的价值观。
但是他们的一句话我非常认可:
“人无法确定能留给下一代什么财富,但是至少可以确定,一旦给了他们好的教育,他们终生都可以受用”
留给孩子最好的财富就是智慧,智慧从何而来,来自很多读书和旅游中,提高自己的眼界、格局、能力。
给孩子最好的习惯就是让她学会读书,从书中学会人际关系、社会竞争,让他们知道这个世界很大,要保持一贯的好奇心去探索更大更广的未知领域就是不断读书。
有一句话,我也特别喜欢,用读书去搞定孩子是最容易、最简单、最粗暴,但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2
这个我觉得还有后话,搞定孩子之前想搞定自己。
搞定自己,最容易、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当然还是读书。读书改变命运,我对此深信不疑。
在这个记录片中因为读书走出比父辈更好的人生的人有两个,其中尼克尤为突出。尼克是典型的乡下小伙子,性格内向、不善于社交,对于未来是迷茫和无知。
尼克对于一本关于行星的插图绘本里,丰富的色彩和有趣的故事很感兴趣。得到老师夸赞他一定很了解飞机的东西。
老师的赞扬,尼克感受到了信任与鼓励,从此痴迷各式各样的科技书籍,用心专研科学知识。
最后顺利考入了牛津大学物理系, 并得到在美国的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教书的职务。
3
我们要去读书,用读书点亮生活,用读书照亮孩子未来的路。
在三年前我曾经组织过一个读书社群,问了很多朋友要不要一起加入进来读书。
问了很多个,回复都是说没有时间,虽然自己也很想读书。我们大概问了15个,最后只有5个参加了读书会,比例仅有30%。
她们的理由很充分、无懈可击,白天上班、晚上带娃,周末购物。
但是我们群里有一个H妈妈,却是与众不同。读书会刚成立的时候,H孩子才几个月,孩子从小体弱多病,很多种过敏并发症。经常出入医院,饭吃不好、觉睡不安的。
她每天可以休息的时间完整没有超过4个小时,即使是晚上或深夜。
但是她却是我们群里最努力的一个,每天坚持读书、分享心得。她的读书分享时间有凌晨的有深夜的,有早上的也有下午的。从不定时,但从不缺席。
这几年以来,她几十本儿童营养学、辅食实操书,改善她的孩子饮食,孩子的过敏渐渐好转有的甚至消失。如果你现在说孩子有什么症状,她都可以告诉你应该做什么给孩子吃比较合适。
不仅如此,她还通过学习自考建筑一级、二级考试。建筑二级的考试特别难,很多人都是几次都没有通过的,全国每年的通过率仅有不到20%。
像H妈妈一样如果想学习,什么环境、什么时间都可以读。曾国藩对自己弟弟也说过: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真不真?只要问自己立志读书真不真就可以了。
4
时间效率大师畅销书作家张萌说,早起比别人多半天的精彩。
很多职场人士白天上班,晚上带娃。白天各种报告、各种沟通,晚上回来还有陪伴魔童游戏、学习,都是费脑费神的苦差事。
所以一旦有时间放松一下,就是躺平、刷手机。
我曾经也是躺平族、低头族。当我成为一个母亲的时候我立志要改变这个不良的习惯。
于是读书,以前都是晚上读书,发现读书几页就会睡着了。
干脆晚上陪着孩子早点上床睡觉,第二天早起读书。
早上起来洗把脸,喝点温水,没有孩子打扰,没有工作分心。只有鸟鸣和猫叫,平静而舒心。
读书的效率特别高。
5
我现在早起已经有1300天了,不过一开始早起不是读书,主要是运动,跑步。
长期的运动,让我怎么吃、吃多少、吃什么体重保持16年不变,10多年前买的很多衣服到现在都还可以穿。
早起跑步让我一天上班都精神饱满,精力充沛,完全没有无精打采的神态,走路都带着风。
后来意识到要读书,我从5点半起床改到了6点半。每天读书40-60分钟,60分钟写作。
最后关于早起可以提供几个方法给大家:
早起对于很多人来说确实很不容易,首要就是早睡。如果担心自己早睡睡不着,可以播放读书音频听,相声、小品、恐怖这些都不适合入睡前听。
第二是加入早起社群,一个人不如抱团容易做到,上缴一定励志币,如果在周期内完成可以退回励志币,有人监督又上缴励志币,这个更有动力可以做到。
第三是仪式感,如果想做成功一件事,最好就是有仪式感。比如在朋友圈,在社群公布自己要早起的愿望,要求大家共同监督去做这件事。你公布了之后做不到自己也不好意思。
以上三点都是我用过的,其中加入早起营已经有十多期了,就是让我从6点调到4点半的动力。
没人喜欢早起,但每人都喜欢早起的感觉。
早起是改变人生的第一步,正如记录片《人生七年》说的那样:如果不能早起你那什么谈掌控人生的命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