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挑选学生,除了成绩,还有一项重要指标:
能不能跟别人融洽相处,说白了,就是人际关系。
步入中年的我,也亲身经历并非常认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周围但凡成就大一些的朋友、同学,都有不错的人脉圈;无独有偶,当年学习不错但处理不好人际关系的,反倒发展的不怎么样。
大学同学A,毕业2年后顺利进入华为公司,凭借勤奋和能力获得了不错的海外发展机会。开始没有经验,觉得干好自己一摊子事就万事大吉了,对兄弟部门的聚会等也不太在意。工作虽有长进,但并未进入到“快车道”。后经过领导点播,开始注重人际关系。上下级、兄弟部门、外部有资源的朋友,都用心的经验而且发展的不错。能力加上人际关系的聚合,爆发了很大的威力——职位上不但实现了三级跳,收入上更是很快达到了7位数。后来出来创业,也借助之前积累的人脉,快速上手,能力、经验上得到了积累,更有不错的未来预期。在同学之中,算是认知和发展中的佼佼者。
人脉是成年之后的事,但一个人有没有受欢迎的能力,这事根本得从小时候练习。
家有一女一儿,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越发觉得学习成绩并不是最关键,而是社交能力。想一想也是,进入到社会后,如果不会跟别人打交道,会被同事孤立,更不会被领导重用、提拔,严重的还会引发一些心理问题。看看目前中国有4000万的抑郁症患者这个可怕的数据,这和没有恰当社交能力有很大关系。
上五年级的女儿目前就面临一些困惑,她的主要表现如下:
- 对大部分诸如运动、理想之类的缺乏兴趣,只对手工、绘画、史莱姆等感兴趣;
- 情绪容易激动,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时常会大喊大叫,甚至哭啼;
- 生活、学习习惯不太好,作息、洗漱、作业等需要家长的督促,在花钱等方面没有规划,想着法子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对挣钱的辛苦没太多感觉;
- 除了和几个比较好的朋友关系不错之外,不喜欢和其他同学、朋友深入交往,和成人之间的对话也比较少,甚至有些不礼貌(比如不会主动和别人打招呼,谈话也非常简短甚至容易把天聊死);
- 想法有时候有些偏激、极端,甚至出现逻辑上的不通,但在生气的时候,会固执的坚持。
……
因为女儿的这些行为,甚至影响到了5岁的弟弟——面对姐姐的喊叫、打骂,无助的弟弟经常以妥协告终,久而久之,弟弟时长看姐姐“脸色”形式,无形中扼杀了他一部分天性,我也比较担心弟弟会成为“讨好型”的孩子。
无论是姐姐的“霸道型”还是弟弟可能的“讨好型”都不是受欢迎的行为。究竟如何培养出一个受欢迎的孩子呢?让我们看看毕业于哈佛商学院、专门研究人际关系专业的康妮的建议。她认为:
孩子首先要有独立的人格,在此基础上,真诚、自信、得体地和人交往,并因此受到周围人的喜爱,得到他们的肯定和赞赏。
一个受欢迎的孩子,内在具有稳定、正向的自我评价系统,知道自己是谁,自己的优势、短板在哪里,不会为了迎合外界,或者讨好他人,而去委屈自己。
最终表现出来的行为,就是懂得在不同的场合,大方得体地展现自己,在社交活动中即自信又谦逊,具有稳定、持续的人格魅力。
一个受欢迎的孩子,无论到什么环境里都容易交到朋友,这些朋友中既有孩子,也有大人。
大家都喜欢和他一起玩,喜欢和他说话,遇到问题时也会第一时间问他的意见或者请他一起帮忙。这对他们成年后积累社会人脉资源又直接影响。
独立人格三要素
拥有独立人格,需要三个要素——自我认知、接受反馈的能力和抵抗挫折的能力。
自我认知,是指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谁,对自己兴趣和能力的边界有清晰的认知。
看到这个感念,我突然意识到这个受欢迎的“基本盘”的问题了。孩子在这方面是欠缺的,根源是我自己也没健全自己的独立人格。到目前为止,对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边界并不是很清晰。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尤其在幼年阶段,一个能力不足的“老师”是无法教出出众的孩子的。
接受反馈的能力。反馈包括正面和负面,如何看待反馈,尤其是负反馈,是独立人格的重要表现。如果夸奖就高兴,否定就不开心,这样的孩子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霸道型”,或者完全没主见的“讨好型”。
抵抗挫折的能力。它是独立人格形成的重要保障。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能正视困难,不轻易否定自己,就像不倒翁一样,跌倒了再爬起来。
昨天,女儿提出想做一顿披萨给我们吃,由于没有微波炉,用炒锅煎饼很容易糊,翻饼的时候,由于饼上的土豆、白菜粘不牢,很容易就脱落了,加上她第一次做,对工艺不熟,又害怕油锅烫伤——披萨没做成功,还把厨房弄得乱成一锅粥。情绪失控的她抛出一句话:“以后我再也不做披萨了”。这是抗挫能力差的典型表现。不是查找问题努力去解决从而达到目标,而是选择了放弃、永不再尝试。
如何培养独立人格?
康妮老师建议从挖掘孩子的优势和兴趣开始,她还直接给出了自己在两个儿子身上验证过的小游戏——优势链和成就箱
1)优势链
让孩子把自己的优势写在彩色的纸条上,把纸条粘成一个圈,然后把所有的优势一个套一个地串起来,做成孩子的“优势链”。
从戴在手上的“手链”,到挂到脖子上的“项链”。优势链越长,越能玩出更多的花样,除了在上面写字,还可以画画、涂色等。
这个游戏隔一段时间就可以做一次。每制作一条优势链,就可以把之前做的拿出来比较一下,看看新增了哪些优势。然后放在一起,让孩子通过链条的长短、花样等,看到自己不同阶段的成长。
孩子写下自己的优势时,你可以在旁边引导。“会画画……嗯,你画的迎客松和黄山风景真的不错。”“有影响力……嗯,刚认识的几位同学都喜欢主动找你玩”“吃饭快……为什么你觉得这是个优势呢?说来听听吧……”
一边写,一边和他讨论、回忆具体细节,你会逐渐发现孩子真正的兴趣和潜力在哪里。这个过程,不但帮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优势,还帮他表达、确认了自己的优势。
2)成就箱
可以用放纸巾的盒子,鼓励孩子把学习、生活中取得的任何成绩或进步,都写成纸条放进去。
为此我和5岁的儿子尝试回顾了春节期间的“成就事件”。本以为没什么可以写,但经过儿子的回忆和提醒,竟然写了好多条,真的比较意外。
比如,“第一次学会了用斧头劈柴”、“第一次辅助爸爸做成了一个可以坐的木工凳子并受到大家的赞赏”、“很快的和陌生的哥哥打成一片”、“独立的和哥哥们吃饭”……
等到成就箱被填满,可以和孩子一起,先把纸条逃出来,大声读出上面的字,然后跟孩子一起会议纸条上发生的事情,再把纸条分类。
比如,帮助别人的放一堆,学习进步的放一堆。这样就很容易看出来哪些事情做的比较好,哪些还有待加强。
慢慢的,你就会发现,这些看起来小小的“成就纸条”,推动着孩子不断进步和提高。最最重要的时孩子的自信会随着成就纸条的增加而增加!对随时随地发挥优势也会更加乐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