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规划课程给我带来了什么新的信息?

      在非常久远的2017年夏天,纽约,快要从会计专业毕业的我开始怀疑人生。我面临着人生重大的困惑:这些年我到底学了些啥?为什么觉得学完了不想做了?那不想做了是不是之前付出的时间、精力、金钱就都浪费了?

      然而命运的大轮和时光推着我走。带着这些困惑,我还是慌慌张张地在纠结和找工作中来回反复。后来原来的实习公司给了机会回去工作,再后来老板不知怎么搞定了HR通知我要给我抽H1B(感谢一下之前白天全职工作、晚上上课努力的自己)。

      但我记得我的第一反应:尼玛那还得做6-10年会计咯?抽中了肯定舍不得走啊(当然后来看也不一定)。

      再后来,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H1B没抽中。心情是复杂的。我有难过,同时也长松了一口气:呼,反正工作我找着了,这没抽中怪不得我,老天不让继续做了。然后,我离职之前的full-time工作期间,上了NYU的Career Coaching课程,UC Berkeley在线的Counseling课程与职业入门,还有由美国职业发展协会前主席Rich Feller教授的认证培训课程,取得了JCDC&JCTC的证书。回国之后,又在新精英上了生涯规划基础班和简耕合办的关于盖勒普34项优势的绽放天赋一阶课程。

      讲真,我就像一个求医问药的病人,不断地反思是怎么病成这样的,然后到处在找路子,我想“活”下去。那种心灵死亡dying inside的感觉,我真的一天都不想再经历了。我向自己承诺:虽然工作这件事情肯定不是100%满意和开心啊(也没有naive到这个地步),但是大方向上我绝对不会再妥协了。我要对自己诚实。

      带着探索过程中对自己和世界新的理解和新的问题,我来上了前几年就一直想上的新精英的生涯规划课。这次我上的是基础班,主要是教授理论和模型,如果想一对一个人执业,需要上接下来的生涯规划实战班;如果是一对多讲课,是上生涯规划版权班。

感悟之一:啥叫“我对这个没兴趣”?为啥“吃点好吃的”“买点东西”还有“包”都不能治百病了?

      根据书上的定义,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一个人去认识事物、探求事物的重要动机——就像我们都听过的那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之前我不知道的是,兴趣也分成三个层次,分别是感官兴趣、自觉兴趣和志趣。

感官兴趣:遥记得我在最迷茫焦虑的时候,跟爸妈打电话,他们会贴心地嘱咐:“别想了,去吃点好吃的吧”——没用。或者“别想了,买点喜欢的小东西吧“——买的那一瞬间很高兴,然后买完用了也行;如果不用,既浪费钱又不解决问题。在那个阶段,我特别苦恼:我这人是不是有毛病啊?怎么——怎么都高兴不起来呢,吃吃喝喝不挺好的吗?然而现在我知道了,吃吃喝喝买包包当然开心(并不是能够脱离吃吃喝喝买买买的人),但是这些属于“感官兴趣”,即通过直观的感官刺激产生的情趣,对于当时考虑的职业转型困惑,固然不起作用。

自觉兴趣:是在情绪的参与下,把兴趣从感官推向了思维,是认知行为参与的兴趣——记住这四个词:感官+主动认知,内控,相对稳定。比如,你特别特别喜欢某个爱豆,每天狂刷Ta的微博信息,存了Ta的各种图,在网上看Ta的每一个活动报道,去看Ta的每个演唱会啥的——这些还都属于感官兴趣。但是,如果你把这些信息进行了诸如分类、整理、文字总结、修图或者视频剪辑,那你对爱豆的爱就上升到了自觉兴趣。同理,爱看电影的人,开始开了个公众号天天写影评(老师上课的例子),也是由感官兴趣上升到了自觉兴趣。

志趣:已经脱离了单独的兴趣行列,而是把“自觉兴趣”通过学习变成能力,通过兴趣寻找平台获得价值,在众多价值中找到自己最有力量的一种生涯管理技术。比如,如上所述对爱豆的图片、活动或影像进行整理并分享给其他粉丝,在微博上成了粉丝大大,然后最后被挖去影视公司任职的,就成功地把感官兴趣加上了认知变成了自觉兴趣,又在自觉兴趣上加上了价值激励,变成了志趣。这下,可以回应爸爸妈妈:追星有什么用了。同样的,上方开了公众号,高效平稳持续产出了高质量影评的人,最后用写影评打入了新的平台并得到了市场的价值反馈(这里主要指金钱报酬),也是经历了最初的感官兴趣-->自觉兴趣-->志趣这条路。

感悟之二:什么,你还在拼知识?关于能力三核中的知识、技能与才干。

       我们从小被教育“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这些无不诉说着知识的重要性,但是知识是什么呢?知识等于能力吗?知识只来自于学校和书本上学的东西吗?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也许需要从耳熟能详日常使用的范围里,做一个提炼。

      简而言之,知识是属于某个领域的理论、方法、模型或者工具,需要有意识的、专门的学习和记忆才能获得(如果配上英文动词是acquire,通过努力得到的),评判知识的标准是广度和深度。但是,知识的重要性,容易被过分夸大。比如说,要出国的留学生,考托福和雅思,单词量大不大,就是在评判知识。通常在这些考试里,比如会考很多同义词的替换,你认不认识这些单词,就是知识。但是如果想考好一门试(或者做好一件事),仅仅靠知识是不够的。

        知识只是能力的一部分,而能力还包含技能和才干。技能是能操作和完成的技术,熟练程度是它的评判标准。比如,学财务的同学,在懂得了基本的财务知识之后,经过反复实践,能快速地知道应该把什么账记到哪些分类下面,或者能快速地做出部门日常工作所需要的报告,就是技能的体现。或者还拿上面的留学考试举例子,在具有了一定的词汇量后,你经过不断地练习,能在大脑中组合出各种贴切的、较为高阶的词汇和短语,运用不同的句型和句式在30-40分钟内写完大作文,这也是技能的体现。要指出的是,一开始技能的习得都是痛苦的、笨拙的,需要大量的实操和联系,一步一步习得。

       而能力还包括才干,英文是talent。 Talent这个事情,很多情况下是我们无意识地、自动化使用的技能、品质和特质——你很有可能天天在用但不自知,也有可能是长期习得的。举个例子,作为一名曾经法语专业以及热爱语言学习的学生,我从小听到的最多的告诫就是:“语言只是工具”.......作为学语言的人,当年听到这句话就气不打一处来(爆炸),因为总觉得有些贬低我们单纯学语言的感觉。何错之有?但是多年后的老阿姨我,在经历了留学转专业(会计和其他商科学科的学习),在英语文化环境下学习和工作、和现在生涯理论的学习之后,我开始理解一些这句话的站位。站在客观一点的角度,它的意思是说,即使你很热爱语言学习并且有天赋,如果你不当老师不做翻译,不搭上另外一个学科产生复合的知识和技能,语言很难单纯让你在市场上站住。可即使是做翻译,很多人也会选择某个特定领域去学习相关知识:比如财经、政治、文化,再举些具体的例子,比如红酒、戏剧等等。(关于小语种或者英语专业的转行,我能写一箩筐,以后总结一下自己的观察和体会)。所以说,单一的talent,是无法被识别的,必须跟知识和技能相结合。

        其实还设有感悟之三,关于不能吃也不能喝但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下次再写。么么哒。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涯规划课程给我带来了什么新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