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有路径 规划需清晰

不知道大家平常有没有注意到,我们生活中、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里,人与人的发展是不均衡的:有平庸的普通人,也有杰出的专业人;有擅长统筹规划的人,也有不分主次的人;即便是在学习的领域,也“学霸”和“学渣”之分;哪怕在权利高度平等的今天,人与人之间依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那么,究竟是什么造成了人与人之间巨大的差别呢?

《规划力:如何清晰预见成功轨迹》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解答,本书的作者,斋藤孝认为,造成人与人不同层次的区别主要是规划力的不同。所以,《规划力》的主要目的就是引导人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规划类型,运用自己的方式,系统学习规划力。

删除

《规划力—如何清晰预见成功轨迹》


斋藤孝是日本知名教育学家,现担任日本明治大学文学部教授。他提出了情境教学法,极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参与率;他推出了深阅读方法,让阅读不再流于表面;他还创作了《学会学习》、《深阅读》等多篇影响深远的著作。



                          01 规划力是不同的,但也是相通的

规划力不是一概而论,每个人规划力各不相同。

比如,日本著名小说家森欧外,在工作中有条不紊,一切都整理得井然有序,这就是他的规划力。而日本另外一为无赖派奈派作家—坂口安吾,确是完全相反,他习惯将自己的房间搞得杂乱无章,在杂乱中创作更有助于激发灵感。因此,坂口安吾的规划力就是在乱中创作。这两个人都发表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因此可以说他们各自都有很好的自我规划力。

规划力可以相互通用。

在《规划力》一书中,斋藤孝指出,“规划力可以多方运用,尤其是有一技之长的人,知道内在的窍门,可将之应用道其他事情上。”因此,规划力是相通的,我们应该去发现自己不同方面的规划力,灵活运用到其他领域,高效处理各类问题。

比如,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例子:有的人虽然学习成绩不佳,但手工制作、运动技能方面的规划力很好;有的人家务活做不好,但却能把工作做得紧紧有条;这就是因为不同的人,规划力的特点不同。所以,《规划力》这本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引导人们去发现自己的内在规划力,用自己擅长的事物去指导自己不擅长的事物,总之就是择其善者而从之。



                                    02 设定无法简单达成的目标

斋藤孝说:“规划力的根本在于警觉自己是“为了什么目的在什么。如果失去这份警觉,即使再努力也无法命中目标,努力就会白费。所以要锻炼自己的规划力,一定要清楚自己的目的。设定无法简单达成的目标。

若松义人在《丰田改善力》一书中,记载了丰田公司通过取得成功的例子。丰田公司通过设定无法简单达成的目标来锻炼规划力,将目标定在减去一半成本上,因此,改善工作并不是一次到位,因此,浪费会不断以不同的形态重新出现。”所以丰田通过设定无法简单达成的目标,将成本耗费减去一半,不断调整生产方式,创造出更优化的生产空间。

除此之外,丰田公司还不断地改进工作方法,他们将自己的员工培养成了维修机械的技师。在工作的过程中,遇到机械出现问题的情况,不需要依靠设备厂的技师来解决问题,而是自己立马去解决,这些维修师傅在现有机器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改进、改良,以便更好地配合工作。



                                 03 根据典范,调整既有程序

模仿是学习的起点。规划力也是如此。

如何在规划力之间进行模仿学习?斋藤孝在其作品《“能够的人”和别人哪里不同?》一书中,说道:

模仿并不是不假思索地照单全收,而是根据自己现有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做到融会贯通,才是习得规划力的重点。就像是体育运动一样,如果用网球的方式去打乒乓球,肯定是不合适的,所以,要将原来打网球的方式进行调整,适应新的乒乓球训练方式。”

因此,模仿必须要根据模板将自我模式进行调整适用,任何不假思索的套用模板,都必然以失败告终。

比如,丰田公司某个部门发现了新的高效模式之后,会立马分享出来,其他部门并不是照搬照套该模式,而是详尽办法在原基础上进行超越,如此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良性循环,使得企业的生产模式呈螺旋式上升,随即整个企业的水平也不断上升。



学习了有关规划力的知识以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找到自身的规划力,并通过制定不能简单达成的目的、调整程序等方法来锻炼自己的规划力,因为相对于天生不够才华,规划力不足更能让人产生整改提高的动力。成功的轨迹虽大不相同,但规划力至少也意味着我们在起步迈向成功。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功有路径 规划需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