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可能的心智 (二) | 第一章:虽然是谬误,却比以往更靠谱

喜欢我的文字,欢迎关注同名公众号:郭老师的读书随想

类别:专业

书名:AI的二十五种可能

作者:约翰·布罗克曼

(图片来自互联网)

编者按

本想着这本书已经有中文版了,就不需要再费笔墨写推文了。英文版我一个月前就推荐给组里同学,可前两天返回的消息是还没有同学开始阅读,而且原因也不是因为语言。当时有点小失落,不过转眼也就释怀了。毕竟我在这个年纪的时候,读的书也不会是专业方面的。

书是好书,想了想还是写点东西吧。我知道在公众号上发专业的推文并不讨好,从之前几篇的阅读量就看得出来。但本来咱干的就是小众的事,就不奢望太多了。能让一个人看到,能了解这篇文章的核心思想,能帮助建立自己的观点,我这点活也就算没白干。

这本书我计划每期一章,不做大篇幅介绍,只摘出作者的核心观点,方便大家快速了解,同时辅以个人观点,供大家参考。如读后觉着有兴趣,建议大家阅读原书了解详细内容。

本章作者

(图片来自互联网)


塞思·劳埃德 (Seth Lloyd),麻省理工学院理论物理学家,机械工程系南普苏(Nam P. Suh)讲席教授,圣塔菲研究所的外聘教授。(摘自本书)

世界上最好的国际象棋棋手既不是计算机,也不是人类,而是与计算机合作的人。

                                            --  塞思·劳埃德

第一章:虽然是谬误,却比以往更靠谱

我们专业的同学可能对这个名字并不熟悉,但这个名字在另一个领域却是如雷贯耳,量子计算。劳埃德本科毕业于哈佛大学,硕士毕业于剑桥大学,洛克菲勒大学拿到了理论物理学博士学位。劳埃德的主要贡献在于设计了第一台量子计算机并且第一次实验演示了量子算法。他参与设计了模拟、矩阵反演和量子机器学习的量子算法,以及测量、计算、控制和能量转换的基本量子极限推导。此外,他还提出了基于核磁共振,原子光学系统和超导电路的量子信息处理技术。

这一章中,塞思·劳埃德讲述了三个内容,一、诺伯特·维纳的控制论,二、技术奇点的概念;三、对技术奇点的怀疑。下面是我归纳出来本章核心的内容,方便大家快速了解。

1. 诺伯特·维纳的控制论探讨了人类和机械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维纳的眼中,世界是一组复杂的反馈回路,其中传感器、信号和驱动器通过复杂的信号和信息交换而相互作用。控制论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影响力极大,是现代工业的基础。

2. 维纳没有预见到技术的重大发展,包括计算能力的大幅度提高以及硬件成本的下降。

3. 维纳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信息,任何一个复杂系统,其中子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产生了复杂但稳定的行为。

4. 维纳的错误就在于他把控制论的理念用到了人类身上。维纳低估了人脑的神经系统的复杂程度。在这一点上,冯·诺依曼对神经系统的复杂性的认识更为深刻,我之后会发关于《计算机与人脑》的书评,上面有介绍。不过这本书不适合本科同学阅读,不太好懂。

5. 冯·诺伊曼提出“技术奇点”这一概念。其核心思想是技术常以指数式速度不断提高,每隔一段时间其性能或灵敏度就会增加一倍。摩尔定律就是一例。按照摩尔定律,计算机在未来的20到40年后会达到人脑的信息处理能力。

6. 对于技术奇点,有些人认为是机遇,人类可以将他们的大脑与超级智能融合,从而永生。但还有一些人,如史蒂芬·霍金,担心这种超级智能是邪恶的,担心它会对人类文明构成最大威胁。

7. 奇点怀疑论则认为,计算机的计算能力不会无限制增长,因为其无法突破基础物理的极限。

8. 即便计算机真的达到了人脑的计算能力也无需过分担心,因为计算机原始的信息处理能力并不等同于人脑复杂的信息处理模式。

9. 关于机器学习,作者的观点是计算机的学习技能不是“优于”而是“补充”人类学习。计算机和人类各有优势,不存在谁取代谁的问题,而是互补的关系。“世界上最好的国际象棋棋手既不是计算机,也不是人类,而是与计算机合作的人。”这一点我很赞同,至少在现阶段,我们对神经系统知之甚少之时。

作者:郭老师

喜欢我的文字,欢迎关注同名公众号:郭老师的读书随想

你可能感兴趣的:(【专业】可能的心智 (二) | 第一章:虽然是谬误,却比以往更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