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终身成长》有感

伍登教练有一次带领球队,最终打败了杜克大学,获得了全美联赛的冠军时,他并没有为胜利欢呼激动。尽管这对于他们这所非常一般的高中,能成为全美联赛的冠军是非常了不起的事,但他只是默默地一个人走到更衣室,因为他在这场决赛中换掉了他们的一个首发队员。他觉得换人的动作可能会伤害这个孩子,因为这个孩子一直是首发,而且表现得都很好,可是最后比赛中表现不尽如人意,所以把他换下来。没想到替补队员上场后,一直打到最后。五灯走到更衣室,那个球员就在那等他,因为他知道教练一定会来。两个人就在谈这场球赛的看法,教练在安慰这个球员。这个球员说,“教练,我完全理解您的做法,今天他确实表现得比我好,你放心,没有任何问题。”

樊登老师讲到这说,

你们发现这个教练在关注什么?教练根本不是说用这一场比赛的胜利来证明自己,路还长着呢,人生还远着呢。。。

我和先生正在车上听樊登读书会在讲《终身成长》,听到这里,我对先生说,我觉得好感动。当时,我心里确实有一种感动涌向心头,让我有种很想哭的冲动。

为什么会有那么强烈的情绪呢?

在此前,先说明一下《终身成长》这本书最重要的观点。它认为人们各种行为的差异根本在于两种思维模式的差异:即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

固定型思维的表现是,相信自己的才华是不变的,他们总是急于证明自己,关注点总是在于自己看起来的表现,爱生气、易挫败、讲排场。

成长型思维的表现则是,相信人的能力可以通过努力来培养,关注点在于自己是否有成长,不讲排场,不怕丢脸。

我那种很感动想哭的强烈的情绪,来源于伍登教练教育孩子的成长性思维给我的感动。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自己及周围大部分人脑海中充斥着太多固定行的思维。

我想起自己中学时段,由于中考高考的升学压力,周围充斥着成绩的对比和排名。

每次只要听说我的成绩比周围某个同学落后一些,我就会面对父亲拉下的一张黑脸,心理满是压力。

在初中某几次年纪预测中,我的班主任曾经为了让我的成绩看起来在年段排名中更靠前,篡改了我的科目分数,而我发现以后也默默接受。

在每次的考试中,我们大部分人关注的并不是自己的知识掌握与否,甚至不是科目成绩,而是班级排名、年级排名。 只要年级排名靠前,考多少分又有什么关系,知识掌握与否又怎么样!

有些同学为了掩饰自己很轻松就能考取高分,为了显示自己的聪明,在学校里总显示出很不努力的样子,但是听说在家里默默地努力。这些同学成绩在班级里已经不错,但是在平时的模拟考试中还在抄袭其他的同学。

我自己甚至只关心我的作业练习本上是不是看起来全是打钩,只要答案正确,我可以打个勾,我并不在意自己的解题思路是否清晰,方式是否最佳。我只关心我的练习本上是否看起来全是勾,以显示我自己学得很好。

我不喜欢其他同学问我问题,万一显示出我也不会,感觉就是丑大了。

我发现我和周围的大部分人,一直在追求自己表面上看起来的样子,而不是实质性的成长。

之前我一直有点困惑,为什么自己读大学后在理工科方面的后劲越来越不足,或许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自己的固定型思维在作怪。这种只追求表面,不追求成长的固定型思维,阻碍了自己的进步。

当然,周围还是有些成长性思维明显的人。

比如说我高中时的第一任同桌。她就是那个以自己是否真正掌握知识为导向思维的人。每次老师讲过习题,不管她是否作对,她都会在旁边做很多笔记,对比自己的思路。没有弄清楚的问题,她一定会找时间问老师,直到彻底弄清楚为止。

还有本科跟自己关系很好的同学,她对周围问她们问题的同学特别耐心,她并不怕自己不懂。碰到同学问她们不懂的问题,反而更加兴奋,因为这样可以发现不足。而且从不懂到懂的过程,能帮助她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而我提到的以上几位我觉得有明显成长性思维的同学,也确实在事业方面发展得比较好。我的同桌,虽然高考时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但是经过自己的努力,现在已经在一家知名的创业公司担任要职。本科的那个同学也一样,在专业方面一直表现很好,现在也已经是知名外企的管理者。

在听《终身成长》之前,我内心里也隐约感觉出自己之前的思维存在不妥的地方,但只是隐约感觉,而说不出所以然。而听了《终生成长》以后,我明白原来是自己的固定型思维在作怪,让自己的行为模式有了理论依据,心里豁然开朗。

我上面举的例子,多是学习中的一些例子,是因为在自己的经历中学习和事业给我的困惑最大。其实这两种思维所引起的差别,可以表现在方方面面,比如婚姻关系、亲子教育等等,当我们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并付诸行动,一切都不一样。

很幸运,听到了《终身成长》这本书,听完后我觉得浑身充满力量,也充满希望。因为我更加坚信通过恰当的努力,自己的能力会得到培养,自己的生活会变得更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听《终身成长》有感)